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渗透

时间:2022-10-05 12:39:42

教育教学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渗透

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展开安全教育,已经摆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显著位置,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关系到学校前途发展的大问题。

学校安全教育要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中,创造条件,开设安全教育活动课程,使安全教育德育化、常规化。尤其是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深化对生命的认识。

1. 让学生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小小安全检查员”。我们发动学生去校园里寻找不安全因素,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学生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学校的活动场所,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对个别同学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2. 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要让学生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学生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学生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

3. 游戏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经常进行教育,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讲清游戏规则,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

4. 主题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

(1)班队活动课中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根据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单元主题活动。其中第一单元是生活环境中的自护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法制知识、校园生活活动安全、家庭生活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第二单元是意外中的自护教育,包括消防安全、雷雨天的安全、防烫伤、防烧伤、防溺水等。

(2)知识讲座。①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②邀请派出所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法制安全方面的讲座。③邀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作有关的消防演习。④邀请学校卫生员作卫生讲座。

(3)知识竞赛。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竞赛,通过实际操作、抢答问题等形式巩固自我保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4)参观活动。抓住时机,带领学生去交警队参观图片,去消防大队参观等,通过实地参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5)随机教育。日常生活活动可对学生进行随机、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下课时追逐打闹,活动时大喊大叫的,等等。老师就随时提醒,帮助改正。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

5. 家、校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像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学生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常识。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对学生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将会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为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事件的互斥、对立和独立 下一篇:江苏淮北地区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