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10-04 06:02:39

创新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时,自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一、以学生自身的资源为指引,激发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和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关键。例如,在备《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课时,我就思索:往届的学生对课本中“任务1”提供的资源“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一点都不感兴趣,如果按课本提供资源来让学生操作的话,效果肯定不理想。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表格信息加工处理的兴趣呢?后来我就想到了应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资源,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接着,我就尝试了,先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关注自己的成长”,我说:“你们进入高中学习己经一个学期了,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你们的学习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等到我们学习完《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以后,你们的学习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学生们都觉得很奇怪,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又怎么能反映出自己的学习情况呢?接着学生们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我的指引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得到了自己的成长报告,他们对自己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接着,对有创意的学生作品,我还邀请作者到把作品展示出来和其他人一起来分享,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欣赏,这本身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完成“关注自己的成长”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客观地评价自己过去的学习情况,想尽办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使得自己以后成长报告图中的折线不断地向上延伸。

二、以学生关注的资源为任务,促进分层教学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给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的考虑,就会使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进而失去上课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从此失去信心。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比如,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我校举行期间,我让学生分开几组,各做一个运动会的专题网站,学生很自觉就开始分组工作了,有人专门收集相片,有人专门收集运动项目数据,还有些煞有介事地去找了些运动员来做专访,计算机操作能力好的,就专门的进行网页设计了。最后让各组学生展示他们所制作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心得。这样灵活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作为任务驱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三、以学生熟悉的学科资源为源泉,增强课堂活力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超越了封闭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固定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这说明了信息技术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与其他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还要把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到信息技术中来,使信息技术教学不再单调、枯燥,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活力。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讲授如何上网浏览网页,如何使用巧妙地搜索引擎等,而是引入地理科的内容进行教学。我播放了一段电影《完美风暴》的片段,学生被惊涛骇浪所吸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风暴形成的信息,通过合作交流,将所得到的信息分析汇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互联网的使用技巧,还学习了高一地理里大气环流的知识。还有很多其它学科的知识跟信息技术课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比如在高一的数学课里,有一章《算法》,在数学课堂上,只有枯燥的流程图里,学生的学习无异于纸上谈兵,随着数学课的进度,我特别安排了信息技术课上《算法与程序》,让学生将数学课上的习题都实际编出程序来,正是一举多得。

上一篇: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指导 下一篇:扎实推进有效课堂教学 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