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导的语文课堂形态等

时间:2022-10-05 10:20:35

学与导的语文课堂形态等

学与导的语文课堂形态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在《小学教学》语文版第1期上撰文认为,“学导式”课堂形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而要变革语文课堂形态,关键在于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学是本,导是向。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安排呈螺旋式渐进,学生接触一篇新课文,98%以上是熟字、熟词和已经掌握的句式,完全可以凭借个人的体验来感知、理解。因此,应当让学生自学在先,教师指导在后,提倡“先学后导”。同时坚持“为学设导”,即导从学生的学习中来,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做到顺学而导、因势利导。如若遇到不可导之处,就要力争“以学代导”,因为最好的学习莫过于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

理解性学习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陈家刚在《全球教育展望》第1期上撰文认为,理解性学习与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学习相反,它有元认知、原理性概念知识、先前知识、学习者差异、动机、情境学习和学习共同体等7个原则。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原则采取相对应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元认知理解性学习原则,教学设计要将元认知教学整合进课程中,创造任务和条件,揭示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通过清晰的教学,将自己的推理和问题解决策略外显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的五个要点

陈廷海、向守万在《教育科学论坛》第2期上撰文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用心去努力达成,因为教学有延续性,所以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自觉性的反思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变化,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反思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正确,教学要点是否精确掌握并落实到了教学当中;二是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有效达成;三是反思教学情境创设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否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四是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学得怎样,课堂氛围如何等;五是抓住学生主体,反思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做到尊重差异、分层教学、有的放矢。

改进教育评价的方法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晓婷在1月23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认为,我国的教育评价习惯于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导致教学活动进入应试教育误区。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改进教育评价标准:一是采用增值性评价,即评价学生在一段时间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以变化取代原来对学生在某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的关注,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产出,更注重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增长,用增值性评价方法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绩效,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区域间的公平比较;二是改进以原始分为依据的评价技术,采用当代教育测量理论及先进的统计方法,结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学业标准,分析分数的“成分”和“含量”,科学解读评价结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和发展性评价;三是改进教育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形成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元综合评价。

国学校本课程

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

齐齐哈尔大学田立君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陈旭远教授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1期上撰文认为,国学教育具有增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内化学生道德行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和功能,但开发国学校本课程又不能过于强调其功用价值,而应“去功利化”,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适量的内容,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这才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所在。另外,还要注意传承与创造,在设计与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时合理利用、整合与优化课程资源,实现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

有效教学之“有效性”的三个维度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俊列在《教学与管理》第1期上撰文认为,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教师在把握教学的“有效性”时,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整合:一是认知维度,即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过程是否达成;二是伦理维度,教学能否体现师生民主的交往关系,共同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教学;三是心理维度,有效的教学能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时引导教学进程,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责编 欧孔群)

上一篇:波迪老师的“特别”教育 下一篇:参透教育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