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坪坝区2000与劳动力要素情况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05 02:16:59

重庆沙坪坝区2000与劳动力要素情况对比分析

劳动力要素变化情况

劳动力要素可用劳动力质量和劳动力数量进行概括。劳动力质量又称人力资本,它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劳动力数量可用就业人口数,劳动力资源等指标来衡量,它是指参与劳动创造价值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区人口年龄结构是:0-14岁的人口有9.1万人,占总人口的9.1%;15-64岁的人口为82.64万人,占总人口的82.64%,其中15-30岁的青年人口34.12万人,占总人口的34.12%,30-45岁的壮年人口有23.73万人,占总人口的23.7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26万人,占总人口的8.26%。由此可见该区的青年人口比例较高,发展潜力较大。全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情况是,按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15年、本科16年、研究生19年计算,沙坪坝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29年,与重庆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8.99年比较,大约多出了2.3年。与该区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9.56年相比,增加了1.73年,增长幅度达到了18.1%。沙坪坝区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19.54亿元,占重庆市生产总值的5.29%。由重庆市201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得到重庆市沙坪坝区代表劳动力质量的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数据,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小学文化人口为15.88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16.49%,比2000年的24.53%减少了8.0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人口数达到了29.73万,接近30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30.87%,与2000年的33.97%相比,比例减少了3个百分点;高中文化人口有21.36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20%,与2000年的22.37%的比例相差不大,说明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大学专科人数有11.86万人,所占比例达到了12.31%,比2000年有了很大提高,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比例;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口为15.81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6.42%,在2000年该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不到10%,经过十年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了7.71个百分点。

对于劳动力数量的量化指标,我们选择年末就业人口数、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的人口总和,是人口资源中拥有劳动能力且进入法定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劳动人口,它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总体指标)和年平均人数(劳动工资统计中,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它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由重庆市沙坪坝区2000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得到劳动力数据,见表1,各个指标及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2和3所示。

由表1,图2,图3可知,就重庆市沙坪坝区2000年至2011年劳动力数量情况看来,总体呈上升趋势,年末就业人口数上升幅度较大,劳动力资源情况变化趋于平缓,年平均人口数变化幅度较小。从图2中可以看出,就增长率而言,年平均人口数的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小,年末就业人口数和劳动力资源的增长率的变化幅度较大。

上一篇:谷歌的一个小举动,令无数网民落泪 下一篇:论戏曲表演的技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