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时间:2022-10-05 12:56:19

每天早晨,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白水村5岁的叶子聪和奶奶手牵着手,步行到离家不远处的白水幼儿园上学。看着小孙子欢快地走进幼儿园,叶奶奶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村子里也有了幼儿园,而且还是公办的!”以前,白水村里没有幼儿园,学前儿童要上幼儿园只能搭车到镇上去就读。就普通家庭来说,每个月的路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路程远了,上下学还存在安全隐患。

现在,像白水村一样办在家门口的幼儿园在钦州市多了起来,适龄幼儿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近年来,钦州市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镇、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多元办园,破解幼儿入园难题

家住钦州市“悉尼阳光”小区的张传祯大爷有个小外孙,2010年,小外孙到了入园年龄,张大爷和家人开始为选择哪一所幼儿园发愁了。“选择公立的吧,市区的幼儿园太少,估计‘排队排不上’;选择私立的吧,好一点的民办幼儿园一个学期费用就要几千甚至近万元,太贵;其他的民办幼儿园,不是路途太远就是师资不行。”张大爷觉得很无奈。有这些顾虑的人不止张大爷一个,就近、平价、优质的幼儿园难找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面对“无园上、入园难”的问题,钦州市教育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1年,《钦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钦州市镇村幼儿园建设促进年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对幼儿园建设规模、园舍标准、小区配套幼儿园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钦州市计划三年内新建幼儿园198所,改扩建幼儿园829所,力争每镇都要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3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居委会)建一所独立幼儿园,设小学分校(教学点)的村建幼儿班。

钦州市采取农村以政府办园为主、城区多元办园并举的模式,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发展。

农村以政府投入为主,创办“校中园”。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钦州市教育局充分利用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在镇中心小学、村完小附设幼儿园和学前班,建立公办“校中园”,通过转岗培训把富余的小学教师充实到幼儿教师岗位,实现“小转幼”,缓解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状况。2011全年,钦州市由闲置校舍改建的“校中园”或“校中幼儿班”占全市1250所农村幼儿园或幼儿班总数的75%以上,实现了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的目标。如灵山县平山镇整合镇中心小学、罗阳中学及平山中学3所学校的资源,将调整后的校舍改建成平山镇公办的中心幼儿园,现有18个班级,在园幼儿600余人。这样的举措既有效利用了闲置教育资源,又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

在城区则是以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办园并举。“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化,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们致力的目标。”钦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黄新琼表示,引进民营资本办园是缓解“入园难”的方法之一,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满足幼儿需求的强大补充力量。钦州市先后引进香港伟才国际教育集团投资600万元创办钦州伟才幼儿园,引进民间资本200万元创办金苹果幼儿园,引进民间资本380万元创办蒙台梭利幼儿园。此外,钦州市也在土地使用上给予社会办学实在的支持。如对钦州一中搬迁后的初中部老校区进行调整,把部分富余校舍拿出来,引进社会资本创办了钦州一中附属实验幼儿园。该幼儿园占地5亩,可供300余幼儿入读。目前,钦州市区共有民办园53所,占市区幼儿园总数的95%。引进社会力量办园,扩充了市区学前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

2月9日,钦州市举行“钦州市实验幼儿园等70个教育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项目遍布市直及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和三娘湾管理区。在这批集中开工的教育项目里,包括新建钦州市实验幼儿园、钦州二中附属幼儿园、永福幼儿园、西港区幼儿园,改扩建钦州市第一、第二幼儿园,10所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多所村公办幼儿园新建或改扩建工程,这些建设项目的实施使钦州市向圆满完成《钦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又迈进了一步。

示范引领,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6月13日,在钦州市伟才幼儿园的教室里,闻苑老师为到访的80多位来自区内各地的幼儿园园长们展示了一堂蒙氏操作课(银行游戏),与他们分享该园的蒙氏课程特色并探讨蒙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赢得了园长们的阵阵掌声。这已经不是伟才幼儿园第一次接待众多的园长到访参观了。伟才幼儿园的成长,得益于钦州市开展的幼儿园示范引领活动。

据了解,钦州市近年来充分发挥一批省市示范性幼儿园及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倡导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促进城乡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钦州市教育局局长陈锦山表示,不仅让适龄幼儿“有园上”,还要让他们“上得好”,要发挥好示范幼儿园的带动、示范作用,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钦州市在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上,一是“名园”带“民园”,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引领作用,帮助“民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钦州市第一幼儿园是钦州市的省级示范幼儿园之一,该园与市区内的金苹果幼儿园、伟才幼儿园结为“友好幼儿园”,在幼儿管理、课例示范、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办园品质。二是“名园”办“民园”,凭借示范幼儿园的师资和管理经验,积极创建民办分园,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为更多适龄幼儿提供优质学前教育。三是城乡“姐妹园”结对,城区幼儿园通过送教下乡、全天候开放活动等形式,帮助农村幼儿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如钦州市幼儿园与钦南区康熙岭镇中心幼儿园结为“姐妹园”,每年都选派骨干教师下乡开展教学展示、专题讲座、才艺展示等活动,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上挂”和“下派”,促进城乡幼儿园教师的双向交流。钦州市每年从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心村幼儿园抽调园长、骨干教师到城区的幼儿园跟班学习,从城区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到乡镇中心园任教、任职,有效促进了城乡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成长。

此外,钦州市坚持办园、管园两不误,着力抓好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上,钦州市和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期合作,组织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保教主任等参加培训、考察,学习省内外优秀幼儿园办学理念和管理办法;设立园长和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实施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按照自治区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会同编制部门做好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及农村学校附设学前班保教人员编制摸底工作;各公办幼儿园采取考聘、从小学富余学科教师中调剂等方式,不断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在规范办园管理上,钦州市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坚持每学期开学前对幼儿园检查一次、每年年底评估一次的“两检查一评估”制度,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监管及收费管理,确保幼儿园安全、规范、健康发展。

普惠教育,公办幼儿园到村屯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在钦北区大垌镇横岭幼儿园的音乐教室里,6岁的陈天贻用一双小手抱着话筒,在小朋友和老师面前放声欢唱着儿歌《抓泥鳅》。横岭幼儿园教师凌连凤告诉记者,眼前这个活泼开朗的陈天贻是名留守儿童,在横岭幼儿园没有建起来之前,像陈天贻这样的留守儿童只能在家附近玩耍,没有大人照顾,得不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今年3月5日建成开园的横岭幼儿园,开设有大、中两个班级,可供全村90%以上的幼儿入读,每月的费用仅需几十元,解决了家长们的担忧。

在钦州市一些地方,因幼儿教育普惠政策走得早、走得快,当地的适龄幼儿更早地享受到了公办学前教育提供的实惠。在钦南区新平小学幼儿园,一群小朋友在聚精会神地玩折纸,在他们当中,家住最远的是5岁男孩小宇,但也不过是“幼儿园在村头,家在村尾”。而正因为小宇的就近入学,妈妈杨羽娟便不必在家带孩子,白天可以进城务工,家里也就多了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小宇上的是公办幼儿园,每个月费用只要56元,不会给家里造成经济负担。

小宇家享受到的教育实惠得益于钦州市和钦南区把公办幼儿园建到了村屯。在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期间,农村公办小学人数开始减少,一些地方出现了空余校舍,师资也有调配的空间。经过测算,用小学富余教室改建成小规模的幼儿园,费用只有新建幼儿园的十分之一,省钱又能办事。钦南区便利用已有的公办小学资源,建立公办“校中园”,解决了农村地区“无园上”的难题。和城里的幼儿园相比,村镇幼儿园有些“不上档次”,孩子玩的滑梯、上课的桌椅、午休睡的床,基本上都是城里的幼儿园淘汰下来的。办学条件虽然简陋,但比起同一级的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场地设施、硬件设备、师资力量,还是高出一截。每个学期的收费也便宜得多。“我们要勤俭办园,推行教育的普惠原则,得让农村孩子有幼儿园上,有条件了再追求好的。”钦南区教育局副局长黄华杰说。现在,钦南区每个自然村、屯都设立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从家到幼儿园最多只有两公里的距离,部分不通车的教学点也开设有幼儿班,方便年纪小的孩子就近入园就读。

目前,钦州市有幼儿园1436所,其中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16所、小学附设幼儿园或幼儿班982所、民办幼儿园438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70.9%。钦州市教育局局长陈锦山告诉记者另一组数字:根据我区公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6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5%,而现在的钦州市,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已经达到了64.27%,学前一年毛入园率高达94.3%,已接近或超过广西5年后的目标。陈锦山表示,钦州市未来将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需求的前提下,保量提质,让适龄幼儿享受到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责编 韦 力)

上一篇:西文入典之我见 下一篇:误会让她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