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浅见

时间:2022-10-05 12:18:49

强化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浅见

【摘要】如何有效加强企业财会的内控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备受我国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目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会内控 监督机制 问题 措施

一、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意识淡薄。

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着内部控制是对员工的行为控制,而对企业领导没有监督和约束力的思想,导致决策专权、、亏空公款等问题屡见不鲜。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许多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作用上也是形同虚设。首先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其次是内控制度实施力度不到位,尤其是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尚未真正落实;再次,对于经济事项往往偏重于时候控制,没有对其事前和事中实施监督和控制。

(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倡导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制度,企业的所有者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权力集中,也更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但是目前我国受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健全,组建董事会、监事会仅仅是走形式,董事会的股东,还同时兼任其他高管的职位,所有权与管理权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有效分离,这就让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大大削弱,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自己监督自己。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失去了监督内部控制执行的一股重要力量。

(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较少,同时又不坚持会计原则,甚至无视国家法律在一些领导的指使下,进行编造虚假会计报表不法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财会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会计人员从思想上就没有监督的意识。

二、常见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企业领导没把内控制度重视起来,只向一线投放人力多创效益,觉得财会是后勤部门,多一人少一人无所为,账今天记不完明天记不影响生产,没把账目交叉复核。内控监督。出现外借账户,被他人洗钱所利用。

(二)队伍现状难以满足内控管理需求,一是人员老化,只要听领导话不管年龄多大都行,很多企业记账依赖手工方式进行操作。

(三)新核算方式的引入,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复核型会计人员少,一专多能或独当一面的人是少之又少,应付业务难以招架,更谈不上内控监督。发生贪污现象是难免的。

三、加强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会内控制度并强化实施力度。

现阶段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存在管理漏洞,致使财会部门的内控监督机制缺失,职责履行不到位。所以,企业一定要在适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符合企业本身的战略发展规划的情况下,制定便于各部门和职工执行的涉及到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各方面的整体控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对每个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明确财务职责,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有法可依,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各职能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牵制。例如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分设出纳和审核人员岗位,保管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人员、职务要分离。现金盘点要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实,银行对账单要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对确认。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等。

健全的财会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也等于形同虚设。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其次,在财务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检查和考核机制,不但有利于检查和监督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而且有利于内部审计程序和审计职能的扩大。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要使企业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有效实施,首先要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自身和其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范围;明确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完善企业管理层的监督机制,必须让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及公司财务,使财会机构的设立、运行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是依据会计法规,由会计主管及会计人员在事前或事后,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企业有关会计记录,并进行相互核对,确保会计记录正确无误的过程。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所以,设置合理且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四)加强人力资源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各层次人员提高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注重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制度监督意识的培养,确保企业员工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神,这样的组织才能有效保证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要对会计从业人员建立岗位监督责任制。这样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形成动态的监控机制,即覆盖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会计人员如影相随,切实监督,对于出现的违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定的现象,要进行及时指出并纠正。同时,为了切实落实会计监督制度,可以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例如,实行会计人员上一级单位委派制度、定期轮岗制度,使会计人员的岗位相对独立、超脱,较好的解决会计人员监而不察,堵而不管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提高对财会内控的重视,完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资产、保证会计信息正确性有重要作用,也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内部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龙华.强化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0.,(06).

[2]李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09).

[3]邓慧丽.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辽宁经济.2007,(04).

上一篇:浅析事业单位财会制度改革必要性与措施 下一篇: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