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的褒贬都缘于不了解

时间:2022-10-05 06:51:55

笔者曾在非洲和一位法国老报人偶遇,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褒或贬,喜欢或不喜欢,都并非因为您对某个事物很了解,恰恰相反,是因为很不了解。

其实,外媒对中国的报道常常就是这样。

非洲国家塞内加尔有两家报纸,一家叫《南方日报》,一家叫《太阳报》,近年来这两家报纸经常刊登和中国有关的文章。其中《太阳报》所刊登的,许多都是赞扬中国的,说中国发展迅速,经济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等,对中国在非洲的作为也评价不错,认为正是由于有了价廉物美的中国货,收入不高的非洲普通人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正是由于中国承揽富国不愿接的大批基础项目工程,非洲才有更多的人用上电、更多的村子通车。而《南方日报》则经常批评中国,什么腐败横行啦,法制不健全啦,治安恶化啦,民主人权倒退啦,等等,中国货涌入非洲被说成倾销,中国人到非洲务工被说成抢饭碗,甚至孔子学院也被指责为“实行文化侵略”的“政治宣传工具”。

笔者和这两家报纸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接触,发现他们其实都是很质朴、很认真的人,在他们手里所编发的那些涉及中国的稿件,并非出于恶意的主观人为褒贬扭曲,恰恰相反,他们执著地认为,自己对中国是真诚的。

关键在于,这些人(以及给报纸投稿的大部分作者)中就没几个去过中国的,就算去过,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对中国的了解不免只鳞片爪,那些俯拾皆是的涉中评论,甚至连篇累牍的“赞中”、“弹中”观点大PK,大多是网络、“欧洲新闻”、法国电视5台或BBC的相关报道,以及从和一些旅非华人的接触中寻找素材和灵感。可想而知,在如此狭窄的范围、贫瘠的土壤里,能提炼出怎样的论据?论据如此,论点趋于两个极端,无法做到他们也想做到的务实、客观、公正,也就不足为奇了。

用这种办法做出来的中国新闻、报道和评论,有时便如瞎子摸象,只计一点,不及其余,容易以偏概全,比如不同的非洲传媒,对中国的富裕程度评价大相径庭,有的将中国捧到“跟美国差不多”的地位,有的又不屑地认定“比非洲好些,但有限”,这便是因为前一篇的作者只接触过上海、广州和东莞,而后者则只因公去过一次中国内地的小镇。

不要以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非洲落后、闭塞,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加拿大,类似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比如不久前一则“阿联酋飞往中国军机被印度短暂扣留”的消息,法国最权威的媒体法新社误将“咸阳机场”说成“汉阳机场”,还特别指出“汉阳在中国湖北”,其实汉阳根本就没有那个机场;另一家法国专业军事网刊《防务新闻在线》倒是把咸阳给拼对了,却又误认为咸阳属于新疆,并自作聪明地在正文后链接了大量新疆风土人情和时政新闻的资讯。

说到底,中国文字太难学,历史和文化太特殊,又长期自我封闭,如今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突然成为一个对全世界都很重要的国家,从一个难得在国外媒体上提几次的国度,变成耳熟能详、想不多提都不行的大国,从媒体到公众,从新闻工作者到读者、观众,眼睛跟不上脑袋,知识面跟不上求知欲,由于不了解,而仅凭一些二手、三手消息,对中国产生未必符合事实的过誉或过贬,都是不足为奇的。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长期在中国的“中国通”,写出来的分析文章,还是头头是道的,但由于中国对外媒采访、报道有一些管理措施,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中国社会,也仍然不够多层次,他们的观察和分析,也因此不能做到多视角。

一般而言,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那些时事类、政经类的涉华报道,已经变得比过去靠谱很多,但一些“软题材”文章,如随笔、文化专栏之类,这种因基本知识匮乏而造成的偏差,仍然较为普遍,而且题材越软,偏差往往也越大。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曾长期居住在非洲,现移居加拿大)

上一篇:俄罗斯媒体眼中的中国 下一篇:不要误读了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