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本课程研发培养学生从业能力

时间:2022-10-05 07:04:20

从校本课程研发培养学生从业能力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在经过了几年的规模扩张之后,当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自身的基础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像我们这一类由中专升格为高职的院校,必须深化改革,以前瞻性的意识和动态的思维,依据高职特定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而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研发,无疑又是必须优先探讨的课题。

下面,就我校“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和阐述。

一、课程的开发

我院师范系的前身是原黑龙江农垦师范学校,上世纪90年代,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墨守着传统课程设置的陈规,体现师范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很少。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与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表现不突出。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也不能马上进入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和培养。换言之,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这“老三套”已不能适应小学教师岗位群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要求了,只有在课程体系上动手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我们酝酿新的课程设置与开发的时候,1998年3月承担了由“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师范生教师行为分解训练”科研课题。启动前,我们进行了包括组建班子、收集信息、深入农场小学调研考察论证、建构框架、拟订方案等准备工作。实际操作中,逐步形成了课题研究与课程研发同步,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互动,这样一个运作机制。这期间,我们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并在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完善。课程开发中,由任课教师分工编写教学讲义。边授课,边修改。到2001年12月,完成了由8名教师编写的近25万字的内部教材。那一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在教学评估检查中给我们的评语是:“你们已经找到了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训练,使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术的途径。”

从1998年初到2002年底,在近五年的研发和探索期间,校内,我们在每一单元授课后都要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专题性地研讨;校外,我们多次到农场小学、到实习基地,请用人单位谈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看法并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及时反馈信息;2003年5月,近40万字的《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现在它已成为我们学院师范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材。省教育厅王普庆副厅长在给这本书作序时指出:“这本教材,它找到了从师范生这个准教师的此岸到合格教师那个彼岸的船。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一只船;是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一只船;是提高学生从业能力的一只船;是大大缩短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距离的一只船。”

同时,我们这个以科研课题为载体研发的校本课程,还实现了课题和课程的双丰收。2002年我们这个项目得到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的批准,成为我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期间的重点课题。经过两年的精心运作,2004年6月,通过了专家组的结题验收。并被评为一等奖。目前,我们正积极申请,拟报为国家级科研课题。

二、“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研发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教育的行为就是服务,就是要合社会的应用。新课程的变革,更应强调教育学科和教育的较新发展,有利于培养出更好的老师,社会有新的需求,就应增加新的功课。”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的,关于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观点。考虑到黑龙江农垦总局是全国最大的农业机械化企业集团,又是国家最大的粮食战略安全储备基地。我院师范类教育就是要服务于这个企业集团下属的105个县团级国营农场的小学教育――这样一个特定的教育环境。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服务于这个中心。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课程在开发前、修改中乃至最后定稿,我们都曾多次深入农垦系统各分局的农场,瞄准小学基础教改的前沿,展开调研、咨询、实验和论证。并充分吸纳用人单位和从教毕业生的意见、要求和想法。如教材的第十、十一章,“听课”“评课技术训练”,就是听取了几位农场小学校长的意见而写进教材的。我们体会到,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扩大了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和学校发展水平之间、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使高职教育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和集思广益的过程,而不是高职教育过程窄化为仅仅只有教学,甚至只有课堂教学的过程。

2.创新性原则

在开发“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中,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争做第一流的教育家、勇于开辟、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填补了统编教材在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空白;其次,我们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又向前迈了一步,如傅道春、李信等名家是将“中、小学教师技术行为”放在了一起。而我们的教材是把“小学教师技术行为”掰开一枝,独立编订,而且领域也拓宽了。更具有针对性、更易操作;再次,在教材编订的体例上,不拘泥于课程的完整性和学科的系统性,而是以突出能力本位为目标,增设了“学法指导技术”“听课技术”“评课技术”“说课技术”和 “教育科研论文撰写技术训练”等五大章节近8万字的内容;第四,教材各章节在设计“模拟训练”的内容上,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创“异端”“另说”。开放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实践性原则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是生活法亦即教学法。”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训练,重在实践。新课程的开发要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我们编写的“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计十四个章节的教材,其每一单元的每一课节,都可以在课堂上实训。如“教师口语”“体态”“板书”“课堂管理”“课堂提问”等技术训练,是贯穿于教学全程的。课堂上,我们把陶行知的“小先生制”运用于教学中,在“课堂管理”一章的“偶发事件处理”和“调控课堂纪律”的内容上,正是学生在“角色转换”的模拟中,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教材在编订中,尤其是在“模拟训练”和“训练反馈”的设计上,我们十分注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学生“综合的、称职的就业能力”的集中体现。

4.发展性原则

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具有自我调度、自我发展的能力。高职课程设置和研发,在考虑“适销对路”即适应当前岗位群需要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社会经济这个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所以课程开发还要处理好教材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鉴于此,我们在给学生“鱼”的同时,还必须给他们“渔”。使他们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就业或创业中,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这个能力和后劲就源于教学内容、源于课程设置。最初,我们在论证这本书的课程目标、课程框架和课程纲要时,就充分考虑到未来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生存发展的需求。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自学、继续教育、深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把“说课技术训练”“教育科研论文撰写训练”和“试卷编制技术训练”纳入校本课程,就是试图搭建这样一个主动适应、超前思维的平台。

三、“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研发的教学特色

1.建立了新的学习成绩评估体系

新课程的开发,改变了以往专业课仅靠理论笔试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法。首先,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为主的原则。其次,实行静态考核和动态考评相结合,结论考评与过程考评相结合,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

2.强化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所以,师范类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的一种实践、一种观念。教师职业不但需要有较高的学历,而且需要有专业技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正是开启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之门。一名优秀教师不能仅凭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来传授知识,而且需要进行教师行为的分析,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正规的技术训练方可,孟子提出的“教亦有术”就是这个道理。我校“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的设计、开发并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就是试图在探索开发一个既适合我们黑龙江农垦特色的,又能强化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校本课程。

3.整合了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研发的“教师技行”课程,是把“小语教学法”“小数教学法”“微格教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学”等十几门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删繁就简,实行模块组合,从而形成了一门既是“教育学”“心理学”的实践化,又有别于“教学法”的“教师职业技术行为训练”的全新课程。

在教学实践及用人单位等各方面反馈上来的信息都证明,该课程的研发,在体现“大课程”观上确是一个富有成效的成功的探索。“大课程”观的核心理念,是辩证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念,实现这一理念的是整合课程形态,即追求课程立意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教育的各种社会价值和各种本体价值之间的整合。使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既有较宽泛的专业基础,又有明确的专业针对性,实现知识的综合化,并突出了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

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我们知道,原中专和由中专升格为高职过渡时期的老教材,都是强调“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追求专业知识体系上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它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其弊端就在于它阻断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与专业环境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摈除这一弊端,在课程开发中,我们从学生的职业特性、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来确定目标、构建体系。使课程体系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中心。

由此,课程开发的宗旨也应定位于对学生实施课堂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将《教师技术行为训练》一书的开发与小学教学糅合在一起,如“课堂管理技术”“课堂提问技术”“导课与结课技术”“板书技能”“教学方法训练”“学法指导训练”“教学设计训练”等章节,就是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建立起定向的单元模式训练体系。在实结交流会上,一位毕业仅三年,就成长为教学骨干,并代表农场到分局参加授课大赛还获得一等奖的毕业生,回母校和在校生座谈时,深有感触地说:“一定要学好‘技行课’,它使我受益巨大。毕业几年了,我还保留着这本书。它成了我的工具书,经常翻看,哪次看都有收获。”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力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所以,技术应用能力或者叫从业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正如陶行知先生在论述职业教育的意义中所说:“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教育就是技能的教育。”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在学校,任何一项改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尤其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改革更是如此。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自然,课程改革也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国家课程模式,课程的开发者是专家,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但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不同,校本课程开发限定于特定的学校内,开发者主要是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所以他们编写的课程最贴近学生的学习,最能反映学生的意志和要求。我校参编“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的八位教师,既参加了课程的编写和修改又是该专业的授课教师,所以,他们既是研究者、开发者,又是执行者、实施者,自然从“教学相长”的角度说,他们也是受益者。

回顾课程开发过程,教师的收获是很大的。第一,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的八位教师虽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中文、数学、英语、微机等不同的学科,又各自负责一章(或一单元)的编写,但其“群体研发”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了大大加强;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以及专业自主意识与能力得到了加强;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丰富了对学生的情感的同时也增进了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理解,从而更加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第四,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科研课题研发是同步进行的,自然,教师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及“教师教育”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3.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所谓特色,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独有的品质或特性。校本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不存在统一模式。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也需要相互引进、相互交流,在借鉴和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特色,而不是“校自为本”的自我封闭。我校“教师技术行为训练教程”一书,在其研发、使用、修改到最后定稿的六年时间,是在不断地调整、充实、完善中,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的。

首先,将见习、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具体操作是:把“教程”共十四个章的每一课节,都在课堂上以实训的形式施教;见习中,把课程分解成“板书”、“普通话”和“课堂管理”等几大模块去分析揣摩;实习中,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领悟、去物化。这样,学生由感性――理性――感性的内化和升华,其进步既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其次,建立新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又称课程体系结构。上文我们曾谈到了整合课程体系的问题,这里主要是谈新模式方面的内容。目前,有横段式、纵条式、自由式和交替式四类。每一种形式都各有侧重,各有利弊。横段式重视理论学习,适于本科普通高校;纵条式着力于专业能力培养,适合于我们专科高职;自由式反映了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是一种常规手段;交替式则有利于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适于本科高职。我们专科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模式,基本是沿用了培养工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为有利于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摈除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忽略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强调课程完整性的“三段式”模式。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一条是专业理论课,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三年(或五年)内连续不断。教学实践证明,具有我们黑龙江农垦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立,对学生的教师技术技能养成是十分有利的。再次,课程研发与课题研究同步。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是载体是媒介是手段,而 “教师技术行为训练”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职业技能的长足进步就是果实;课题研究是先导,课程研发是实践,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和物化,两者互促互进,相得益彰。

综上,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体现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本质所在,是技术应用性人才能力培养的落脚点。我校在师范类校本课程开发上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然而,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更适于学生从业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工作,正所谓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教师行为优化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2]李信. 中小学课程教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本陆. 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廷凯 ,丰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陶行知全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7.

上一篇:中国古代“游”的学习思想的现代启示 下一篇:高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