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对初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

时间:2022-10-05 06:07:29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对初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

作者简介:杨春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学生掌握语言的本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知识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因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

文化因素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汉语本体知识的同时又能对中国文化有简单的认识,不仅可以缓减由枯燥的机械性操练带来的疲劳感,更可以增加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我以自己在泰国红莲花中学的教学为例,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初级阶段学生的文化因素的教学应该如何展开。

关键词:初级阶段,文化教学,泰国

一、教学对象简介

红莲花中学位于泰国东北部黎逸府,学校分初中、高中两部,在校学生两千多人。学校开设了泰语、英语、汉语、数学、物理、生物、历史、自然等十几门课程。我在该校任教期间,授课对象是初一五个班的学生,每个班大概五十多个人。所有学生的汉语都为零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教学

(一)“雪”与中国地理文化的介绍

我刚到泰国的时候,正值中国的十二月份。但在泰国,却是夏日炎炎。在历经三个星期枯燥的语音教学之后,学生开始进行简单的拼音拼合、汉字书写。有一篇文章涉及到了中国冬天的雪。当时,我把网上下载的雪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雪。但是很多学生问我“老师的家下雪吗?”(我是一个云南人,家里面不会下雪。)结果,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有的地方能下雪,而老师的家为什么不下雪。

灵机一动,我想将“雪”与中国的地理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效果应该不错。于是,我让擅于绘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张中国的地图和地球的地图(学生还标出了赤道、南北回归线以及中国、泰国所在的大概位置)。接下来,我让学生给我简单讲讲为什么中国会下雪而泰国不会下雪。并且规定只能用我给的词语解释(中国、泰国、太阳)。这时,会有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指着地图上标注出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简单的词语、手势解释。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接下来,我也简单地告诉他们为什么中国的南方不下雪。并且让他们学会了“西”、“南”、“北”、“东”等几个词语。此外,我还让学生给我讲讲“北京”、“广东”、“福建”、“台湾”以及老师的家(学生熟悉的地名)在中国的哪个方位。学生十分感兴趣,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下来,我把焦点引到泰国的地理上,让学生告诉我,泰国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是什么地方。

当然,对于泰国的所有地名,学生只能说泰语。但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拼读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中国的地理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泰国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我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较好的默契,这对于我以后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剪纸文化与语言要素的结合

泰国学生把每年的新年看得十分重要,在新年晚会上,学生会竞相赠送卡片。因此,在十二月底的时候,学生上课十分不专心,许多学生都在下面偷偷地制作新年贺卡。看到这种情况,脆放弃了当天的教学内容,拿起剪刀、纸,教学生剪纸。刚开始的时候,我把“文化”“剪纸”、“剪”、“折”、等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读、写。接下来,我用泰语简单地介绍了中国的剪纸文化。看着学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我也开始教学生怎么样剪纸。从简单的花朵到复杂的重叠动物,学生学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还推陈出新,设计了其他的样式,剪出了不同造型的东西。学生把这些花样都贴到了新年卡片上。最后,我还让学生在每张卡片里面写上汉字,并趁机教授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简单的祝福语。整堂课的教学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

那一年的元旦,许多学生的家长、朋友以及学校里面的老师都收到了学生赠送的外贴剪纸图样、内写汉字的卡片,许多老师和学生对此还很感兴趣,专门向我讨教剪纸这门艺术。该校的校长还将学校里面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老师组织起来,让我教他们简单的汉语,介绍一定的汉文化。学校的汉语兴趣班就这样组织起来,而且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学汉语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从文化冲突到中国民族文化的介绍

泰国这一国度有着与众不同的“人妖文化”,虽然“人妖”这一群体在泰国是正常而合法的。然而,学校里面的这类特殊人群却常常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常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泰国有男生、女生、人妖,中国呢?”(讲的是泰语)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都不很为难,因为如果我告诉学生中国没有这样一个群体,班上的那些人妖学生常常会遭到嘲笑。所以,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课时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中国的少数民族。在课堂上,我把“民族”、“少”、“多”、“一样”、“不一样”、“朋友”等词语教给学生,并且利用PPT展示了中国56个民族的图片,当然,中间也穿插了其他的游戏环节,在PPT的最后,我用了一张民族大融合的照片,告诉学生,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是朋友。然后,我把话题引到泰国人上,我告诉他们,班上的同学都一样,我愿意和班上那几个特殊的同学成为朋友。

果然,这一次课之后,学生不会在我的课上嘲笑那些“人妖”学生了,很多学生还会拉着他们的手告诉我他们是朋友。那些特殊群体学汉语的热情也高涨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教授汉语的本体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这样一个道理,我觉得自己很成功。

三、总结

文化因素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忽视文化因素的教学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因此,从初级阶段开始,就有必要重视并积极进行汉语文化因素的教学。

在进行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时,本人认为教师可以将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文化背景中教授和使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增强记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当中,将“雪”与中国地理文化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拼合能力,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灵活多变,当找到学生的兴趣与中国文化因素相关的切入点时,适时引导学生亲自实践,使他们可以学习到蕴含着文化因素的语言知识,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的时候,就将学生的语言知识与中国的剪纸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他们学习汉语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教师应该走到学生身边,做他们真正的朋友。一名成功的汉语教师首先要是学生信得过的、喜欢的朋友。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默契的合作关系,在课堂外主动与学生建立真正的朋友关系。从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可以了解两国文化的不同,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对于中国文化的教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学汉语。(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黑琨,王凤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 焦冬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文化学刊.2009(9).

上一篇:教学过程中负迁移现象引起的语用失误 下一篇:大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