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时间:2022-10-04 03:54:14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并且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而主动参与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全体学生都参与;第二,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使学生主动参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几年的生物教学中,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个“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他们弄清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诱发他们展开探求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如在讲述“环节动物”这部分内容时,我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蚯蚓?”学生有的说“在潮湿的土壤中”,有的说“下雨天过后,地面上会有蚯蚓”。根据学生回答,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蚯蚓会在下雨天后爬到地面上呢?(2)如果把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里,将会怎样呢?在讲到蚯蚓的体色时,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钓鱼时为什么用红蚯蚓而不用灰黑色的蚯蚓作鱼饵呢?”从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易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与社会热点相联系的问题

如在讲述“传染病”时,以大家非常关心的甲型H1N1流感为例,和学生共同探讨传染病的危害及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发言非常踊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了如何防止传染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胆质疑和积极解疑中,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问,培养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相信这样坚持下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自己到处“找水喝”,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对于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同的问题,还要能捕捉到主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食品安全”这一节课时,我提问:“如何购买到安全的食品?”有学生提出:“现在假冒伪劣的商品很多,外包装和真的商品是一样的,如何进行区分?”又如,在教学“合理营养”这部分内容,分析书中的图表得出不吃早餐会影响上课时,有学生提出:“我来不及吃早餐,可以到小卖部去买食品,就不会出现书上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先表扬了提问的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理解、讨论等方法去寻找答案。在“质疑——明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不仅深入理解了知识,还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比较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开展实验课,除了书本中的学生动手实验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把一些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动手实验。如在教学“消化和吸收”这一课中,鉴定脂肪的作用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这样可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除了根据书本中的实验步骤做实验之外,我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步骤。如在鉴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这个实验中,我提供书本中的实验仪器,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有的用白塑料桶进行实验,有的用倒置的漏斗进行实验,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管外套一层铝箔进行实验,还有的制定了不同的实验步骤。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能否伫立于世界之林,能否站在历史的潮头,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这一切又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创新教育将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

上一篇:因势利导 转化后进 下一篇:转变教学理念 开展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