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10-05 04:36:59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每天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建筑体诞生和销毁。每天我们的世界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从内到外,其中最不能让人忽视的便是庞大的建筑体。建筑是凝固的美学,它将几何图形组合淬炼,让人们从中欣赏它的均衡、对称、对立、布局之美,而后从它的造型艺术中体会文化的内涵,铭记时代的痕迹,歌颂历史的沧桑。长期以来,我国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将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保护古建筑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古建筑之所以流传千年,是因其注入了文化的因子,展示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历史风貌,承载着历代百姓的智慧与勤劳,寄托着帝王将相乃至寻常百姓的美好愿望,这些就是古建筑的生命,生生不息,传承不止。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人文内涵,如何让我们现代建筑流传千古?除了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要让建筑拥有文化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

(一)建筑格局形式

我国传统建筑中受到风水学的影响很深。由于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危机。所以一些人认为风水是伪科学,并以“迷信”的说法来评价。至今“科学”有很多未知知的领域,所以“科学”不能成为完全的衡量标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事实胜于西方,西方的科学和哲学至今还局限于可见可测得有限层次,殊不知人类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功能是有限的当然也包括人类发明的仪器,有限的功能不可认知无限的宇宙秘密。所以我认为风水就是风水,大可不必一切都要“符合科学”,追求真理有很多方向和道路。每见到不等于没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二)优秀文化思想

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说明中国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与稳定性,而且凝聚力很强。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凝聚力的有力支持,而加强文化凝聚力的关键在于相似的价值观念与一定的道德规范、以及一些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儒释道三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虽然有所不同,实则是三位一体,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文化”。

(三)儒家思想

中国人崇尚自然,自然界的魅力使得人们乐意与之直接接触、沟通和交流,儒学思想讲求天人合一:“天”即自然,“合一”既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既是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观念深深地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中。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和故宫的居住秩序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对外隔绝却自有天地。

(四)道家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很大,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建造过程就体现了无为而治。这个项目自从提上议事日程起就饱受争议,当时首都各大报刊纷纷以“一个鸡蛋的故事”等为标题争相转载,认为一个如同天外来客一般使用现代金属和玻璃预制件建造而成的蛋壳形建筑,凭空地扎根在故宫和天安门广场旁有碍观瞻,并且与周边传统建筑形式极不协调。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保罗·安德鲁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在国家大剧院的设计中完成了一种协调性的设计。国家大剧院建成之后,各方赞赏声一片。

(五)禅宗思想

中国禅宗强调行重于空言更重于打坐,要求通过参悟而将禅理融入生活中去,这促使禅宗在现展成了一种生活哲学与生命态度。它主张人人觉悟自性,不使本来纯净的内心沾染杂垢,凭借这颗智慧光明的内心,出于直觉而非算计的慈以济世,悲观众生。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可以转化为一种清灵而自然的状态。

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古典园林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其走向自然,退隐山林。早期的文人宅园大多建于山川田野之中,以自然园林景观为主。田园式的园林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惬意生活的需求。但山居虽好却远离市朝,后来人们发现只要在城郊山水之地,甚至城中僻地修建园林,便可成为人工山水中的“隐士”。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还要注重古建保护,并继续开拓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对古建的保护大致分两个方面: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古城风貌特色的延续。对于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古建可以采取保护并修复的措施;而对于价值不很高但却具有一定特色的古建,则可以采取再现的方式以延续其具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关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国内早已出台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如能将这些法律法规加以宣传,并很好地执行,便能延续华夏传统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当前,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城市在进行旧城改造、拆迁新建中,而这样的建设必须是有条理的,有延续性的,以人为本的,否则片面地求大、求快、求“洋”,都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首先,要以当地的历史文脉为背景,并与地方自然环境、城市特色相统一。如北京拥有的皇城的大气与尊贵;江南拥有的温润如玉;北方城市的粗犷豪迈等等,都在建筑中加以体现。具体到建筑设计中,在建筑外部运用传统建筑的元素,在建筑内部运用现代化的风格。既有现代的时尚感,又有历史的厚重感,可以向人们传达历史的信息和地域文化的文脉,又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刘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J].华中建筑.2012/02.

上一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