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10-04 10:28:32

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分析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优势与不足;并就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如何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效结合进行了探讨。

回首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过程,虽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但归结起来就是两类,一类是以“以工作为中心”,称之为科学管理;另一类是以“以人为中心”,称之为与人本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就高校学生管理而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对于探索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1、科学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科学管理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并利用组织结构、责权分配来实现由支配到服从的管理。科学管理重“管”、重“权”,也就是重控制,强调原则性、强制性、规范性和目标性,从而达到管理的统一性。科学管理规定了管理的目标、幅度、时间、空间及必要的刚性手段,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建构了一个框架,从而将学生的行为控制在规定的框架内,使学校工作有序地进行。

2、人本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人本管理是按照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利用人际关系来实现的在非强制的情况下被管理者自觉行动的管理。人本管理重“理”、重“知”、重“感”、重“交流”,也就是重协调,强调的是规律、非强制性和自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是潜在的、渐进的。这种管理强调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把学生看作管理的核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把激励学生的自觉行为作为管理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采取多种具体措施,比如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励他们自我教育的动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建设团结、合作、创新、进取的校风,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等。

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1、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是管理思想和实践发展的结果

从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过程看,20世纪初,科学管理出现后,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效率的同时,也在强烈抨击它的不足。进入二十、三十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以及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为人本管理奠定了基础。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人本管理思想的出现是在科学管理之后,是基于科学管理思想的不足,但它并不是对科学管理的简单否定。人本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完善,是在具备科学管理框架的基础上,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升华。可以说,科学管理构成了管理的骨架,人本管理则构成了管理的血肉。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在管理中是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二者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互有长短,互为补充。

2、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形式

从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看,科学管理是通过法纪等强制性的措施约束学生的行为,可以使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学校工作的稳定有序。因此,科学管理的优点在于,科学管理的强制性可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井然,使学生的行为规范统一,并且有利于学校中敏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处理;科学管理的直接性,可以使教育效果迅速高效,科学管理的强制性与规范性还可以规范教师的管理行为,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但是,科学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偏重强制性与权威性,用简单的奖惩代替细致的教育,用居高临下的权威代替人格的感召,这样做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尤其是高校学生都具有知识性特征,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各种精神需求。不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一味地利用权力与规章来约束、控制他们,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受人控制、人格和自尊受到伤害的感觉,这将会学校师生关系紧张,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与管理人员的对立情绪,影响教育的实效性,更难谈教育的长效性。

人本管理是依据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运用非强制的手段,包括激励、感化等,使学生发自内心接受管理与教育,变“要我…..”为“我要……”。人本管理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因此,人本管理的优点在于,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利,有利于在师生间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人本管理是基于学生内在思想的自觉改变,一旦生效其效果能够持久稳定。当前,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更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是,人本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人本管理弹性大,具有变动性、灵活性,而且学生的个性及所处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处理得不好极有可能造成管理的混乱;加之人本管理要经过“外在要求——内在愿望——自觉行动”的过程,见效慢。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方式

1、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动态稳定。学生管理制度就是规定学生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为,也就是规定学生的行为目标,它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既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也不可忽略学生的发展,要在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2、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加强纵向层次间的沟通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

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不仅是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事情,也不仅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事情,而是全校各个部门全体教师的事情。因此,学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建立横向联系有利于信息的横向流通,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保证管理制度要求的一致性;同时,学生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利于调动不同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条件,共同展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总之,横向联系有利于调动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生的管理,在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上一篇: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如何用幽默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