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系

时间:2022-10-05 02:17:31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系

摘要: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课题。中国传统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源泉和理论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与发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联系;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和战略构想的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党以其为核心基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高度凝练和科学归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就其重要性多次作出重要讲话,提出具体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集中学习。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建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一)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价值观是指一定的主体针对特定的客观事物(人、物、事)以及自己的行为的总体性的、好的评价,是推动和指引主体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和标准体系。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一系列的价值观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1](P.72)核心价值观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决定着主体在面对客体时表现行为的本质特征,对主体的行动和态度起着主导作用,它是主体做出行为判断,分辨是非善恶的决定性心理价值倾向体系。它还制约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主体行为的价值倾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活动是实践性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统称为客体。我们对于这些实践中的客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种主体对于客体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不同,就是由于主体所持有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它不因实践客体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情况下,在某一特定的实践中,核心价值观往往决定主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是国家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纽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描绘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目标,居于最高层次,占据统领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人们理想中幸福社会的美好表达,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总结和概括。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完美诠释,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落实贯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重合,是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追求。它是公民社会道德生活的行为标准和评价体系。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既相互贯通,又有各自的特点,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价值理念和核心信仰。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涵

传统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由此概念可知,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形成、凝聚的价值判断及各种思想观念,其根本特征是道德至上,以伦理原则作为绝对的价值尺度。这一观念体系,在古代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开始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十分严密和庞大复杂的价值体系。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对人们的价值行为判断和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支撑了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核心体系。[2](P.14)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派别可谓众多,尤其以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典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其特有的思辨智慧和价值理念,对古代价值体系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构成了整个古代传统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道德观,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价值最核心的体系;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主张“尚法”,依法治国;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主张“兼爱”,即无等差的爱;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教思想等。

在众多的价值派别中,以儒家思想最为典型,它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导和核心。具体来讲以儒家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为核心,传统价值观涵盖了“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德治伦理和“人本”精神,其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儒家传统价值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即维护礼制、提倡德治、重视仁治。这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最为基本的特征。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及其后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谓是东方文明的源头根基之一。儒家文化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火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主要是儒家思想)提出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正如所说,“任何一种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由此可见,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必须以传统价值体系为理论依托,不能脱离中国传统价值观念,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无本之木,失去其原有的真理智慧之光,削弱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引领作用。

在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之中。在新媒体时代下,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日益快速和便捷。我们在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走向世界,成为文化强国目标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同样面临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集中在价值观上。据有关专家研究显示,经济的发展常常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一国人民价值观的选择,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相辅相成、过程相交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正如杜维明所说,对于一个时代的兴起,不可能没有任何指导思想和价值体系。[3](P.1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面对世界各种挑战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自己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精神的构建,培养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但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绝对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因为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都有其孕育和成长的独特土壤,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单纯的照抄照搬西方的价值观念,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起不到一个思想引领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更不用说以其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中国传统价值为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绝照搬西方传统价值,并不意味着对西方传统价值的全盘否定。要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把西方传统价值观当中的那些优秀的,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用的思想吸纳进来,为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与创新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正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样,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原则,我们对中国传统价值的借鉴也应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来阐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即继承了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思想精髓,如“仁爱”、为政以德、天下为公,人本;如《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反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富强、民主”的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当代“爱国、敬业”的价值追求。我们熟悉的“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同样体现着“诚信、友善”和谐目标。中国传统价值的真理与智慧之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传承。

同样,在继承了传统价值观中优秀的精华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摒弃了传统价值体系当中那些落后的,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东西。比如儒家伦理道德中关于了“礼”的理解,其原本之意是用礼制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是一种压迫和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摒弃了“礼”作为秩序手段的这样一种政治职能,而是取其中最为精华和正确的部分,即把礼看作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相尊重的一种礼仪规范。再如,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主张“尚法”精神,这种法治在当时是比较严酷的,即严法和酷刑。这种法治制度把人情和道德的因素完全排除在外,不考虑法律以外的主观因素,实际上是不利于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的。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法治,是以人为本的法治,是道德和法律相结合的法治,这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价值的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传统的庞大冗杂的中国传统价值加以系统概括,整合出适应于现代中国需要的价值体系,从而使中国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是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共同精神纽带。蕴含着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在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内在联系的同时,我们也要分清两者的区别,两者在内容、特点、形成提出的背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了解两者的区别,是我们更好地继承传统价值观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内在精神支撑。两者应相互结合,以文化为载体,在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为人们普遍的信仰,使其实现由思想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四、 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基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理论根基,所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传统价值观为重要思想源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之中,积极培育、努力践行。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派别崇上“仁”政的思想,所以说,民本思想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孔子曰:“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体现民本思想的观念。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的基本理念。从这些古代优秀的价值观中,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蕴含着深刻的民本思想,它把是否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作是国家成败的一项准则,其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这些民本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以优秀传统价值观为根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根基,是价值观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是一种在历史生产上的辩证的否定,是一种扬弃。[4](P.8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思想依托,结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在赋予其应有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以凝练概括。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源泉,从而概括出一套完整系统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动有力描述和本质体现。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以优秀传统价值观为基础,立足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启迪,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信仰。

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一切理论与认识最终都归于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应如此。我国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已经到来,作为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更好适应改革发展大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当前,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政治上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行政效率的低下以及法治的不健全;文化上,面对文化交流的日益普遍和迅速发展,外来文化冲击严重。要想更好地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具有一个主导型的价值观念来指导和引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具有主导性的价值观对人们的价值选择显得格外重要。总而言之,任何价值观都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更应立足现实需要,归于实践。

(三)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博采众长,创新发展

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文化的繁荣促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各家学派思想,各家学派彼此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由于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局面,使得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取向各异,自成一家。如儒家道德为上,法家权力法制,道家源自然无为。

在弘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价值资源。这不仅包括我们民族自有的,而且需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优秀价值成果和价值资源。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批判和改造,是为了对西方思想进行甄别,以更好地吸收人类的先进文化。[5](P.18)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重要的理论来源,从而保证其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内涵,体现继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建立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外,还有许多价值观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这些都是可以研究阐释和借鉴改造的积极因素,可以经过扬弃,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孟斌.关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启示[J].高考(综合版),2012,(11).

[2]曹烨.浅析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内在联系[J].高考(综合版),2012,(12).

[3]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4]黄渊基.继承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 国传统价值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3).

[5]孙兰英,陈嘉楠.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西 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20).

上一篇:重塑基层政府信任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的衍生与文本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