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05 07:54:19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议,以期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词:土地资源 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土地是农业的生产资料和对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一切建立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流失的耕层表土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毫米厚的表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的养分含量。水土流失导致耕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和农作物单产下降,进一步导致粮食总产下降。同时还会使江底抬高,湖泊蓄水能力下降。

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全国荒漠化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包括沙漠化和石漠化。风蚀导致沙漠化,沙化造成草量减少,草场载畜量下降,形成“沙进人退”的局面,严重时形成沙尘暴甚至出现含盐风暴。沙化同时侵吞了绿洲,导致绿洲的风沙,浮尘天气增多,生态环境也趋向恶化。土地石化主要发生在南方,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过度利用,土壤层变薄、流失,最终基底岩层。石漠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盐碱地的微生物活力差,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产量低。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地区、东部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

建设用地占用大量沃土,而新开垦补充的土地质量欠佳。另外土地肥力逐年下降,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甚为严重,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病虫害发生频繁。

(二)土地数量减少,土地用途改变

每年耕地不断减少,从2001年到2011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总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现有耕地总体质量不高,高产田仅占28%,低产田为32%。

盲目建设造成大量耕地占用,全国开发区规划面积已达3.5万平方公里,圈占的耕地有43% 闲置,造成耕地严重浪费。

表12009―2010年中国耕地面积增减情况

(三)土地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规模扩大,“三废”排放到土地中,以及农业中废弃物,造成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有:

物理污染。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残留在地表,随降水渗透污染地下水。

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等及有机污染物如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等。

生物污染物。如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未经处理的厩肥等。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三、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分析

(一)土地制度落实不到位

土地产权没有明晰界定和解说;国有土地所有人与人没有清晰界限和责任;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多个主体代表。

实际工作中,耕地保有量信息失真、补充耕地质量不达标、资金难以落实、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毁林造地和水土流失致使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流于形式。

目前基本农田16亿亩,超过耕地保有量的80%,实际比重偏大,不少地方基本农田数量已大大超过耕地保有量的数量,使地方发展经济的成本急剧上升,地方政府缺乏保护动力。保护采取行政命令,使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匹配,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农民财产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土地监察制度难以操作,对于很多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往往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间拖的太久,违法行为就会不了了之。

土地用途变更,农业用地大幅减少,特别是耕地的比重越来越小,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表3 重庆市2010年耕地减少情况

(二)缺乏技术支持

技术研究和推广不力。“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培育技术、资源型技术及提高土地生产力技术利用不足,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及抗旱、涝、盐、碱能力差。我国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只有30%-40%,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

技术落后。目前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既极大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技术结构不合理。农业技术中偏重以化肥、农药、机械等代表生物技术。而以良种、生物防治、生物发酵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没有得到重视。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一)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对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耕地的动态平衡。严格制定和实施规划,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

提高利用效率。在土地后备资源趋于枯竭的条件下,必须首先确保基本耕地和生态用地数量,对有规则的大块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对于建设用地,应控制总量、挖掘存量土地再利用。

建立环境友好型模式。形成“林、园、田”立体农业模式,通过生物链工程,达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提高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使用。

做好土地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城乡和区域整体的土地资源优势和问题,对农建林地等充分规划,制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针。

(二)技术智力支持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将农业科研、开发、推广应用相互衔接配套,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强化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由单程向全程、由高产向高效、由粗放向集约、由速度向效益、多项综合整体技术水平迈进。

推广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三)政策、制度支持

建立健全各项和土地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对于耕地给以最严格的保护。对于土地保护得力的要给与奖励。形成监察与奖励相一致的政策支持。

上一篇:城市燃气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 下一篇:防灾减灾 气象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