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10-05 02:23:45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自主学习

摘要: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习时间的增多,却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科学高效的利用。针对这些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笔者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学能力为着眼点深入分析,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关键词: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57—01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有一点深有体会。成绩好的学生问的问题很少,但是所问的问题一般都很具有代表性。一些成绩差些的学生确问题不断,但所问的问题常常十分简单,没有代表性。有的学生学的津津有味,而有的学生却不知从何下手。同样的课堂学习,是什么导致的个体差异呢?

众所周知,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求分数,不求能力;只求眼前,不求将来。其危害对广大学子造成的危害是深远的。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考生,眼中只有分数,心中只有名利,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化学学科应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在化学素质教学上,在重视化学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我国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高中化学知识面广,横向纵向联系多,疑难点密布,许多同学认为化学难学,内容多、杂、乱。也有同学反映说“化学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考试时很难的高分。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以及我们的学生,并且让我们的学生深深形成一个观点,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题和考试,而是为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的化学教学就会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学生对化学也会产生一种探索的学习兴趣,最后自然而然的带动我们成绩的提高。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如何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内容,并且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正如道路有直有弯一样,学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气馁,遇到简单的题也不要骄傲。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上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就会屡见成果。不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更加促进学生精神振奋乐此不疲的学习化学,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时间久了,学习化学就成了一种乐趣、一种必须了。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较深的印象。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在日益更新。现在开展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学手段,它省去了老师的一部分劳动,腾出时间来给学生做更多的讲解和传授。而学生在面对多媒体的时候,印象深刻,记忆持久,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

最后,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在面对困难时淡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会懊恼,自暴自弃。

如果把知识比做金子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点金术;如果把知识比做鱼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捕鱼的本领。我们的课堂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如今的素质教育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自学与思考。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首先,做好课堂引导、加强预习,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水平,提高听课质量,并且可以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预习中要做到先通读,再细读,并注意总结归纳,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搞清楚哪些知识需要记忆,哪些内容还不太理解,使预习达到较高层次。

其次,在课堂上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讲授。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要求学生跟紧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让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分析的,最后解决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难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次,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化学课实验课较多,可以充分抓住实验课的机会,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思考。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求知欲,将书本所学与实验相结合起来,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触类旁通,进行更深一部的思考和联想。

最后,做好复习小结,通过有代表性的习题巩固提高。课后复习就是在预习讲授的基础上,由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通读,加深印象,归纳总结,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复习越及时,遗忘越少,复习越扎实,外在知识变成自我知识和能力的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通过精选例题,筛选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学以致用,加深思考。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联最后发展成一题多解,最后发展到多提一解。并通过联想,从解法中概括推广出同类问题的解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使学习达到更高的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缩短差距,达到共同进步,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3]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上一篇:要重视小学生少儿舞蹈教学 下一篇:西双版纳傣族园:文化成就发展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