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问题浅析

时间:2022-10-04 06:38:37

农村留守学生道德教育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日益增多,由此导致很多留守学生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其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提高留守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当前一项迫切而富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留守学生;现状;成因;对策

一、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思想道德现状。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教育模式导致留守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离,衍生了许多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背离的道德意识,多数留守学生存在追求享乐与读书无用的思想。②情感教育缺失。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很多留守学生存在着诸如缺乏自信心、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由于没有父母的鼓励和开导,找不到情感宣泄对象,导致性格孤僻。③缺少远大抱负。由于家长长年外出,平时缺少及时有效的督促和正确的引导,使留守生处于一种“自然”或“半自然”的成长状态,使其产生了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

2.生活教育现状。调查显示,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二是亲朋监护型;三是自我监护型。

二、农村留守学生现状成因分析

1.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来,而青少年学生道德标准模糊,无法准确判断是非曲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江湖义气等不良思想使农村留守学生的道德建设陷入困境。

2.家庭教育方式落后的影响。为弥补情感的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将物质弥补视为补偿孩子的“最好”方式,由此导致了家庭教育基本上都是以物质奖励为主,并没有从心理、情感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对子女进行系统的教育。

3.学校教育不当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应试教育盛行,存在严重的“重智轻德”育人思想,学校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轻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校与家长缺少沟通,出现了道德教育空白,学校不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思想行为表现,同样家长也不清楚子女在学校的道德行为表现,形成了农村地区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缺失的不良局面。

4.校外同龄人的影响。初中生,特别是二、三年级学生的行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社会接触,而校外正好有这么一批年龄和他们相仿的人群。这些人刚从学校走出去,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较小,在家里不会也不愿种田,或小偷小摸或寻衅滋事。这些“问题少年”反过来又影响那些在校的同龄人,由此导致其成绩和品行出现不良倾向。

5.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国家对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采取市场的方式自主择业,大学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毕业即失业情况客观存在。长期以来,农村把升学作为跳出农门的重要出路,现在出现了变化,一些人就夸大了它的负面效应,认为书读的好,未必能找到好工作,甚至有时还不如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同龄人。由此,对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对策思考

1.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①杜绝单纯的物质教育方式。作为父母,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理念的引导,从根源上阻断导致孩子产生不良道德的因素,促进子女健康成长。②重视子女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在与子女的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其思想情感变化及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应,并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强化学校教育引导

①改革现行教育制度。要从制度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指挥棒作用,逐渐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机制,从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其个性、气质出发,因材施教,把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所有孩子一个都不少地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关怀视野内。②要德智并重开展教育。学校要树立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彻底摒弃重学习成绩轻思想道德的传统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③重视留守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沟通联系;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对其进行情感疏导,帮助学生排解情感上的困难和疑惑,促进其健康成长。

3.增强社会关注度。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学生良好的成长氛围和教育监护体系。一是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防止其受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让留守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M].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6),2005-11-22.

[2]张雪梅.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M].安徽农学通报,2007(l3).

[3]时伟,谢振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M].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等.

上一篇:小议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 下一篇:五年制卫生高职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