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探究

时间:2022-10-05 01:04:49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探究

【摘 要】“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和实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理论和实践;措施与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也是不可小视的,如果在我们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已不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和实效等方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它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教要符合学生的学,而小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小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也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我们的教学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小学生的差异性,以促进全体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分层次教学”和“快慢班”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快慢班”教学是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常常通过一般性的考试进行学生划分,而分层次教学则是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原有知识、接受能力和提高学习实效的要求,结合教科书和小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层次目标,将小学生依次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小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他们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完成符合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组织因材施教,逐步提升,以便面向全体小学生开展教学,逐渐缩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以达到提高整体语文素养的目的,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二、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有效实施

1、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

小学语文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高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分层次教学中的如何分、怎样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以往的应试教育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是学识水平不同的分层,并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后进生增加心理压力,我们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指导,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分层次的好处。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小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他们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层次化要坚持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语文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实效的要求,结合教科书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按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的教学要求,可将小学生按2:5:3的比例分为三个层次,他们分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中等的学生,拔尖的优秀生。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分层一定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协商,因能划类,依类分层,流动分层的原则。

3、课堂教学环节中“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1)教学目标层次化。小学生有效分层后,要有效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此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显著增强的特点,只要我们能科学有效地把握教材,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明确提出各层次学生预习目标,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以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交流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完成课堂目标,同时又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讲完一节教学内容后,小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得以巩固与提高,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提高综合性作业。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分层次化是不可或缺的。

(5)课外辅导层次化。我们要查漏补缺、提高教学实效,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外辅导,查漏补缺,积极组织第二课堂。这样可使吃不了的学生“吃得了”,吃不饱的学生“吃得饱”,逐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四、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实效

“分层次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减轻小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他们自尊心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分层次教学”保证了面向全体小学生,并特别注重对待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小学生的认知、智力、能力都有所进步与提高。由于“分层次教学”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提升了小学生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也是不可小视,如果在我们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已不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分层次教学”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力争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新台阶。

上一篇:浅谈班级后进生转化工作 下一篇:粉红乙男,你适合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