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浙江农业继续走在前列

时间:2022-10-04 06:29:16

努力推动浙江农业继续走在前列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全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扎实开展助农增收服务,农业在遭受梅汛期特大洪涝灾害。以及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利影响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省粮食总产781.6万吨,比上年增长1.4%。春粮实现“三增”,面积、单产、总产同比分别增长3.5%、6.0%和9.7%;早稻单产407.4公斤。居全国首位:晚稻平均亩产494公斤,实现历史新高。主导产业稳健发展。蔬菜面积保持稳定,预计全年产量1800万吨。茶叶产量产值双增,全省茶叶产量达17.1万吨。水果面积继续扩大、产值增长,新发展果园16.5万亩。蚕桑生产全面增长,春蚕、夏秋蚕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4%和0.8%。食用菌生产稳中有升,预计总产量110万吨,同比增长6%。畜牧业稳定发展,预计全省肉、蛋、奶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3.3%、1.9%和0.3%。出口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1―11月份,全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额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4.4亿美元,增长22.1%:水产品出口额15.9亿美元,增长25.2%: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额44.4亿美元,增长10.0%。两区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各级预算安排“两区”建设及产业提升扶持资金近16亿元,比上年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全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3万亩;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3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9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684个,通过省级验收认定主导产业示范区15个、特色农业精品园77个。农业安全形势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去年新增绿色食品133个,无公害农产品939个,新增产地面积108.3万亩。动植物疫病防控有力,未发生重大疫情。农机安全形势稳步向好。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同比分别下降10%左右。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预计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465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2900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和省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抓好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对于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好势头意义重大。我们将牢牢抓住在“三化”同步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供给、保安全、保民生为目标,以“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一中心”(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主抓手、主平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济生态化,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大步向前。

坚持强基础保供给。切实稳定农业生产。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强化责任、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思路,完善粮食安全目标责任制,加大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扶持,稳步提高订单早稽谷奖励标准,探索建立水稻种植生态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培育种粮大户和粮食、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提高粮食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抓好高产示范区、示范片、示范户建设,扩大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乡镇,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全面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强城郊保障型、应急型蔬菜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和山地蔬菜,增强蔬菜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继续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畜产品自给率。

坚持抓平台促转型。深入推进两区建设。坚持把“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主平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继续开展“两区”建设深化年活动。完善“两区”建设投入机制,强化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作用,统筹农口、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用于“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招商引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两区”建设。创新“两区”经营机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企业等投资开发“两区”建设,提升“两区”生产经营水平。健全“两区”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以工业化的理念、园区化的模式、项目化的手段推进“两区”建设。加强“两区”后续管理,开发完善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两区”电子档案,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地方立法,实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坚持重质量保安全,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加快推进农资经营信息化建设。加大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不法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乖净化农资市场秩序,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一手抓农业标准体系完善,一手抓标准化技术应用,以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区等为载体,抓好标准化菜园、果园和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提高标准化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三是加快发展品牌农业。深入实施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积极引导农产品质量认证,做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产业。引导农产品品牌创建和整合,加强品牌推介和营销。推动农产品品牌从企业、合作社自主品牌向行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转变。同时,认真落实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科学防控,确保产业发展、农业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

坚持兴科技强支撑,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组织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加强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加快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强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推体系,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努力做大做强浙江种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机化和设施农业。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适用农机具研发和推广,推动农机应用从粮油作物为主向主导产业设施机械和产后加工保鲜延伸,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统筹规划设施农业布局,鼓励和支持利用非耕地和地力难以提升的耕地发展设施农业,完善设施农业补贴机制,扩大温室大棚、避雨栽培、喷灌滴灌等设施应用,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围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实施生态循环农业行动,继续创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扩大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

源化等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坚持育龙头健机制,加快培育新型主体。依法有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支持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再包”等形式扩大土地流转,为农业新型主体投资开发农业创造条件。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带动能力,推动合作社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进一步举办大学生现代农业专场招聘会。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自主创业和到合作社就业。加快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争取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在用地用电、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扶持,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积极引导台商资本投资开发生态农业,深化浙台农业合作。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性专业化服务,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坚持优服务保民生。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深化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服务条件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工作场所、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设施,按产业区域重点建设一批能较好履行“3+X”职能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提高农技推广绩效。二是深入开展助农增收服务。立足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深入开展助农增收送服务活动,建立农业系统领导干部蹲点联系服务制度,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服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监测和信息预警体系,抓好农超(企)对接服务和境外展示展销,继续举办好省农博会、浙江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市场开拓。三是切实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深化村级财务公开,规范农村筹资筹劳行为。建立健全筹资筹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保障农民既得利益。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稳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农业普法教育和农民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维权意识、科技文化素质和创业发展能力。

上一篇:绍兴县“四个重抓”确保企业平稳运行 下一篇:以创新务实精神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