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的焦虑转移,你有吗?

时间:2022-10-05 06:49:00

家庭主妇的焦虑转移,你有吗?

心理咨询手记

“我儿子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他要自残!他才21岁,我该怎么办哪?”45岁的兰玲双眼红肿,焦急地告诉我,昨晚接到应征入伍才两周的儿子的电话。儿子说,不想当兵了,要回家,兰玲劝了他两句,他竟咬牙切齿地说:“是不是非得逼得我断只胳膊、少条腿,你们才同意我回家?”

“大学读不下去,打工又不成器,好不容易把他弄到部队,他要是再打退堂鼓,那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啊!”兰玲说,昨晚她和丈夫大吵一架,丈夫摔门而去。她又给自己的兄妹打电话,没想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怪她对孩子管得太多了。“孩子的问题这么严重,我能不管吗?”兰玲显得很委屈。

我问她,有没有和部队那边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她说,和儿子的班长通过电话,班长说他各方面表现得还不错。“他是闷葫芦,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我最了解他,他绝对有心理问题。”兰玲说她昨晚哭了一夜,“如果他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就杀了他爸,是他害了我们娘儿俩!”

兰玲的情绪反应有些异常,她好像故意夸大儿子的问题,但又并不生他的气,而是生丈夫的气,最后想惩罚的却是自己。

“儿子出现问题,为什么和丈夫吵架呢?”我问她。

“他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家。我下岗以后,他整天在外面混,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从不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只图自己眼前快活!他没有一点儿责任感,偶尔在家,不是吼儿子,就是骂我……”兰玲的情绪很激动。

从她絮絮叨叨的抱怨中,我发现了问题的实质:她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子的问题,而是她自己。她的焦虑来源于她的失落:下岗多年,丈夫不关心她。落寞的她惟一能掌控的就是儿子,她通过介入儿子的成长来突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我对儿子是多么上心,儿子不能缺少我。”

这可能也是很多家庭主妇的心理病症:习惯于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有的是给孩子施加不适当的压力,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一定要实现自己为他(她)制定的人生目标;有的是打着“打是亲,骂是爱”的旗号,肆意向孩子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有的是过分夸大孩子的问题,并热衷于为孩子解决本应其独立解决的问题,由此来吸引丈夫和亲属对自己的关注。

比如兰玲告诉我,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是儿子的一贯作风。12岁时他想学武术,结果学了不到一个星期就逃回家,说是太苦了;初中毕业后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入校不久,就觉得那儿学风太差而想退学;高二时,他本来想攻艺术特长,选音乐专业,没多久,又觉得自己基础太差,不肯学了;大学里,读了一年就读不下去了,说是浪费时间,以后没前途。

“他打退堂鼓的时候,你们做父母的是什么态度?”我问兰玲。

“他从小就倔,如果你不听他的,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我就到处找人,求爷爷告奶奶地帮他转学、转专业、办休学手续、找工作……”

孩子在成长中对新环境不适应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位母亲并不是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困难,而是积极帮他找退路,成全他的退缩。这看似是在帮儿子,其实是帮儿子逃避成长;看似是在为儿子忙碌,其实是为自己忙碌――担心自己毫无价值而被人漠视。

婚姻状态解析

兰玲为什么会有这种焦虑呢?

很多女人在结婚后,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往往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家庭上,主动远离社交圈,让自己成为一个整天围着家务、孩子转的家庭主妇。而人际交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当社交圈越来越小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慌:我会不会被人遗忘?对于那些下岗或离职的女人来说,社交圈会更小,恐慌也会更重。尤其是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很多家庭主妇也明显感觉到了社会变迁的压力,但本能的惰性又使她不愿去提升自己,于是,她又有了被淘汰的恐慌。这两种恐慌使她内心焦虑不堪,她希望顺手抓住一些人和事来安抚内心、显示自己的价值。最容易抓住的当然就是她平时亲近的人――丈夫和孩子。但是,丈夫和孩子会听任于她的控制吗?对于夫妻感情良好、沟通顺畅的家庭来说,妻子的焦虑很容易在丈夫那儿得到化解。但是,如果丈夫整天忙于“外事活动”,不屑于夫妻沟通,那么,妻子的焦虑就会加重,同时将焦虑全部转嫁到孩子身上,并自觉地与孩子绑为一体:孩子一打喷嚏,她就感冒,而且大喊“重感冒!重感冒!”以期借孩子之名引起丈夫的关注。

我们当然无意谴责家庭主妇的焦虑转移,但我们必须重视这种转移给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带来的影响。对于那些通过过分介入孩子的成长来转移焦虑的状况,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重而变得性格扭曲、行为异常。如网络成瘾、虐待小动物、写“死亡日记”诅咒同学、寻衅闹事等“问题行为”,其实都是孩子转移焦虑、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而且会像母亲一样夸大困难,采取绕道走的方式,最终将成为一个缺乏责任感、缺乏纪律性的人。

事实上,当局者迷,旁边者清。兰玲亲人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他们都看出兰玲对儿子的问题有些神经质。但是,怎样改变现状?他们并没有说清楚,所以兰玲根本不愿采纳他们的建议,她想要的答案是:我能做些什么?而绝非是放弃什么。最后,我给兰玲的建议是:“你要大胆地走出去,多结交一些朋友,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

家庭主妇的自我成长是缓解“被遗忘”和“被淘汰”之恐慌的重要途径。其实,在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偶尔产生焦虑也是不可避免的,夫妻是彼此最大的支持力量,只有良好的夫妻沟通,才是有效减轻各自内心焦虑的根本。责编/赵 花

上一篇:迷途奇缘,我那妙趣横生的新西兰乡村之恋 下一篇:许巍:父母的手,牵我走出抑郁的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