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的花朵同样绚丽绽放

时间:2022-10-05 05:45:13

【摘 要】随着景德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景德镇务工。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都携妻带子,由此带来的子女就学问题得到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景德镇教育局在今年的义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关爱弱势群体,其中就包括外来务工子女。那么外来务工子女的现状如何;作为基层的教育教学部门,小学又能给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哪些帮助呢?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管理;关爱;教育权利

近几年来,随着景德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教育的就学问题日益关注,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环境也得到不断改善,本地生的就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镇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景德镇市第十五小学处于景德镇的城郊结合部,外地来景德镇务工人员特别多,但是本校师资力量和校舍环境还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爆炸式增长的需求,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如何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使他们和本地孩子一样享受“同一片蓝天”,景德镇市第十五小学以此为重任,这几年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作为体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使外来务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确保外来务工子女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

一、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职责,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1、坚持贯彻国务院关于“以学校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精神,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自2008学年起,我校根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全面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2、出台保障措施,减轻学校压力。为减轻学校对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在经费、管理和教育质量上的压力,出台了二项优惠政策:①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按当地学生同等标准划拨生均公用经费;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流动性、随意性大的特点,学籍管理实行弹性制。

(二)纳入规范管理,密切关注外来人口子女增长趋势。

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独立建档。为了较准确地掌握义务教育段外来人口子女在我校的就读情况和分布情况,从2007学年初,我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建档。

2、缩短统计周期。针对外来人口流动性大,春季入学人数与秋季入学人数差异较大的特点,从2007年开始,我校变一学年一统计为一学期一统计,以便及时掌握增长趋势,做出下学年的相应对策。

(三)关爱外来学生,给予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为了使外来学生能在我镇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快乐,我校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给予外来学生特别的关爱,取得较好的实效:

1、外来务工子女完全免收借读费,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2、加强思想道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提高外来学生的文明程度。采用单独召开家长会、建立联系册、“一帮一”结对等形式,提高教育实效。

3、平等对待外来务工子女,让外来务工子女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享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要求每个班级为新插班的为外来务工子女补做校服;在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名额的推选中,有一定比例的外来务工子女入选,学校做好持反对意见教师的工作,秉公上报。

4、采用单独建立对外来学生的评价制度等灵活评价机制,努力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水平。外来务工子女原籍地遍布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不统一,语言交流有障碍,学业基础普遍较差。为了使外来务工子女真正学有所得,健康发展,我校单独建立了对外来学生的评价制度,普遍采用的方法一是插班生视成绩基础及年龄情况插入相应班级;以插班时学生的测试成绩为基数,用增量评价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一年级新生和本地学生同样评价,不另行分。

二、对进一步做好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建议

为创建和谐发展、和谐创业和谐生活的城市,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特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教育一体化概念,地方政府主动破除划地为牢的思想,充分履行政府职责,全面提供基础教育服务。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政府的责任更是不容懈怠,全国不论任何地域,各级政府都要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承担起保证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坚决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加快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动态迁移机制。地方教育部门要适应新的形势,改变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和方法。要全面执行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学籍全国统一管理。全面做好学生学籍规范登记工作,加快学籍信息化系统开发,为实现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学生学籍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奠定基础。争取早日在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推进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使各学校教育实现对接,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义务教育。

3.科学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为义务教育提供经费保障。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建议由省级财政对本地区的义务教育全面负起责任,切实解决义务教育经费问题。要积极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对接收农民工的子女较多的公办学校,予以适当补助。每学期结合学生学籍变化,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财力保证。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标准拨付经费,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逐步增长;对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收取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

4.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着力推进人文关怀,积极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就学环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学校要对农民工子女学习和生活上进行优待。针对农民工普遍无暇顾及子女学习的特点,学校要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增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办理农民工子女转出转入手续时实行优待,实行即来即办,特殊情况实行先入学后办理手续,切实保证农民工子女不因转学而影响学习。

5.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收费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合法权益。教育、财政和监督检查部门要对各地各中小学校工作落实情况经常进行督导检查,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要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只交杂费,不收取借读费、赞助费。

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农民工群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会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随着近些年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相对缓解了这一社会资源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工子女数量的矛盾。但是,通过客观地审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制度地进一步完善,加上社会的重视,一定能够克服现有的困难。

上一篇: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下一篇:浅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