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10-04 06:52:46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摘 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初次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资料、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采用更为人性化、更科学和个体需求的教育方式,观察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饮食控制,用药方法、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减少,平均满意度提高。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并发症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4~6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两组均做到以下宣教内容,如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控制方法、用药指导、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方法、并发症防治、心理指导等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口头讲解、回答提问、发放文字图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需要、兴趣、已有的疾病知识和掌握的技能,针对每个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健康情况进行个体指导,分段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提供反馈的机会,在交流中,允许患者有足够的时间自我陈述,审慎了解到患者的需求后,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

评价方法:半年后通过定期回院复查的方式,统计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效果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饮食控制、用药方法的掌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 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讨 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了更多的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护理人员从单纯灌输式的单向交流变为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双向交流,形成了护患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新型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的关键[1]需要护理人员持续强化教育以及对患者的长期监测和指导。通过复诊和回访,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性、动态性、重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主动采纳健康行为积极进行自我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2]。由于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这种方法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许樟荣.糖尿病教育是治疗成功的的关键[J].糖尿病新世界,2001(2):30-32.

2 张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健康教育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9.

上一篇: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62例 下一篇:两化融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