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择业别为“面子”

时间:2022-10-04 11:57: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矛头直指大学扩招。到底是大学生太多导致社会无法容纳?还是大学毕业生不适合社会需求?让我们看看就业市场的现状:一方面是企业无人可用,更为恰当的讲是无合适的人才可用;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会在短时间内再次下岗失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大学扩招造成的吗?笔者以为不是扩招的错,而是当代大学教育及大学生们没有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现实更好的结合在起来。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管理者们可谓用心良苦。一面大力调整大学教育方向,一面极力鼓励中职教育的发展。可事与愿违,绝大多数大学生们还是眼高手低,直至大学毕业还无一技之长;再看看初中毕业生,不管成绩好与差,都瞄准着大学的校门,宁可选择在高中消磨光阴也不会选择中职学校。这让本来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中职教育面临生源不足,生源素质较低的困境。

问题出在哪里?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望子成龙心理。重视亲情,一切只为了孩子。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人父母者的崇高。中国的父母都期盼子女出人头地,成龙成凤,然而大家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于是乎专职做保姆陪读者有之,投机钻营为儿女挤进名校者有之,倾家荡产培养五音不全之子学音乐者有之。此等望子成龙之壮举无不令人感慨,令人悲哀。

2.传统思想观念作祟。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这一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产物,至今还根深蒂固。在大多数人心里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是为家人及自己挣脸面的事情。所以,家长及学子们就不惜一切的等待着龙门一跃,否则会觉得脸上黯然无光。殊不知,读书的终极目标并非是上大学,上大学抑或上小学只不过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读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知识,掌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3.虚荣心理。中国人做人做事喜欢相互攀比。做什么也不能比别人差,人家小孩学习成绩好,自己小孩成绩平平;人家的小孩上名牌大学,自己的小孩上中职,做家长的会觉得脸上无光,说话无底气。在一定意义上看,要面子,力争上游,这也是咱们国人的一大美德。可就因为这种“美德”耽误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4.翻身农奴做主人心理。自古以来,舞文弄墨是王孙公子们的专利,普通百姓能写上自己名字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随着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国人口袋也随之温暖起来了。于是,一辈子饱受文化贫瘠折磨的人们就将所有寄托依附在下一代身上,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下一代经受文化缺乏的“屈辱”,好歹也要弄个大学文凭在怀里揣揣。凡此种种,都是思维模式在作祟!

众所周知,中职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素质,教会人们各类技能,并以一技之长找到工作的教育。通过系统、正规、全面的思想文化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完美的结合,正是社会所急需的呀。可为什么这些中职学校家家都是苦无生源,举步维艰?归根结底还是“面子”问题。

因此,要解决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就必须解决人们为“面子”而活的问题。这不单是学生的问题,也不全是家长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一个思维意识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全社会统一行动起来才能根本解决。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不愿上中职学校的问题,单单靠职校的微薄之力是行不通的,还必须做到以下五点:政府必须在政策上根本落实,资金上具体扶持;在舆论界必须长期重视,全面宣传;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并与中职学校进行战略性合作;家长们要改变观念,切勿过分钳制小孩发展方向;学生们要从实际出发认清自我,走最适合自己的路。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改变旧观念,蜕掉“好面子”的枷锁,真正面对现实!

的确,社会需要栋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栋梁,但更需要砖瓦!笔者深信:建设社会主义的砖瓦必将是中职学校锻造!

上一篇:小学生创新素质六种心智及其教学基础 下一篇:架起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