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与资金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及化解

时间:2022-10-04 07:00:37

利率市场化与资金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及化解

摘要:在利率管制条件下,由于全国的存款利率是统一的,在国内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家银行存款,其收益都是一样的,银行存款资金的逐利特点无法充分表现。利率市场化以后,资金的逐利特点将可尽情表现,给百姓存款带来更多的选择,也给宏观经济和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更多的难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资金逐利性;化解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1-0027-04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行利率改革以来,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货币市场的利率也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外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已经基本到位;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已经逐渐达到了基本上对银行的利率选择不构成严格约束的程度。存款利率只是规定了上限,向下浮动已经放开,距离利率市场化已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利率市场化以后,资金的逐利性特点将进一步显现,资金将因逐利而可能无序流动,并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困难。

一、管制利率条件下资金流动呈有序方式――银行资金上存

我国商业银行多是分支行制,只有总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他分支机构都没有独立的经营权。在统一的法人体制下,总行可以通过行政和经济方式将下属分支机构的存款资金从一个地区调剂到另一个地区使用,业内称为资金上存,资金调出行被称为存差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上存资金利率普遍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1-2个百分点,基层的分支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回避责任,更倾向于将资金上存,缺乏放贷的动力。[1]例如,从吉林总体的情况看,近几年存差呈总体上逐步扩大的势头。根据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的统计,2005年初,吉林省银行业存差为224亿元,2005年底就迅速扩大到973亿元,2006年底更是达到了1150亿元。[2]

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资金流动呈更多方式――客户资金的自由无序流动与银行的有序流动

在统一利率水平下,客户资金一般没有异地存款的冲动,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的利率不一致,存款人就可以有多种选择。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收益差异化,从而使资金无序流动成为可能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发达地区更能承受较高的资金成本,从而银行可以用更高的利率水平吸收存款用于发放贷款。上海银监局日前信息称,2007年,上海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为1.45%,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2007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全国的9%,但账面利润占全国的15.2%,已达到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3]在我国银行业收入主要依赖存贷利差的条件下,说明上海地区甚至于长三角地区,银行能够通过发放贷款、做大资产,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从而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该地区。

(二)电子银行等手段使资金在地区间无序流动更为可行

电子银行是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统称,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个人或企业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办理从查询、转账、汇款、缴费到证券、外汇、基金等一系列业务。尤其是个人网上银行可以提供包括国内活期转定期、定期转活期、活期转通知存款、同城异地的汇款转账的功能,按客户的需要进行资金的自由划转,使得资金自由逐利流动更为方便快捷。

(三)利率的非管制使资金流动呈更多方式

1.存款搬家。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和晴雨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信号,它调节着整个社会的投资、消费方向和结构,对个人的理财、投资消费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深刻影响。利率市场化以后,同一银行不同地区分支机构的利率不同,同一地区不同银行的利率不同,市场化的利率将引导个人和企业进入一个全新自由的投资理财天地,人们可以尽情对利率“追高杀跌”,从而追逐自有资本的利润最大化,使得存款资金在不同银行之间因利率不同而流动。

2.银行内部调拨资金。在各商业银行普遍强调一级法人经营体制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可以通过内部利率机制和内部命令的方式将所属各分支机构的存款资金调拨到可以赚取更高收益的地区用于放贷,从而为商业银行谋取更多的利润。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资金的逐利性与商业银行经营的矛盾

(一)资金的逐利流动增强,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

虽然利率市场化会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自主性,但利率波动频繁,影响客户对存贷款的需求,对银行的流动性头寸产生巨大的影响,加速流动性危机的产生。此外,利率变动将直接影响银行在货币市场的借款成本,并直接作用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程本身,给流动性管理带来难度。

(二)存贷不匹配的矛盾增强

主要可能有四种表现:一是一家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比其他银行存贷款利率低,从而客户将存款转出该银行,并产生更多的贷款需求,使该银行存款不足,存贷比可能超过法律规定。二是一家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比其他银行存款利率高,从而客户将存款转向该银行,贷款需求减少,使该银行存款富余,造成存款资金浪费,并要支付超额存款的利息成本。三是一个地区(比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存贷款利率低于其他地区,则本地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存贷比可能会转移到高利率地区,贷款需求上升,从而使本地区的存贷款上升,可能超过法律规定,或无力支持本地后续的信贷项目。四是一个地区(比如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存贷款利率高于其他地区,则可能有其他地区的存款转移到该高利率地区,吸收超额的存款;如果该地区能够消化这些高利率存款,则可能自求平衡,如果信贷需求不足,则可能造成资金浪费,效益下降。当然,也不排除各商业银行能够及时而灵活地调整存贷款利率,寻求自身的资金平衡。

(三)价格成为合作交易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并直接决定资金供求双方的合作基础

在利率非市场化条件下,由于资金价格是法定的,虽然构成了合作双方的合作内容,但不影响合作基础,连结合作基础的基本内容是合作各方的资信状况和日常行为交往的习惯以及合作主体中各类自然人的关系紧密程度。利率市场化后,客户到银行的存款,既可以与本地银行合作,又可以与外地银行合作,而且这种选择将由过去的一般服务的优劣、办事程序的繁简为主要尺度转化为以利率高低为基本尺度,资金价格的选择也就有了一定的差别和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由于融资价格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和效益,企业将会把资金价格指标同企业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一起并入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会根据资金价格走势进行研究,在融资主体、方式选择上会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之间有较大的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科技手段的加强、服务功能的延伸以及集团性客户的增多,传统的属地存、贷、结算的工作习惯将会被打破,资金将会不断转化资金形态,即期需求的程度和方式在成本和收益的选择上将会变动得比较频繁。

四、应对资金逐利性与商业银行经营矛盾的措施

(一)管理部门应为利率市场化创新良好的环境

1.中央银行应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Chibor(China Inter Bank Offered Rate)利率体系和全国的资金市场。目前,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如伦敦同业市场的Libor(London Inter Bank Offered Rate)、欧元同业市场的Euribor(Euro Inter Bank Offered Rate)等。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了报价制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 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的建立。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共八个品种。[4]中国人民银行可在Shibor的基础上形成全国统一的Chibor利率,并建立全国性的资金市场,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在网上资金交易中心。通过全国性的基准利率,可以为存款人提供存款价格信息,减少因不当价格信息而产生的存款搬家冲动,缓解资金的不恰当流动;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剂资金余缺,减少地区间资金不平衡的矛盾。

2.用税收制度引导地区间资金平衡。建议调整银行税收制度安排,要鼓励和引导银行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合作。(1)用税收杠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间接融资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银行监督部门规定的存贷比范围内,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贷款利息收入给予减让营业税的优惠,对上存资金、同业往来资金利息收入进行征税,减少部分商业银行从贫穷地区抽取资金,从而达到资金在不同地区间的动态平衡。(2)用银行税收政策调节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的贷款收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产生的收益给予所得税的减让优惠,使其有能力以相对高的价格或与发达地区相同的价格吸收存款,并适当弥补其贷款收益差额、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鼓励商业银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投放贷款,避免这些地区资金供求失衡和资金价格波动。(3)根据商业银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贷款数额给予一定的奖励,分为二种,一是从地方财政分成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直接向商业银行奖励,以提高其风险收入,适当弥补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的管理成本和其吸收存款的成本;二是中央财政可拿出一部分税收收入用于向商业银行奖励,如补充资本金和核销呆账贷款专项资金,提高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的能力。

3.监管部门要对银行进行风险评级并向社会公告。利率市场化后,国家不再承担银行清偿存款的无限责任,监管部门要根据风险评级办法对各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级,并向社会公告。商业银行应顺应存款人的需要,及时向存款人披露银行的资金运用情况和安全保障情况,使存款人放心地存款,并能对高风险存款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4.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尤其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从而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一些新兴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将同样面对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银行业借短贷长以及信息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的内在脆弱性,极容易将某一银行的问题“传染”给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并以风险评级的结果作为收取保险费的重要依据。

(二)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自我管理模式

1.建立利率风险计量系统。该系统应该能够正确评估利率变动对银行近期收益和净现金流量现值的影响,评估与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相关的所有重大利率风险,分析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利率风险在内的所有重要的利率风险来源。同时能运用敏感性缺口理论和技术,在准确研判利率走势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尽可能降低“反向缺口”规模,控制利率风险。同时银行要学习和掌握转移或缓释利率风险,要熟悉和掌握各种可以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通过表外业务产品,如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对利率风险进行转移或缓释。

2.加强存款合同的契约性管理。目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息,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要加强存款合同的契约性管理,增强存贷款期限的匹配性。要采取措施减少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量,进一步降低提前支取的可得利息,提醒客户加强自身存款期限管理,减少提前支取行为。同时要为急需用款的定期存款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存单质押贷款服务等措施,以方便存款人。

3.采用客户个性差别差异化定价策略。价格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双方的共赢,银行要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来确定价格,常见的收益包括:(1)客户以各种形式留存存款(定期存款、保证金、介绍其他企业存款、结算存款等);(2)客户以贷款与银行承兑汇票组合融资;(3)客户附加结算量、工资等。为此可设客户贡献折扣系数,贡献越大折扣越大。[5]

4.适时调整存贷款利率。市场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存贷款利率制定后,要善于适时根据市场形势进行灵活的调整。(1)根据利率走势调整存款价格。要善于运用浮动利率,当预期某一期限存款利率可能上涨时,可适当提高当时的存款价格,并以固定的价格吸收存款,以减少市场上升时带来的存款成本压力;当预期某一期限存款利率可能下降时,应及时调低当时的存款价格,并以浮动利率吸收存款,减轻利率下降时的存款成本压力。(2)根据经营需要调整存款价格。当银行经营过程中,发现好的贷款项目或其他资金运用项目而需要存款时,可将可能的收入与银行的其他成本开支和适当利润相减后,可以得出自己可以承受的存款成本价格,而且这个价格如果比市场同业的价格高一点,更具有竞争力,则应推出比市场更高一点的存款价格,以把握赢利机会。(3)根据资金头寸调整价格。当银行资金头寸富余,暂时没有可以赢利的资金运用项目时,为了减少存款成本压力,可以适时降低存款价格,以减轻存款闲置而带来的成本开支;当银行资金偏紧时,可以较高的价格吸收存款,以缓解支付压力。■

参考文献:

[1]郑 鑫.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2]孙铭.大行资金集中外流东北振兴棋行吉林银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8-23.

[3]黄庭钧.上海:银行资产利润率已达国际先进银行水平[N].新华网,2008-02-12.

[4]和平.Shibor亮相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启动[N].北京商报2007-01-04.

[5]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研究[J].金融论坛,2005,(5).

上一篇:关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的选择 下一篇:区域央行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