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阅读兴趣的养成

时间:2022-10-05 11:47:33

浅谈幼儿阅读兴趣的养成

【摘要】良好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而且在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的发展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培养幼儿合理的阅读习惯,是幼儿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从听读、诵读、音像阅读和看图阅读习惯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幼儿;阅读;兴趣;拓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学前儿童不能强行要求他们必须达到什么程度,而是要合理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做事情的方法。针对幼儿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要让幼儿先了解书后读书

大多数幼儿看图书常常是几下便翻完一本书,或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到前面,根本没有注意图书的内容;有的幼儿虽然能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但不能认真观察画面内容,不注意细节和人物表情的变化。因此,在引导幼儿阅读前,首先,要帮助幼儿了解书的组成部分,知道书是由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和一页一页的纸共同构成的,每页上方或下方的数字代表页数,看书要一页一页地翻,书中的画、标记、文字都与书的内容有关。

其次,养成正确的阅读姿势,对照儿歌“眼离书本一尺远,光线充足不晃眼,姿势端正拿好书,一页一页认真看”,养成正确的读书姿势;不在运动的车上看书,不躺着看书,不走着看书。

最后,要教育幼儿爱护图书,一个读书的人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图书,不能在书上乱涂乱画,不要折或撕图书,不要用手蘸着口水翻书,看完后要把图书收拾整齐,放在原来的位置,等等。

二、创设条件营造幼儿读书环境

(一)创设早期阅读的环境

为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我们可以为幼儿设立专门的阅读区,并且为他们固定安防开放的图书架,调整好图书放置的高度便于幼儿自有取放等。同时,在引导幼儿阅读时,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自己挤时间多读书,“身教重于言教”,为孩子提供模仿的榜样。

(二)掌握看图阅读的方法

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听读、音像阅读习惯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幼儿入园离园、饭前饭后、自由活动的时间播放一些幼儿喜爱的、内容健康的故事磁带、VCD、动画片等,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给幼儿选择的图书内容要健康、接近孩子的生活并要以图为主,画面清晰、故事情节简单;并且给幼儿选择的图书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

(三)学习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艺术形式,语言凝练,朗朗上口,如果引导得当,非常适合幼儿阅读背诵。许多研究表明,让幼儿诵读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感,吸收语言营养,并得到某些情趣的陶冶,诵读古诗词,可以说是幼儿早期阅读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读幼儿古诗词要循序渐进,精心选取那些适合幼儿诵读、便于幼儿理解的文质俱佳的好诗词。如《游子吟》(孟郊)、《咏鹅》(骆宾王)、《悯农》(李绅)、《春晓》(孟浩然)、《登鹳雀楼》(王之涣)、《静夜思》(李白)、《望庐山瀑布》(李白)等。其次,教幼儿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其方法主要有:

1.可以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古诗词。如,学习孟郊的《游子吟》之前,让幼儿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孩子的,作为子女,应如何报答妈妈的养育恩,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理解诗歌中歌颂的母亲对儿女深厚的、无微不至的母爱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拳拳深情。

2.可以编成讲故事的形式,给幼儿讲述。如,在学白的《静夜思》、杜牧的《清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贺知章的《咏柳》之前,可以将诗歌的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幼儿更容易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可以配合一些图画理解诗的意境,烘托诵读气氛。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绝句》、骆宾王的《咏鹅》、李绅的《悯农》等,可以将诗词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幼儿在观察画的基础上,理解诗词的语言,便于记忆。

4.可以播放一些古诗词的录像或VCD片段,让幼儿在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有许多古诗词已被摄制成录像片或VCD,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理解古诗词。

三、用收获刺激幼儿读书兴趣

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就有自己的一些收获,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绝佳时机,让孩子谈自己的收获,与小伙伴共享自己的收获,让他们有一个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展示给别人的机会。这样会使他们更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另外,在幼儿园中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诗歌(故事)擂台赛”等,肯定幼儿已经取得的阅读成绩,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和愿望。

总之,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幼儿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会终生受益,广大幼教工作者要很好地掌握和利用这一幼儿学习知识和语言的手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其实,阅读习惯只是我们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多观察、勤思考、常总结,培养孩子的多元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良好发展铺好道路。

上一篇: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充满生活情趣 下一篇:探索师生互动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