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趋势下的人才培养可行性措施

时间:2022-10-04 09:45:04

论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趋势下的人才培养可行性措施

摘要: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一体化渐成主流,在我国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同时要求我们对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更为主动,积极把“可行”变为“现实”。沿着两种设计教育模式交流与整合的思路,努力在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以一体化为目标,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与人才资源的整合,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一体化 人才培养 可行性措施

1、专业课程元素的相互吸收

无论是建筑学专业还是环艺专业,结合各自专业的学科体系,有选择地吸纳对方的专业内容,引进部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适应一体化设计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建筑学教育体系

对于建筑教育来说,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强调单一学科发展的建筑教育和学科体系正在向综合性很强的现代建筑学科体系转化,现代建筑学科体系涵盖了很多不同的子学科。其中包括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再设计,亦即我们所说的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建筑教育加强对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提高结合艺术与空间的处理能力,似乎也是合乎其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第一、加强艺术概念(绘画、雕塑、造型艺术等)基本范畴的学习。艺术范畴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美术(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必修课外,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诸如“色彩美学”、“公共环境艺术学”和“西方艺术设计史”等艺术类课程,让学生不只局限于了解建筑方面的知识,还能够了解更多艺术人文方面的知识。

第二、重视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着重于使用功能与人的需求相结合。建筑教育不可止于形体,应该重点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环境艺术意识。环境艺术不等同于“装饰”,而是一个空间系统,系统内所有的设计与装饰艺术,都是根据人的需求而进行的,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这一点,不用另外加设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只需在建筑的专题设计时,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思考,并以他们的设计作业作为评价的依据。

第三、加强建筑各相关学科知识的融贯性培养,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筑学教育重视建筑学科的专业性。然而,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不能只局限于做方案、画设计图,“两耳不闻窗外事”,还应包括很大成分的社会职能和广泛的交叉科学知识。因此,建筑设计课要更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可增设诸如设计策划、设计社会学、信息方法学等方面的选修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有关设计的各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为走向工作实践打好基础。

(2)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来说,主要是坚持以“广义建筑学”指导设计的教学,即以建筑学作为环艺教育的基础平台,将建筑教育脉络清晰、主题突出、步骤有序的体制优势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领域中去,使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体系更系统和更专业化。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在设计初步的教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广义建筑学”的概念。设计初步课程是专业的基础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发现、了解和培养对专业知识兴趣的阶段。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景观及室内方向的设计人才,因此,在设计初步课程中,应首先培养学生关于建筑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抓住建筑的实质,正确理解建筑和室内空间的概念,并掌握设计的基本工具及技能,为整个环艺教育体系构建建筑学的知识平台,在低年级时共享专业基础知识,到高年级时再进行不同方向的延伸。

第二、在室内设计的专题设计课程中,加入建筑设计的课程元素元素。在室内设计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组织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其规模不需要很大,可以是一个书报亭或是一个小茶室,但是要贯穿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刚学习设计开始就把建筑和室内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完成设计。

第三、开设建筑学的一系列课程。其中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测绘以及建筑结构选型型等主干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材料与构造等课程作为选修课。主要是在设计初步所构建的知识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建筑学对环艺教育的指导作用。

2、教学资源共享与专业互换

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利用建筑学与环境艺术专业各具特色的教学资源优势,有组织地对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互换专业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相互靠拢、相互整合的程度,更深入系统地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成体系,为设计一体化作人才储备。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四年制度改为五年制。因为建筑学教育是五年制的,如果两个专业的学生互换学习,课程安排会有所增加,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原有的四年学习时间,基本上不足以应付,而且不同年制的课程设置对于专业互换来说是比较难对位的。再者,环艺教育主要分为室内与景观两个培养方向,本来的课程量就比较大,在引入互换机制后,原有四年学制中的专业课程时间缩短了,对专业教学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反而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第二,在三年级这一阶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互换专业学习,时间为一年,学习内容与课程设置原则上由对方进行安排,并可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修。一方面,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学习,已逐渐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避免了由于三年级的互换而造成原来专业基本特征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有了一定的自身专业基础,学生在互换学习的过程中可更主动更有效地掌握对方专业地基础知识与技能,对建筑与环艺两个专业各自的特点与关系通过对比而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带着这样的认识回到四、五年级的专业学习,进入毕业设计阶段,进一步巩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从而达到既相互靠拢又彼此互不替代的培养目的。

第三,在学生互换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两个专业的教师可进行更多的教学经验交流。如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商讨在各自的专业教学与学生互换教学过程中如何作课程内容的安排,并调整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更好地配合专业互换机制的发展,使其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定,成为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之一。

3、 设计继续教育的培训

设计继续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设计教育模式,这种继续教育涵盖了我们习惯所称的“成人教育”而又比“成人教育”有着更广更深的内涵,它是大学本专科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提高。学生走出校门步入企业,成为职业的设计师,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也需要不断自身的素质,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兴起的职业再教育正是为了弥补这样的空白。

从目前设计再教育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社会上由行业管理组织举办的培训机构,其对象是低端的设计人员。虽然课程种类繁多,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培训重视取证、轻视学习。第二类是高校自己创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其对象是中级的设计人才,也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主要是高校自己办学,师资力量与办学经验都有保证,而且每个学校都会相应自己的优势学科建立成人继续教育的特色专业,其特点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实际学习效果显著。如:艺术院校的继续教育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供学建筑的设计从业者选择学习进修;同样,室内设计师则可以选择工科院校继续教育建立的建筑学专业学习,从而达到两种人才互补的目的。第三类则是高端的设计再教育,其主要针对的是有若干年从业经验,具有一定设计水平的设计师,一般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如清华大学的“建筑工程与设计高级研修班”聘请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讲授各门专业课程,就吸引了众多有着丰富设计经验和成功设计案例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报读。类似的研修班通过不同类型的设计研修训练和高端再教育,不仅使学员眼界更加开阔、作品更趋完美,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构成,培养与增强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完善了人际关系的网络,促进行业间的合作,为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由此可得出这种专业整合的基本原则:在保持各自原有的专业基本内涵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对方专业元素作为本专业知识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可以预想在这样的一种整合中,建筑教育与环艺教育均能培养出各自不同而又同样适应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的裂缝的处理 下一篇:浅谈暖通安装施工工艺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