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形容词注释实态调查

时间:2022-10-04 06:43:32

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形容词注释实态调查

摘要文章是关于形容词注释的中观研究,关注的基本内容是形容词注释项目的构成和分布,而非各项目的顺序和结构的安排。文章基于意义和用法并重的外向型学习词典注释理念,对两部比较主流的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形容词注释语言进行了全切分式标记,建设了形容词注释语言精加工语料库和数据库,通过对词典形容词注释的实态描写,说明了形容词注释的重点和难点,客观分析了现有注释的优劣,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形容词语料库注释项目

形容词是汉语的三大实词类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精加工语料库的缺乏,已有的研究通常是举例定性式的研究,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形容词注释语言的现状,即对目前词典中形容词到底注释了哪些内容,各项内容分布如何,哪些项目是注释的重点难点,哪些该注,哪些不该注,该如何注等注释实态缺乏了解。词典是语言学习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具,其词语注释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应该加强对汉语学习词典的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应该从对现有学习词典注释语言的实态调查开始。

为此,本研究选择当前比较主流的外向型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商务馆》)、《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以下简称《用法》),对其中所有被注形容词的注释内容,按功能进行划分,标记所有划分出来的注释项目,形成形容词注释语言标记语料库和注释项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描写。希望该实态调查可以为汉语学习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中形容词的注释及形容词教学提供参考。

一、 形容词注释项目的划分

词语皆因独特而存在,每个词语具体的注释内容各不相同,对这些内容进行实态分析,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口以形成划分。面向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语注释,除了传统词典的意义注释项目外,还会注释词语的各种属性、各种组合特征,以及为预防偏误设置的其他需求,因而对注释项目的划分,应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依其所起的作用或功能划分。这些功能的甄别,可资借鉴的先验知识有语言学本体研究成果,偏误研究成果及信息处理界知识库建设的经验等。根据语法本体界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偏误研究、语言信息处理界有关知识库建设经验,结合对词典形容词注释语言的实验性标记,本研究为形容词注释内容的划分,制定了标记项目集。

该项目集共分为8大类36个注释项目(各项目的具体说明见“各类注释项目情况分析”一节)。其中: ① 传统常规注释项目“词目、拼音、繁体”;② 新常规注释项目“使用度”,词语使用的频率序,体现了词语的常用性,是语料库技术的成果;③ 典型意义注释项目“短语注、句子注、语义补充”;④ 典型用法注释项目,包括词性、语法功能、句类、语法形式、搭配、结构表达式、位置等,下辖的项目有“词性、兼类词性、兼类注、语法功能、特殊语法功能、语法例外、特定句类、重叠+重叠形式、否定形式、常用语形、语法搭配、语义搭配(适用对象描写)、与‘的|地’搭配、结构式、一般位置、条件位置”等;⑤ 社会交际类注释项目“语体风格、词语色彩、语气”;⑥ 防错注释项目“辨析、易混词、反义词、错例、错例注”;⑦ 综合实现项目“词|短语例、例句、例注”;⑧ 其他注释项目“英文注释、附加说明”。事实上,还有词典标记类项目,如插入语、义项号、代词号(~)、注意栏目标记等。由于本次考察不考察注释项目的顺序和结构,所以此类项目将以另文讨论。

其中,语义补充为除对当前词目理性意义注释外,对其使用中的易混淆意义或特别意义进行补充说明或注释,有预防语义偏误的功效。比如“彻底……: ‘彻底’不表示各个部分的总和”。这个补充可以预防学习者写下“那些强盗彻底(全部)落网”这样的句子。(见《用法》“彻底”条目)。

二、 词典形容词注释实态

以下对形容词注释语言的统计、分析和描写,均基于我们制作的《商务馆》和《用法》两部词典的形容词注释语言标记语料库和数据库。

(一) 形容词注释项目的分布情况

两部词典形容词的实际注释项目的分布数据如表1所示。

(二) 各类注释项目情况分析

以下我们将通过对表1数据的分析来探讨数据反映出来的形容词注释特性和问题。

1. 常规注释项目情况

无论传统理解型词典还是学习型词典,在注释词语时,通常都会注释此类项目。它们一般处于“用法和意义”注释的,通常出现在词条的头部,包括词目、拼音。“繁体”列于此,主要也是因为其出现在词条的头部,而且最常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立有该项目。使用度(《用法》中的“位序”),这个项目是随着语料库技术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注释项目,是词语(或义项、词性)使用程度的量化数据在词典编纂中的体现。“位序”作为展示词语使用度的注释项目,在词典中出现有积极的意义,但可以不同方式展示,比如字体、颜色、背景等。

2. 典型意义注释项目情况

形容词意义注释的项目根据形式分为句子型注释、短语型注释、语义补充。

除了“语义补充”项目,其他两个项目都是传统词典实词的常规意义注释项目。“语义补充”是《用法》独有的注释项目,该项目有预防学习者生成错误表述的作用,尽管注释率低,但符合学习词典的性质,可以继续保留和加强注释力度。通过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两部词典选词数目虽然不同,但是句子型注释所占比例都超过了70%,这是学习词典的一个特色。

3. 典型用法注释项目情况

此类项目涉及词语生成表述单位的各种语言层面内容,如词语自身语法性质的描写、担当哪些句子级的成分注释、词语使用中的变形注释、词语组合习惯和规律的注释等。

(1) 形容词自身属性注释项目

词性标注,可以提示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搭配对象等信息,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目词用法。形容词属性注释项目有词性、兼类词性、兼类注。

从兼类数据表2看,动、名、副是形容词的三大主要兼类词。兼有量词、连词、数词、介词等词性是形容词的个别现象。统计数据从量化的角度说明,动词、名词与形容词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也许是“许多形容词是动词和名词转化而来的”这一说法的一个量化依据。形容词和副词都可做状语修饰动词,在语法功能方面有一定相似度,因此兼类做副词是形容词词类的一个特征。

下面我们以两部词典形容词的交集为例来反观词典词类标记问题。两部词典交集形容词有438个,其中标有兼类词性的,《用法》有178个,《商务馆》有183个,在数量上似乎差异不大。但该集合中,标名词兼类的,《用法》有64个,《商务馆》有45个,其中两部词典同标名词兼类的只有35个,即只有55%―78%相同;而同时标有名、动两个兼类词性的,《用法》有13个,《商务馆》有2个,且仅1个相同。这个现象反映出词典词类标记差异之大。

另外,《商务馆》词类标记丰富,附表2的兼类标记外,其特别标记了短语词、语素等。据我们统计,在《商务馆》的310个单字形容词中,有128个兼做语素,占其单字形容词的41.29%。还有10个形容词兼做短语词(如“如意、听话、拔尖儿”)、音译词用字(1个,“巧”)、象声词(1个,“簌簌”)等。撇开“语素、象声、短语和音译”,两部词典中形容词最多兼4个词类,加上形容词词性,共有5种词性。兼5种词性的词有“同、本、便、多”。观察发现,兼类较多的形容词全部是单音节形容词,这也从兼类方面体现出单音节形容词复杂度确实偏高,对学习者来讲难度较高。具体的数据分布请见图1,图2和表2。

(2) 以句子为背景的形容词语法功能注释项目

形容词语法功能注释项目包括语法功能、特殊语法功能、语法例外、特定句类。

从表1数据看,在该类项目的注释上,这两部学习词典的差异非常明显。《用法》的注释程度很高,《商务馆》只有当被注词目只能充当某个句法成分时,才进行注释,故只注释了个别词语。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注释情形,说明语法项目,尤其是本体理论研究的核心术语(状语、定语等),在词典中该如何应用,已经引起了词典学界的反思,毕竟二语学习者并不是语法学家。先不谈例示能否全面展示形容词的主要或典型的用法,《商务馆》把语法功能在例示中隐性体现,可以说是一种尝试。《商务馆》对词语的基础用法注释的这种处理,效果如何值得追踪研究。已有人提出这种方式也有缺陷。(朱金平 2011)《用法》的显式注释是对外汉语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在词典编纂上的实例化,对具有相当语言学水平的学习者和汉语教师来说使用会比较方便有效,但对初学汉语的学习者而言恐怕难度过大。所以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如何运用于实际的词典编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关于语法功能

《用法》的编纂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语法功能的注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来反观和验证理论界研究结果的机会。在词典中,语法功能有两种标记方式: 一是独立标记语法功能,即如“本来……作定语。不能重叠”。二是非独立标记,如“败……作定语,不带‘的’”。我们把第二种归入搭配中。其中,独立标记的589个形容词当中,503个可充当谓语成分,490个能够充当定语成分。能充当状语、补语、宾语、主语成分的形容词数量分别为265、230、133、24。可见,充当谓语、定语是形容词最主要的功能,充当状语和补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形容词做宾语和主语的量级明显低于谓语和定语,从工程角度揭示了形容词的名词性使用率明显低于动词性。另外,可同时充当谓语和定语的422个形容词,占《用法》形容词的69.64%;可同时充当谓语和状语的有220个,可同时充当定语和状语的有224个,其他如兼有谓补、谓宾、谓主、定补、定宾、定主等两个身份的形容词数量要少很多,这似乎也昭示着形容词与动词的关系更加密切。

2) 关于特殊语法功能

特殊语法功能实质上也是广义语法功能的一种,其下涵盖构词、单独成句、描写功能说明等,虽然这些内容和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功能有较大区别,但确实描绘了形容词语法方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将其单独列出。《用法》对其注释有利于学生词汇的扩展和语言生成。

例如:

本běn 1108

名 一、指花草树木的茎或根。……

形原来的。只用作构词成分,不能单用。~性|~意|~色

“本”作为名词、形容词出条都没有问题,但是其作为“原来的”这一具有形容词性质的义项解释时,只能作为用于构词的不成词语素,不具有词的语法功能,因而只对其进行特殊语法功能标注。

又如:

行形作谓语。可单独回答问题。

3) 关于语法例外

《用法》除了对每个词的语法功能进行阐述外,还针对一些词语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这些说明,表现为某个词不能做某种语法成分,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不能充当某语法成分等。例如:

安心形心情安定。作谓语、状语。“安心”不能作补语。下面句子“安心”应改作谓语或状语: *她工作得安心(“她工作很安心”或“她安心地工作”)。

随便 形 一、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思考。作谓语、状语。……“随便”受程度副词修饰后不能作状语,只能作谓语。下面句子“太随便”位置不当: 我祖父太随便说话。

词典中所举的错例通常会紧跟着“语法例外”一起出现。根据编者在前言中的说明,错例的选择是具有典型性的。放到“语法例外”上来讲,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加说明,学习者在具体的写作、交际过程当中容易将它们用作错误的语法成分。因此,将这些易错的典型的语法例外列举出来,可起到一个强调提醒的作用,预防学习者犯类似的错误。这种项目的注释很有必要。

(3) 短语级组合及词语形式变化描述

此类注释的目标是展示形容词构成短语的组合规律,形容词在自身实际应用中可以产生哪些变形,以及位置上的特殊要求。短语单位的研究愈来愈受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形容词注释的重中之重。表1数据也显示,除意义模块、词类注释之外,表现形容词组合规律的搭配模块就是两部词典共同的注释焦点之一。

此类项目有: 搭配(语法搭配、语义搭配、与“的|地”搭配)、结构式、语形变化(重叠、否定形式、常用语形)、一般位置、条件位置。

1) 组合规律――搭配

搭配是形容词注释的一个重点。一方面,由于形容词本身的基本功能是充当修饰语,这就注定了它一定会和被修饰成分发生搭配关系;另一方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指出学生的形容词使用偏误中,搭配错误十分常见。杨小伶(2006)在其《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结构及搭配词典的选择》中指出: 即使到了中高级汉语阶段,留学生写出来的句子有时在句法上没有什么毛病,但是读起来就是不通顺,就是不像地道的汉语,很明显,原因出在词语搭配上。因此,学习词典提供形容词搭配信息十分必要。

“的|地”等其他构成句子表述的搭配关注很少。尽管《商务馆》编者说示例承担着提示语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信息的功能。搭配注释率如此低,恐怕与搭配的重要性不相符,毕竟显性的提醒与隐性的展示效果不一样。以下我们主要以《用法》的搭配注释为主进行讨论。

本研究搭配项目包括语法搭配、语义搭配、与“的|地”搭配、语用搭配、结构式。实际上,词典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搭配信息。这里统计的搭配信息是《用法》和《商务馆》提供的显性搭配信息,对于例词、例句等所提供的隐性搭配信息,本文未做统计。

① 语法搭配

“语法搭配”项目包括“词类搭配”和“句法成分搭配”两个小项。

“词类搭配”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形容词与某个词类搭配的信息。例如:

密切形……修饰动词。

奇怪形……“奇怪”不能修饰动词。

值得关注的是,《用法》在提供搭配信息的时候,不仅注重提示某个形容词和哪些词类存在搭配关系,还注意提供这个词和某些词类不能搭配的信息,其中“不可搭配”注释有预防偏误的功能。

形容词搭配有时不能搭配某种句法成分,我们将这类项目称为“句法成分搭配”。例如:

心爱形……“心爱”不能带宾语。

浅形……“浅”作谓语,可带补语。

《用法》提供的“句法成分”不能搭配,绝大部分是强调形容词不带宾语这一语法点。这些信息多由错例引出,可见学习者对这一语法点的掌握较弱,词典中这样的提示内容,对典型偏误的纠正应该有一定作用。

② 语义搭配

“语义搭配”包括三个小类: 词间搭配、适用对象、狭义语义搭配。

“语义搭配”包含了所有和语义相关的搭配信息,既包括了词语间的搭配、形容词和适用对象之间的搭配,也包括了“条件语义搭配”。而“条件语义搭配”项目则指包含一类提示信息,即形似“表达……的意思时,不用××词”的语句。

“词间搭配”主要是指一个形容词和特定的一个或者几个词存在特定的搭配或不搭配的关系。例如:

漫长形……修饰“岁月”、“年代”、“道路”等。

我们常说,广义上词与词的搭配是无限的,但是具体到形容词个体上,它们的搭配词是固定而有限的,一旦搭配的不是这些特定的词语,就会造成偏误。词典应该将这些有限的词语搭配展示给学习者,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新词语。《用法》提供的词间搭配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的将条件细致准确地提供给学习者,可预防偏误。具体考察词间搭配项目,可以发现在形容词的词间搭配中,一半左右是有条件的,而绝大多数的不能搭配则是无条件的。

“适用对象”描述了被注形容词可以修饰描写的对象。该项目也是许多学者提出的所谓的形容词最佳释义模式“(适用对象)+形状描写”中的组成部分。表3显示,它还是两部词典注释率最高的搭配项目。可见其对形容词释义的重要性。

在《用法》中,“适用对象”项目同样也包括不搭配项目,一共47条。它们都是词典编纂者在教学实践当中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每条不能搭配的后面都有错例配合,以此预防偏误的发生。例如:

直爽形……“直爽”不能用来描述自然现象。下面句子“直爽”错用: *雨后天气很直爽(凉爽)。

《用法》中的71条“条件语义不搭配”也均配合错例出现,说明这个注释项目有预防偏误的功效。

③ 与“的|地”搭配

形容词由于其词类特征,基本功能是修饰另一对象,这就决定了它需要时常和“的(地)”发生联系。有些形容词在修饰某一对象时必须带“的(地)”,而有些形容词则又绝不能带“的(地)”,这就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混乱。《用法》注意到了这一典型偏误点,采取“可带可不带的不提,必带或者必不带的进行提示”的原则,对约占所有形容词的38%的229个形容词能不能带“的(地)”的情况进行了标注。对这一项目进行提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对学习者纠偏有帮助,而且对机器处理语言也是很好的资源。词典注释应将此设为必注项目。

2) 结构式

结构的注释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的生成,应该成为学习词典的又一个注释项目。形容词必须用在一定的结构当中的数量不多,《商务馆》未注释该项目,《用法》注释了7条,而且对它们所在的结构形式,结构构成,结构的语法功能、意义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例如:

一般形……“像……一般”、“如同……一般”,中间是名词或动词,表示所比喻的事物或动作。整个结构作定语或状语。

学生查阅词典后,完全可以根据这个结构说明,生成新的句子。

3) 语形变化

反映形容词的语形变化的项目有三个――重叠、否定形式、常用语形。其中尤以重叠为主要特色。

① 关于重叠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历来是形容词本体研究的热点。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较复杂,重叠后的词性和句法功能都有变化,因而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商务馆》未注重叠内容,也许重叠注释会大量增加词典篇幅(《用法》重叠注释率高达74%),也许已经超出了“词”的范畴,但这个内容也很重要。《用法》重视对重叠式的注释,有这个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具体考察了一些标注和未标注重叠形式的形容词后发现,《用法》在重叠式标注上失误颇多。限于篇幅,不在此罗列。另外,《用法》重叠注释中“重叠形式”的注释度很低,还未注释重叠后如何使用,比如词性变化、组合成分、语法作用等。该注释项目是否需放入词典,如何放,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② 关于否定形式

否定式是语言表述的重要方式,词典中对其进行注释很有必要。形容词的否定形式通常加“不”或者“没”。但也有少数词的否定式具有特殊要求。这部分词并不多,但是掌握好这少部分词,学习者所说的汉语将更地道。限于篇幅,词典应选择抓住那些否定形式特别的词进行注释。《用法》只对4个词的否定形式做了标记,比例不到1%,《商务馆》只有1例(“可以”),显然注释不足。例如:“同样”的否定形式既不是“不同样”,也不是“没同样”,而是“不同”或者“不一样”,两部词典都未加注释。

③ 关于常用语形

形容词在日常使用中的另一种常见的形式,是含离合词的固定结构,如:“‘真是’……也说‘真是的’。”“‘倒霉’……‘倒’后可带‘了’。……这次倒了大霉了。”两部词典均未显性注释离合词。

4) 使用位置

展示形容词特殊的位置要求,包括两个项目: 一般位置、条件位置。

《用法》注释了10个词目的位置信息,其中3条为“一般位置”,7条为“条件位置”。对学习者而言,弄清楚一个词的使用位置对真正学会使用一个词是非常有帮助的。笔者认为,对使用位置稳定的词,进行位置说明是有必要的。

4. 社会交际类注释项目情况

在社会交际中,不同阶层、团体在用词用语上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给词语打上了标记。比如,某些词语只用于口语;某些词语用于正式场合;某些词理性意义相同,但是具体语境中可能表现出尊敬或鄙视义;等等。用语不当是社交的大忌。因而不论是传统词典还是学习词典,都不会忘了这种词语的使用特征。本研究把词典注释的“语体风格、词语色彩、语气、语域、文化”等项目都归入社会交际类注释项目。其中,语体风格和词语色彩均为汉语词典的传统项目,文化是近年汉语走向国际后,日渐被关注的项目。

“语体风格”是词典传统注释项目,但两部词典注释都不过十几条,《用法》注释率高一点,也只有2.97%,其中只有一条“熟”属于共有注释词目。形容词是极富“色彩”义的一类词语,但从调查结果看,虽然两部词典都关注了这块内容,但“词语色彩”注释率都很低,《商务馆》7条,《用法》5条,注释率分别为0.48%和0.83%。这寥寥几条,竟然无一重合。“语域”(关于词目正式―非正式、方言―普通话、古―今等的注释)和“语气”两部词典都只有1例,且被注词目均不同。“文化”项目只有《商务馆》注了两例。

以上统计和分析反映出该类项目的低注释率和主观随意的选词问题,说明关于词语社会交际使用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及相关资源的匮乏。

5. 防错注释项目

显性预防偏误注释是学习词典的一个新功能,《用法》在这方面的努力应该受到关注。这一功能可以在多类项目中体现,比如前文论及的语法例外、不搭配、结构等,但显性的注释项目“易混词、反义词、辨析、错例、错例注”也应该受到重视。

(1) 易混词、辨析、反义词

偏误研究发现形容词使用中最常见的偏误是近义词的误用。别晨霞(2009)的研究显示形容词近义词的误用占了所有形容词偏误的76.6%,其中词性相同、语义相近的形容词的误用占53.1%。

两部词典对“近义词”的注释只见于个别条目,显然不符合偏误严重的程度。词语注释近义词如何给?标准是什么?要否局限于同词类近义词?近义词是否应该换一个名字叫“易混词”?别晨霞的偏误研究指出,近义词偏误中明显存在不同词类词语近义使用引起的偏误,比如:“随着科学的发展{CC发达},医疗水平也同步提高了。”这也从语言实际应用的角度提醒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编纂者,为了使词典编纂科学合理,近(同)义词这个称谓或者术语不合适了,改为“易混词”可能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实际。这样的话,我们就有理由把不同词类或者同一词类内用法易于混淆的词语与近义词并举,并加以辨析。这里我们再一次强调词典编纂者应该使词典术语名称和体系科学化。

“词语辨析”一直是教学界呼吁加强注释的项目,因为即便是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区别和使用易混词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这方面的难度相对更大一些。学习词典要加强此类项目的注释。“易混词”注释率低应该和词典的短语释义相关,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其中明显用了很多近义词(易混词)。但通过表1我们发现,两部词典的“辨析”也只有10多条,注释率只有2%左右,而作为“释词”(注释用词语)存在的易混词并未收入“辨析”。形容词的主要偏误在易混词,词典提供的辨析内容如此之少,不利于学习者语言的生成。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国内已经出了几部近义词用法对比、常用词用法对比词典,但普通的学习者恐怕没有多少人有兴趣购买这些专门的词典,所以作为综合性的学习词典,需要关注和加大此类项目的注释力度。

在易混词辨析上,《商务馆》辨析格式分明,值得借鉴,例如:

和蔼~和气

“和蔼”和“和气”都表示态度温和,如: 态度和蔼(和气)|和蔼(和气)地回答大家的问题。“和气”前面可以受某些名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和蔼”不能,如: 几分和气(和蔼)|脸上看不出一丝和气(和蔼)。“和气”可以做宾语,“和蔼”较少做宾语,如: 伤了和气(和蔼)|珍惜邻居间的和气(和蔼)|两家恢复了和气(和蔼)|说话要客气一点,不要伤了和气(和蔼)。

由上可知,《商务》对易混词辨析格式为: 先列相同点,举例说明可以互换的情况;再列不同点,举错例。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均从词性、词义(词义程度深浅、范围宽窄)、搭配(语法、语义、语用)、语法功能这几个大点中选取有用的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辨析词语的目的。

词典辨析类项目注释不仅仅存在注释率低的问题,具体观察两部词典中被辨析注释的词语,可以发现仅有的十几条辨析词语,竟然没有1例是共同的。这个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词典在辨析对象选择上的主观随意性。

“反义信息”的提供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一个词的意义。例如:

老形 一、 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五、 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跟“新”相对)。六、 陈旧(跟“新”相对)。七、 原来的(跟“新”相对)。八、 (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

这里的“老”共注有八个义项,要将每一个义项理解记忆下来存在一定难度。但其中的好几个义项其反义词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者可以利用不同的反义词更加准确地理解“老”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区别。另外,《用法》没有片面地给“老”提供一个反义词,而是基于其意义的不同,在每个义项后面提供不同的反义词,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2) 错例、错例注

《用法》例句类项目的另一大特点是考虑了使用者的背景,并提供了大量的错例。这些错例多是配合着用法介绍的“语法例外、不搭配、不能用”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上一些研究第二语言的专家就发现,只靠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并不能预测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一些语病。现在学者们也越来越注重研究学习者的语病。《用法》在前言当中也提到:“编词典的中心问题就是要敏锐地预见到使用者的种种需要,人们想了解哪些词,要了解一个词的哪些方面,还要预见到: 人们可能会犯哪些错误,可能出现什么误用,编者也要预见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二语学习者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词的用法,或者说这个词不能怎么用,学习者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不能够预先克服可能要犯的错误。为这些用法配上典型的错例,则能更全面形象地展示一个词的用法,使学习者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6. 综合实现项目情况

此类注释项目综合展示了被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可对学习者的语言生成起到示范作用。传统词典中以“例示”方式实现,有时会增加例注。学习词典中新出现了错例、错例注释等。本文所涉词典的形容词综合实现项目有例句、例注(例句注释)、短语例等。

《用法》的前言中,编纂者称:“为了使孤立的词语回复到它的土壤中去,重新变得有血有肉,我们提供了数量可观的例证。”不包括词例或短语例,每个词语平均配例5.1条。然而例句却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例句很容易造成词典的臃肿、冗余。《用法》在配例时的做法是:“用法说明的每一个要点,一般有一个例句印证,只在必要时为了显示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才增加例句。所配例句本身十分典型,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商务馆》共为1463个形容词中的1460个词提供例句[4],占所有形容词的99.79%,均为正确例。未提供例句的三个词为:“熟1”“津津”“恍然”。平均每个词语4.64条例句,较《用法》偏低。[5]

《商务馆》在其说明中指出其示例承担着提示语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信息的功能,但没有特别标注的信息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更何况例句中的信息绝大多数是隐性信息,不通过仔细的分析是不能得到的。学习词典的使用者绝不会像研究者一样对每条例句的句子成分、搭配对象一一进行剖析,这样就使隐含在例句中的所谓“丰富”的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传达。本研究认为,不能因为寄希望于例句传达丰富的隐性提示信息,就忽视了显性提示信息的添加。最理想的注释是先显性注释,再通过例证一一验证,以加强理解。

7. 其他

附加说明是在一个词目内容注释的尾部对其引出的另一相关词进行详细的说明。由于附加说明的词条和本身词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起到联想记忆的效果,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多掌握一个新词。这是附加说明存在的意义。其缺点在于,无规律的添加附加说明,会使词典显得无序。《用法》提供了9条附加说明。例如:

险形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遇险”指人或船舶等遇到较大的灾害或事故,不救援就有生命危险。有一艘客轮在海上遇险,发出了求救信号。下面句子“遇险”使用不当: *星期天我遇险(遇到一点小危险),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差点儿把我撞了。

学习者在学会“险”这一词的时候,能够顺带掌握“遇险”一词,两者相互印证,更易掌握。这里对“遇险”的处理方法显然是按照一个词目的格式处理的(该词未出条),词典前面的凡例也并未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这样一来就会打破词典的结构规范。因此选择这种处理方法的时候还是需要慎重的。

《商务馆》虽然在词典前面的说明中强调“这是一部汉语单语词典,没有外文注释”,但还是对两个词条进行了英文提示。这两个词条是“幽默”“浪漫”。这两个词本身的语义和用法在汉语中都得到了完全的继承,没有大的改变,只要通过对其英文进行提示,完全可以使母语为英文的留学生轻松掌握。对此类已沉淀为汉语词的音译词,在汉语二语学习词典中给出英文提示,虽有利于学生学习,但也要注意把握一定的范围。

三、 结语

本研究得到了如下几个主要结论:

1) 很多形容词是由动词、名词演化而来的,兼有动词词性的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名词和副词,极少量的还可兼副词、量词、连词、数词、介词、代词等,同时,大量常用单字形容词兼做语素。在兼类问题上,两家注释差异明显,说明词类问题研究任重而道远。

2) 形容词可以承担多种句法成分,充当谓语、定语是形容词的最主要功能,充当状语和补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形容词做宾语和主语的量级明显低于谓语和定语。这就从实践运用角度揭示了形容词名词性使用率明显低于动词性的特点。

3) 学习词典形容词注释的关键项目是“形容词短语级的组合和词语级的形变”。

4) 形容词注释的难点是用法的核心项目――语法功能的描写。本研究选用的两部词典是两个极端代表,一个差不多是用本体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注释;另一个几乎不注,直接采用例子展示。这部分内容到底该如何注释才符合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希望学界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5) 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注释问题。该注释项目是否应放入词典,如何放,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6) 形容词的“否定式”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注释项目,应该受到关注。

7) 在辨析和社会交际性项目上,所涉词典注释的主观随意性较明显。建议建设针对形容词的精加工标记语料库,来改善这种状况。

8) 学习词典在形容词“辨析”项目上注释较弱,应该加强形容词的同近义词和易混用词研究成果的引入,尤其是易混淆形容词辨析成果的引入。

9) 预防偏误的功能引入学习词典的注释是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如各种语法例外、不能搭配+错例的注释方式,有预防偏误的功效,值得肯定。

本文仅对词典形容词的注释现状进行了一番梳理,这只是对形容词注释模式的初步研究,距离理想的形容词注释模式,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由于笔者研究领域所限,对某些注释项目重要性、必要性的分析说明不一定到位,因此希望得到业内专家的指正。

附注

[1]有的词目在解释一个义项时同时采用了同义对释和说明描述等两种以上释义方式,例如: 良好: 〈jz〉令人满意〈/jz〉;〈dy〉好〈/dy〉,这种情况计入此项目。此外,若一个词条有一个以上义项,其中某一义项采用了同义对释,而另一义项采用了其他释义方式,也计入此项目。

[2]《商务馆》的短语例项目包括的是不以该字打头的词,例如:“忙: 帮忙bān mán|匆忙cōn mán |赶忙括n mán |慌忙huān mán |急忙jí mán |连忙lián mán 。”

[3]《商务馆》的这两条语义搭配与《用法》的语义搭配不同,是形容词与某类色彩词的搭配:“不堪……③形用在贬义词后面,表示程度高。十足形……注意:‘十足’形容人时,后面常带贬义词。”这类搭配的提示是一个较新的点。只和表示某类色彩的词语搭配,如果不进行提示则容易引发偏误。以搭配提示形式处理,是比较妥当的做法。但这两条提示,一条在“注意”栏目出现,一条在释文中出现,形式还需要统一。

[4]也有极少量错误例只出现在近义词辨析中,是辨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将其整体划归辨析类项目,不在例句类项目中进行研究。

[5]《商务馆》的配例未区分词例与句例,如果加以区别,排除一部分词例,这个数量还会更低一些。

参考文献

1. 别晨霞.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形容词偏误产出分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世界汉语教学,2006(1).

3. 潘志新.“内容与形式”关系考辨.前沿,2011(11).

4. 谭景春.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1(1).

5. 徐玉敏.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之探讨.∥第三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2007.

6. 杨小伶.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结构及搭配词典的选择.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俞士汶等.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中国语文,2000(5).

9. 张国宪.性质形容词重论.世界汉语教学,2006(1).

10. 朱金平.《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音节形容词释义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上一篇: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新闻会召开 下一篇:医院功能区装修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