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功夫之夺位与让位

时间:2022-10-05 07:58:59

客家功夫之夺位与让位

夺位与让位是客家功夫的重要技击理念。所谓技击理念,并非指一拳一脚或一招一式之具体动作,而是指在实战技击中所体现的拳术基本原理和策略运用。可以说,技击理念是拳种的指导思想和立拳依据。

客家功夫技击理念丰富,夺位与让位理念是比较重要和独特的,现介绍给各位朋友。

一、夺位理念

正如拳谚所谓:“庸手比武拳对拳,高手比武位夺位。”客家功夫高手善夺位,惯于在交手中劫入对方身位,抢打快攻,让对手大败涂地。因为“位”即对手重心所在,一旦夺位成功,对手重心顿失,全盘皆空,即便垂死反击,也构不成大威胁。而我方一旦抢位成功,则对手的全部要害都暴露在我方火力面前,我的每一击,都是致命的。

在客家功夫中,常用的夺位战术主要有“中门夺位”和“边门夺位”两大类。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拳种作比喻可以方便理解:如形意拳中的著名绝技“虎扑”就是“中门夺位”的典型范例。对手攻来,我团身而进,双手以“虎抱头”之势护住头脸及上身要害,前脚一个射步闯入对手中门,踏死其中位重心,双手扑按敌胸部,即可将其扑倒在地,如果动作快速齐整,混元劲发,甚至可以将对手“放飞”出去。大家注意,虎扑的成功,关键不在手的扑按,而是脚的到位。拳谚曰“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脚若到位,双手即使轻轻一推,对手也会因失去平衡而倒地。“边门夺位”多用在摔跌法中,它的精要在于“管绊”即自己的左脚或右脚从对手侧面闯进,插在对手身后的重心位置,同时管绊住他的前锋脚,再配以上肢动作,产生杠杆力或螺旋力而致敌手倒地。如双方均以左格斗势对峙,敌左脚滑进发左直拳攻我头部,我左手拦开或擒住敌手,即速上右脚,从边门插入敌身后重心位置,同时管绊敌左前锋腿,我右手从其右腋下向后横挥,敌便仰身后倒,这个动作,就是心意拳中“挑领式”的一个变化,发的是杠杆力。

二、让位理论

夺位是为了进攻,让位则是躲闪。但客家功夫中,躲闪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以退为进,以闪为进。

客家功夫有“借风打人”之说,即是说客家功夫高手可以不接触任何部位而把你打倒,这并非无稽之谈,也非什么神功绝技。说穿了,是那些精于让位战术的高手,可以在你凶猛一拳就要挨到他鼻尖时,突然快如鬼魅地抽身让位,使你力无所着,而失重倒地。客家功夫认为,无论对手用拳用脚,用刀用枪,目的无非是要打中我,我若及时让开身位,闪出对手的攻击线,那么对手击中的只是空气,他攻击落空的刹那,即是我攻击的开始,在他“旧力已过,新力未生”的一瞬间痛击之。在客家功夫中,常用让位战术有“后让位”和二侧让位两大类。如敌攻来,我略退身形,待其攻势落空,我速扑上,痛击其要害,这是“后让位”战术;又如敌直拳攻来,我前锋腿速向其边门闪让,同时起后腿,以横扫踢还击,这是“侧让位”的战术范例。

在客家功夫里,夺位主用于进攻,让位主用于防守,两者相辅相成,各有妙用,一旦将这两种战术运用娴熟,则可让你的攻击快如闪电,无坚不摧;让你的躲闪有如鬼魅,难见其踪。

上一篇:白猿通背拳功法略述 下一篇:牛街白猿通背拳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