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中藏美丽虚处著功夫

时间:2022-10-04 07:32:56

淡中藏美丽虚处著功夫

青花是陶瓷传统绘画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景德镇的青花瓷艺术,根植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以单纯、朴素、简练的艺术语言,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画面虽然是寥寥数笔,却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疑似山川、流云、浪花、火焰,具有一种明快、轻巧、沸腾的美感。青花艺术追求在一色中求变化,一色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可谓“淡中藏美丽,虚处著功夫”。

青花虽然是陶瓷装饰艺术中一种艺术形式,但青花艺术的表达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而这种独特的语言,与中国画的水墨异曲同工,形成魅力无穷的青花世界。

青花瓷和中国水墨画最基本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使用单色进行描绘和表现。看似简单,但其表现力却是十分的丰富。由于都是用毛笔进行绘画,而绘画过程中又都是在追求多种色彩的表现和手法。一笔下去有刚有柔、有虚有实、有轻有重,它里面含有浓淡、虚实、明暗、远近的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艺术效果。中国画注重意象的表达,其中构图是画面的结构形成,决定着绘画作品的美和不美,它所构架的构图是稳固而富有韵律美的整体,一幅画中的东西画得再好,再生动,如果构图没构好,就使这幅画有美中不足的感觉。青花陶瓷写意画也强调构图,而且不仅要表现出青花其色深浅变化,还要表现物象固有的色彩,更要表现出物象的阴阳明暗,凹凸远近的质量和轻重。中国画中有墨分五色的说法:干、湿、浓、淡、焦。同样青花也有料分五色的说法: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

其次,线的表现力是青花艺术和中国画的另一个共同语言。用线造型是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刚劲的线条,起伏跌宕,纵横交错,形成高山流水,花鸟树木。结合皴擦点染、敷色、题款,手起笔落,提捺勾扫,稍过片刻,一幅墨色淋漓的水墨画就能完成。画家娴熟的作画技巧,令观赏者为之倾倒。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历代画师创造出人物画“十八描”,山水画“十八皴”,花鸟画“勾花点叶”、“谐音会意”等多种技法和吉祥图案。人物画重神韵,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画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借物抒情,重视情趣的体现。线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筋骨,楚汉帛画乃至十八描、中国绘画历经几千年,始终没有放弃用线来造型、来表现。秉承着中国文化脉搏的青花艺术,自然也没有放弃用线来构自己独特的世界。在青花艺术中,线是青花艺术造型的最基本的骨架,没有线构的支撑,青花艺术就不复存在。青花艺术的线条与水墨中国画在运笔、用力、行笔要求上非常一致。过快则线条浮躁,滑而无力,过慢则线条滞涩。如《春风得意》,以紫藤为例,其中先画出一串串花柄,花柄略曲,并有断续。画花时渐画渐淡,花柄直中求曲,不僵硬死板,更不一笔到底,断断续续,留有花眼。一串花三个部位的色彩要从浓到淡分层次逐渐过渡,色调变化自然。画叶时深浅浓淡,留意各种不同的透视关系,在重叠交错时要抓住众叶的代表,既有变化,又有协调统一,要做到花叶相映互补,互不干扰。画藤蔓多用中锋,行笔不快,更有提按顿挫。因为它在构图中起着组织、穿插、点缀花叶的重要作用。藤蔓的长短、曲直和方向,下笔前心中要有一个大致的设想,更要有主次、前后、粗细和虚实的变化。

中国画对青花艺术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仿古创新,实其于此”。现代青花艺术在吸取优秀国画精髓的同时,又要利用陶瓷媒介更好地进行各方面的尝试、创新与突破。因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而继承则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们是源与流的关系。作为一个工艺美术设计者,是应该有创新精神的,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有更新的变化和发展,有选择地继承借鉴、取其之所长和收集新鲜生动的素材,精通材料,同时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和营养,不断地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破除陈旧模式,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创造出题材新、意境新、技法和形式皆新的作品,让古老的青花艺术开放出新的花朵,永远自立于世界工艺美术之林。

电话:13030519588

上一篇:寄情繁花 瓷艺生辉 下一篇:论陶瓷艺术中的大俗与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