左旋咪唑、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胆道蛔虫52例

时间:2022-09-07 02:40:21

摘要:目的 探讨左旋咪唑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在胆道蛔虫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胆道蛔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左旋咪唑治疗,实验组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52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腹痛消失47例,占90.4%;减轻4例,占7.7%;无效1例,占1.9%。其中,经1次注射后腹痛消失者43例,经2次注射后腹痛消失者3例。用药后生效时间5~130min,平均18min。24h内排虫者21例,占40.4%;48h内排虫者47例,占90.4%;4d排虫者51例,占93.1%。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明星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3.5d,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3.1%)(P

关键词:左旋咪唑;维生素C;胆道蛔虫

胆道蛔虫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且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胆道蛔虫症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左旋咪唑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在胆道蛔虫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了探讨左旋咪唑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在胆道蛔虫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胆道蛔虫患者资料进行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52例胆道蛔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为(16~68)岁,平均年龄为(46.7±0.8)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1h~4)d,平均病程为(13.2±1.1)h;对照组有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17.5~67.0)岁,平均年龄为(45.4±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1.2~5.8)月,平均病程为(3.4±1.6)月。入选患者均符合胆道蛔虫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左旋咪唑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空腹或临睡前顿服150mg左旋咪唑(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367),2次/d,连续服用7d;实验组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方法如下: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加维生素C2.5g缓慢静脉注射,2次/d,2d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后,腹痛未减轻者改用其他方法。左旋咪唑150mg,空腹或临睡前1次顿服,连服2次。伴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给予相应处理。本组均未用解痉、止痛剂。

1.3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

2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腹痛消失47例,占90.4%;减轻4例,占7.7%;无效1例,占1.9%。其中,经1次注射后腹痛消失者43例,经2次注射后腹痛消失者3例。用药后生效时间5~130min,平均18min。24h内排虫者21例,占40.4%;48h内排虫者47例,占90.4%;4d排虫者51例,占93.1%。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明星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3.5d,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3.1%)(P

3 讨论

胆道蛔虫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它是蛔虫从小肠逆行进入胆道,引起胆管和奥狄氏括约肌痉挛,使患者产生剧烈右上腹疼痛的急症疾病。蛔虫长时间滞留在胆道内,不仅会反复发作剧烈的腹痛或继发感染,而且是胆石症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胆道蛔虫症不可忽视的一环,就是尽快使胆道蛔虫排出胆道。蛔虫有“喜”碱“恶”酸的癖性,适宜在碱性环境中生活,而遇到酸性环境时则自行离开[2]。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维生素C由血液进入肝脏,通过胆汁分泌,能迅速增高胆道内的酸度,同时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胆汁排泄,使蛔虫很快退出胆道。左旋咪唑能选择性抑制蛔虫虫体肌肉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使虫体麻痹,随肠蠕动排出[3]。本治疗方法药源广,用药方便,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但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可能引起肾小管内结晶、血栓形成、溶血。因此,对孕妇人工流产术后的妇女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并发胆道蛔虫症患者,应慎用此法。

参考文献:

[1]陈国伟.现代急诊内科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83-284.

[2]邓长生,于皆平.消化系病急症[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36.

[3]吴景时.基本药与新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93.

上一篇:做好投诉思想疏导,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下一篇: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及评价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