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组织公关新闻策划初探

时间:2022-10-05 10:20:50

【前言】非组织公关新闻策划初探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制造新闻事件是公共关系策划常用的一个方法,可以叫作公关新闻策划。所以,我们自然地想到:上述新闻事件策划也属公共关系范畴吗?对公共关系的定义多种多样。难以统一。但有一个共识是,公共关系的利益主体是社会组织。例如公共关系学的经典著作《公共关系教程》认为...

非组织公关新闻策划初探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据《新京报》2009年6月10日报道,被成为“武汉最牛跳楼秀导演”的章和进,自从2008年初以来。为讨薪无门的农民工策划过多起“集体跳楼”讨薪事件,每次都预先向多家媒体和有关部门报料。结果大多数策划都取得预期目的。章和进总结成功的经验,认为记者的报道是关键。

案例二:据《深圳商报》2004年11月17日报道,深圳一个小女孩倩倩身患肿瘤,家中无钱医治,其母一筹莫展。有个新闻线人为了使事件更富于新闻性,就让这位母亲沿街乞讨。然后,他向媒体报料。此事报道出来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短短几天就为倩倩捐款几万元。

案例一中的“跳楼”和案例二中的“沿街乞讨”两个事件环节。虽然都是客观事实,但是很明显。它们都具有人为策划痕迹。他们这么做。目的主要是为了向公众明示一些信息。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上媒体”,所以可以看作是“新闻事件策划”。那么,这些“新闻事件策划”属于什么范畴呢?它具有哪些特点?目前,类似的情况日渐普遍,媒体对此又该持何种态度呢?

一、范畴探讨

制造新闻事件是公共关系策划常用的一个方法,可以叫作公关新闻策划。所以,我们自然地想到:上述新闻事件策划也属公共关系范畴吗?对公共关系的定义多种多样。难以统一。但有一个共识是,公共关系的利益主体是社会组织。例如公共关系学的经典著作《公共关系教程》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国内的公共关系著作绝大多数也都主张公共关系的利益主体是社会组织,相应地,公关新闻策划也被认为是组织实施的形象管理手段。所谓组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第三版)的解释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按照这个定义。若要判定这些新闻事件策划是公关新闻策划,首先遭遇的障碍便是利益主体的身份问题,因为这些新闻事件的利益主体并不是组织。其中案例二的利益主体是那位妇女,是个体;案例一中的利益主体是那群民工,严格说来,也不是组织,因为,这些民工没有作为一个组织必备的结构系统。至多只能视为一个组织的萌芽形态,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组织,正如种子的芽不属于成熟的植物、蝌蚪不算青蛙一样。

但是,笔者认为,公共关系的利益主体并不局限于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概念也应该有更具包容性的定义。将公共关系限定在社会各组织固然有其合理性,从实践层面上说,实施者通常是企业、政府、医院等各种组织;从理论层面上说,将公共关系的定义限定为组织,有利于学术对话的通畅。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组织并不是公共关系的唯一的利益主体。“公共关系”的英文“public relations”中“public”的意思是“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所以“public relations”强调的是“公众”这一客体,至于主体,则没有严格限定,这就意味着:凡是要处理与特定公众的关系的个人和组织,都面临着一个公共关系的问题;而这个人或组织为了形成于己有利的公众关系而采取的行为,都可视为公关活动。有学者指出:“管理工作中的公关,只是公关现象、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公关行为活动主体是广泛的存在,多样而复杂。“一个小贩卖菜,一个大学生求职,其中不都有公关吗?”出于同样的认识,1981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公共关系定义为:“旨在传递有关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的信息,并改善公众对于其态度的种种政策或行动。这个概念从对公关利益主体的认识上来说。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以《不列颠百科全书》提供的定义作为标准,重新考量上述新闻事件策划。我们可以说,这些策划属于公共关系范畴,也可叫作公关新闻策划。策划的利益主体是个体或不成组织的群体。对象是那些对利益主体的遭遇抱有同情心的公众。策划的目的正是为了传递自身的信息,改善公众对自己的态度。在案例一中,从动机上来说,这些民工并不是真正想跳楼自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自杀之举只是意在“把事情搞大”的手段,目的是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对欠薪老板形成压力,最终讨回自己的工钱。事实上,这一目标也已经基本达到。在案例二中,妇女“沿街乞讨”。目的是为了引起公众的同情,最终获得社会的捐助。这个目的最终也达到。所以,我们可以认定。那位妇女和这些民工的行为,是非组织性的公关策划;至于为妇女出谋划策的新闻线人。则在这一事件中充当了“新闻人”的角色。

至此,我们对公关新闻策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公关新闻策划并非专指一种组织行为,还包括非组织公关新闻策划。目前。我们研究较多的是前者,对后者的学术关注则少得多。

二、特征及发展态势

非组织公关新闻策划的利益主体往往是弱势人群,其最终目的和组织公关有所不同。组织公关主要是为了塑造和管理组织的形象,着眼于长远的发展;而民众采取公关策略,将自己的遭遇(多是不幸或不公正的)通过媒体报道出去,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维持自己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相对于组织公关而言。非组织公关总体上表现出如下特点:1.一次性,即一个策划主体往往仅策划一次事件,此后不再采用。不像社会组织,把新闻策划当作宣传组织形象的常规手段。2.简单性,由于自身和周围条件限制,其策划的手法、事件过程、场面都较为简单。不如组织公关新闻策划那样花样甜新,场面壮观。3.雷同性。即这些策划相互之间手法雷同,重复率高。而组织公关新闻策划则力避重复,追求新奇。

目前,这种非组织公关新闻策划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第一,日常化。笔者在2010年5月16日分别以“自杀秀”和“跳楼秀”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得到26900和368000个结果。我们当然不能说所有被冠以“xx秀”的事件都是非组织公关新闻事件策划,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策划占有相当大比重。其它形式的此类策划也日益增多。第二,利益主体集群化。比如上述案例一即是如此,它表明非组织策划并不只限于个体行为,可以是集体行为。第三,形式多样化。生活中大多数非组织公关策划都是“自行策划”,最为初始。而上述案例一可以看作“导演策划”,案例二可以看作“线人策划”,可算是比较“高级”的策划,特别是“线人策划”类似于公关机构的行为,是非组织公关策划的一种发展。此外,还有一种“假借名人策划”,具有更强的策略性。例如,重庆云阳县农妇熊德明成为全国知名人物后,有民工请求她出面帮忙讨薪维权。在一名律师的安排下。2004年11月30日,十几个民工、熊德明和这名律师在众多媒体的簇拥下,奔赴温州开始维权行动。这些民工之前曾试

图自己找媒体反映困难,但是无法触发媒体的报道动机。这次请熊德明出面,实现了引起媒体报道的目的。

三、媒体态度

那么,媒体应该如何对待这种非组织公关新闻事件策划呢?我们知道,在组织一媒体一公众的公关传播流程中,为了防止社会组织控制媒体,不利于公众利益的信息。媒体应该始终倾向于公众。但是,在弱者一媒体一公众的公关传播流程中。媒体的态度应该对弱者表现得更为积极。弱者采取策划行为,往往是由于求助无门。被逼无奈。他们也不像社会组织一样手中掌握着“可控媒体”。可以自办杂志、报纸,或大量发行宣传品,他们要把自己的遭遇公之于众。大概只有借助大众媒体这个途径。大众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理当肩负起扶助弱者的社会责任,把弱者的遭遇报道出去,利用得天独厚的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整合公众民意,制造有利于弱势人群生存的社会舆论环境。但是。当前一些媒体在报道非组织公关策划时。往往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例如。民工讨薪无果去跳楼自杀,只要没有跳下,就一律被视为一种作秀,一种表演,冠以“跳楼秀”的称呼,并对这种行为大加批评。这种作法应当引起媒体深刻反思。我们不妨思考:如果不是求助无门,有谁愿意冒生命危险去玩“跳楼秀”呢?

另一方面,非组织公关策划由于其简单性和雷同性。往往缺乏新闻“卖点”。例如,几乎所有的跳楼事件策划场面都相似,媒体报道多次后,事件新鲜度下降,新闻价值也大打折扣。所以。媒体在选择这种策划事件的时候似乎面临着两难处境:从媒体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应该报道;但是,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不宜报道。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对矛盾对于真正负责的媒体来说是可以解决的。非组织公关策划行为虽然场面简单,重复率高。但是场面背后的弱者的故事却是各有不同的。这些不同点就形成新闻的价值元素。只要记者不满足于事件表面所得的信息,深入挖掘,探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寻求最终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就能写出吸引人的新闻。这样写出来的新闻,也有利于真正反映弱者的困难,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

结语

非组织公关新闻事件策划的出现和普遍化,是多年来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彰显的结果,表明媒体在社会民众中获得了较高的信任度和权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扮演着政府职能部门(如执法部门)、慈善和非赢利性社会救助组织的补充者的角色。同时,这种策划事件也使媒体的新闻伦理和新闻实践原则面临更大的考验。

上一篇:偏见背后的沟通鸿沟 下一篇:当代典型人物通讯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