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贸易中的品牌经营策略

时间:2022-10-05 07:45:22

浅谈对外贸易中的品牌经营策略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但与其不适应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不足。当今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一个企业的品牌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决定其地位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品牌经营;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07-01

1 品牌的特征

品牌表现的是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能力,品牌竞争力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益性。创造品牌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品牌的号召力占有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顾客,赢得更多的利润。②过程性。品牌的产生和发挥作用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③动态性。品牌竞争力是一种动态行为,它产生后并不是永久的,而是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低端品牌可能会变成高端品牌,高端品牌也可能会变成低端品牌甚至消失。④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包括产品质量的比较、价格的比较,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比较等。

2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但我们会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同合作,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对外贸易中品牌竞争力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虽然我国属于第三贸易大国,但我国的品牌竞争力却相对落后,还不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

2.2 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的品牌虽然很多,但是品牌价值和世界的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国内产品的市场品牌竞争力很弱,国外的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就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品牌竞争力。而且,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个缺陷就是品牌的附加值较低。品牌附加值是指品牌中包含的正确的、除了产品的基本功能外的东西,包括通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诚信度等。在国际上,商标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但我国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淡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品牌。

3 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品牌竞争力的策略

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与我国经济相适应的对策,提高我国品牌在国际品牌中的竞争力。

3.1 面向国际市场,制定品牌竞争策略

目前,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多数企业普遍缺乏品牌竞争战略意识和品牌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制定品牌竞争策略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品牌经营缺陷的一个关键选择。

3.2 营造有利于提高品牌竞争力的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构建和管理品牌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并不是要在政策上保护国产品牌,而是要为国产品牌营造一种有利于提高其竞争力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高。

3.3 重视科学技术,保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保证品牌地位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是导致其核心能力缺乏的根本原因。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更新加快,我国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创新,以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4 正确认识品牌概念,增强对品牌的管理

一个产品的品牌必须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印象,这种印象已经超过了产品形成的利益关系。加强对品牌的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在此基础上对品牌的忠诚。

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产业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导致生产成本加大。我们要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整合各种企业,形成区域优势,扩大规模,同时积极发挥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了以后,其国际竞争力自然就会提高。

4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开始向国际品牌的竞争转化,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地位,就必须重视品牌的建设,加强品牌的经营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上一篇: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 下一篇:金融危机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