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梁凤仪:我最愿意做的还是家庭主妇

时间:2022-09-27 06:14:13

才女梁凤仪:我最愿意做的还是家庭主妇

作为20世纪风靡华语阅读圈的香港女作家、商界和出版界的女强人,梁凤仪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位才华横溢的传奇女子,纵横文坛、驰骋商界,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在文学上创造了奇迹。难怪有人说,世上女子所有的梦想,梁凤仪似乎都实现了。但梁凤仪也有自己的坎坷与不幸,她曾说:“如非要我选择,我想我最愿意做的还是家庭主妇,其次是商人,最后才是作家。”

为事业婚姻受挫,不气馁爱情再来

梁凤仪,1949年1月17日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新会。梁凤仪的父亲是位开明的商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女儿早见世面,在梁凤仪很小的时候,就常带她去参加工商界的餐会、舞会等社交活动。从小耳濡目染商界的人际往来、风云变幻,这为她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受父母的影响,梁凤仪从小就勤奋读书,踊跃地参加各种益智比赛,诸如演讲、征文、戏剧、辩论等,从而在团体生活中锻炼出她合群乐业的性格和坚定顽强的奋斗精神。

梁凤仪14岁那年,家道中落,父亲的黄金、股票生意一落千丈,第一次亲身体验到商场残酷的梁凤仪后来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在香港中文大学求学期间,梁凤仪更加勤奋,同时展示出出众的文学才华。

1972年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戏剧沙龙中,23岁的梁凤仪和第一任丈夫何文汇相识,互生爱慕的两个人不久便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何文汇前往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梁凤仪也放弃了香港电视台的邀请,以陪读身份前往英国,陪伴照顾丈夫。那段时间,梁凤仪就是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打扫房间、买菜、做饭,过了一段幸福、安适的生活。

1974年,何文汇赴美国任教,梁凤仪随行,初来乍到,工作难找,为解决谋生问题,梁凤仪就开始为电视台编写剧本以赚取零用,前后写了60个电视剧本。直到1976年,在香港影视圈朋友的一再召唤下,梁凤仪回到了香港,受聘于香港佳艺电视台,任编剧及戏剧写作人。但因自己的性格和影视圈的工作环境并不协调,她又萌发了做生意的念头,成立了香港第一家菲佣介绍公司――碧利菲佣公司。

当时,梁凤仪的父母觉得很难过,女儿留学英国、美国,在香港中文大学有硕士学位,可工作却是给人家介绍菲佣,但梁凤仪却不这么认为。她运用求学时搜集资料、分析形势的方法,得出在菲律宾招揽女佣工,薪金低廉而供应充足,然后再放到香港市场上,前景非常广阔。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后,梁凤仪开始单枪匹马到劳工署、驻菲的英国领事馆、当地的职业介绍所等多个部门周旋。

三四个月之后,梁凤仪的公司就开始赚钱了,半年内,她就买了第一辆奔驰。这时,她的父母才开始理解她的工作。

梁凤仪的商业智慧和市场眼光,得到了已故金融业巨子冯景禧的赏识,在冯景禧的帮助下,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梁凤仪博得了闻名财经界的“股票大王”称号。就在梁凤仪大展宏图之际,她的婚姻生活却亮起了红灯。1985年,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之后,粱凤仪和何文汇选择和平分手,正式离婚。

1985年年底,梁凤仪遇到了事业发展史上的新契机,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国际事务部的首选负责人。就是在这个地方,她认识了一个使她重新焕发生命激情的人,他就是时任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副主席、香港永固纸业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黄宜宏先生。

在到联合交易所工作之前,梁凤仪对黄宜宏早有耳闻。黄宜宏是一个聪明能干、富有才学和魄力的人。他自幼在美国留学,先后获得法学和计算机两个博士学位,是当时的社会精英。黄宜宏第一次见到梁凤仪,就被梁凤仪端庄的相貌和迷人的风采所吸引。随着两人的慢慢熟悉,彼此都在心里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梁凤仪在工作的同时,也不忘拿起笔杆继续写作,她在好几家报纸设有专栏。当时《明报》连载她的散文,需要为此设置一个栏目,为了给栏目取个合适的名称,梁凤仪找到了时任《明报》董事长的金庸先生。金庸对梁凤仪的到来十分欢迎,二话没说,略加沉吟,便在宣纸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勤+缘”。

“勤+缘”系列散文一经刊出,便一炮打响。写着写着,梁凤仪觉得不过瘾,便打算写小说。1989年4月,梁凤仪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为她的“财经系列小说”开了个好头。由于才华出众,经验独特,她的小说多以香港风云变幻的商界为背景,以自立奋斗的女强人为主人公,以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情节,并将财经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融于悲欢离合之中,创造出与以往言情小说风格迥异的“财经小说”系列,成为当时香港小说的新品种。此后,梁凤仪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以近乎批量生产的方式,有系统地创作起小说来了。她的作品自问世后便畅销不衰,她本人除了荣获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家联盟联合主办的1991年度最佳作家大奖以外,还是全港书局公认的最受欢迎的三大作家之一。

1990年,梁凤仪写出了《醉红尘》等6部长篇小说。1991年,还一口气出版了《花帜》等一系列作品。“梁旋风”就这样刮起来了。很快,梁凤仪便创办了香港“勤+缘”出版社,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建社一年半便收回了8位数的投资,两年以后一跃成为香港3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1992年5月,梁凤仪托人将几本“财经小说”带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个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在大陆推出梁凤仪的《醉红尘》、《花魁劫》、《豪门惊梦》3部长篇小说。一夜之间,她的这些小说在国内迅速走红,梁凤仪的名字随之响彻大江南北。

1995年12月,梁凤仪迎来了她的“第二春”,和相爱多年的挚友黄宜宏先生喜结良缘。

黄宜宏对梁凤仪倾注了深沉的爱。有一年,梁风仪在香港的家中被匪徒入室抢劫,她被绑8个小时。当时黄宜宏在美国出差,他回来后得知此事,泪流不止。他说:“一个男人没有能力去保护心爱的人,就没有资格说爱她。”这让梁凤仪非常感动。后来,匪徒被抓后,黄宜宏对梁凤仪说的第一句话是:“赶快打电话告诉何文汇,让他不要担心了!”

2003年3月,黄宜宏的公司出了一些问题,饱受信任危机,梁凤仪说:“我们要对别人公平,也需要别人对我们公平。要是谁对我的老公不公平,我哪怕不要身家性命,也一定要讨回公道!”梁凤仪说的这一番话,让黄宜宏感动不已,从那时起,他更加坚定了与梁凤仪共度一生的想法。

事业辉煌,家庭幸福

在生活中,梁凤仪同时扮演着作家、商人、太太3种不同的角色。写作只占去梁凤仪一少部分时间,大部分时间她要协助丈夫打理广告、证券、房地产等生意。同时,她还得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职责。可以想象,她一年出两三部长篇小说的计划是如何完成的。

爱是相互的。梁凤仪事业有成,黄宜宏比她还高兴,他体谅地说:“我支持你,希望你能在事业上超过我,我为你自豪。”黄宜宏参加宴会,总会被问到“凤仪正在做什么”之类的问题,他也总会幽默风趣地应付过去。遇到好朋友,他还会当场打电话给梁凤仪,让她和朋友通个电话。有一次,黄宜宏的朋友对梁凤仪说:“你老公谈起你时眼睛都发亮。”梁凤仪高兴得心里就像抹了蜜。

梁凤仪的经历像她的书一样充满了传奇,在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之间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1989年至今,梁凤仪出版的“财经小说”或散文,总数已经超过100部。而“梁旋风”真正在内地刮起,则是通过其作品《昨夜长风》、《花帜》、《拥抱朝阳》、《冲上九重天》等改编的影视作品。梁凤仪的作品,黄宜宏读过不少。黄宜宏打趣地说:“追她的时候每一本都读过,结婚以后一本都没读过。”梁凤仪说,她对写作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即使家里有客人跳舞、打麻将,她也可以写作,只要她不被电话打断即可。

黄宜宏说:“我觉得娶这样的女人挺好的,有聪明的一面,也有不太强的那一面,这样你会觉得自己很有用。”

生活中,黄宜宏豁达开朗,温和谦虚,总会微笑着聆听梁凤仪说话。时至今日,黄宜宏、梁凤仪夫妇依然过着志同道合的生活。在黄宜宏眼里,妻子可打99分。还有1分,黄宜宏说,希望梁凤仪不要常发脾气,用比较温和的态度去教导她的同事,那就100分了。

2005年6月底,“勤+缘”媒体服务公司在香港上市。梁凤仪不但对外宣布要“封笔十年”,还对丈夫说她要把家庭放在第二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司业务上,直到公司有稳固的基础和合适的接班人。

2008年12月,在结婚13周年的庆典上,梁凤仪当场宣布:将捐献350万港币给自己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学。

进入2011年,梁凤仪已经62岁了,但依然仪态端庄、光彩照人。她一点也不吝于展现自己的幸福。在家中,她和丈夫黄宜宏经常一起大跳恰恰舞,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么多年,无论是写作还是经商,梁凤仪都称得上是“十全十美”。可她也有失落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三大遗憾:一是事业辉煌之时,父母却早已离她而去,未能亲眼看到她的成功,这是最大的遗憾;二是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三是她结婚以后一直没有生育。作为一个女人,不能真正体会做母亲的滋味,这曾经让她很难过……庆幸的是,黄宜宏的3个儿子对她都很孝顺。梁凤仪的成功让孩子们晓得,他们多了一个慈爱的母亲,一个才华横溢的母亲,一个能力超群的母亲!■

上一篇:给人生留点“缝隙” 下一篇:漂流瓶“漂”来不对称爱情,网络投票断婚姻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