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肩周炎的功能锻炼体会

时间:2022-10-04 03:06:01

浅谈肩周炎的功能锻炼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19(2009)9-0096-01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它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而引起关节内外粘连。因长期劳损,气血不和,血不养筋所致,本病临床常见症状为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提物无力,活动受限,特别是外展、上举、外旋和内旋等活动均明显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日久可引起肩周围组织粘连,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软组织疾病。通过规范,标准,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肩周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肩周炎;功能锻炼;体会

功能锻炼:建议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和生活。同时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功能锻炼,对恢复健康很重要。大多数患者因畏惧疼痛而不敢活动肩关节,从而减少肩关节活动度,失去最加锻炼时机。时间一久,局部组织血流减慢,代谢减低,渗出增加而发生水肿,粘连。最终使肩关节活动更加受限以至关节冻结。

1 锻炼方法

1.1 爬墙上举法,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距墙约15厘米,患者双手从下往上爬墙,达到能承受最大限度停留30秒,反复数次。逐日递增爬高。

1.2 旋转法,取站立位,健手背于背后,患肘由小至大旋转肩关节,顺,逆时针方向反复旋转数次。

1.3 檫背法,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将一条毛巾搭在健侧肩上,患肢反背于背后,双手紧抓毛巾两端,健肢在胸前用力往下方拉,然后患肢再回拉,反复拉动如檫背状。

1.4 门框牵拉法,在门框下放置一方凳,双脚踏于凳上,患肢手握门框,渐做下蹲动作,次数及强度量力而行,以自身体重牵拉肩关节,反复数次,幅度由小到大。

1.5 后伸牵拉法,患手后伸背后,用健手在背后牵拉患手,逐步用力牵拉,使患手后伸逐渐恢复正常。

1.6 双展翅法,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两上肢同时外展90度,手心向下,上下摆动,坚持2-3分钟。本法除活动肩关节功能外,还可恢复三角肌肌力。

肩周炎锻炼方法很多,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3-5种,坚持锻炼。

合理的功能锻炼,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周围组织活动量,促进水肿吸收,解除肌肉痉挛,增强代谢,减少粘连发生,达到正常功能恢复。

2 注意事项

2.1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巩固疗效,促进肢体机能恢复缩短疗程。

2.2 锻炼时,精神集中,不要紧张,全身放松,上肢伸直,手指舒展,自然放松。

2.3 不要用力过猛,开始动作宜小,速度要慢,逐渐的防开动作,加快速度,但必须在功能限度以内,不要操之过急,慢慢停止动作,不要突然结束。

2.4 锻炼次数,一天2-3次为宜,酎情而定,不勉强,但要坚持。

3 心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治疗,尤其是肩痛较重,夜间难以入睡的患者,正确对待病情,不可急噪,焦虑。情绪烦躁,焦虑会使机体对疼痛更加敏感,加重疼痛。使其对该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治疗充满信心,随时掌握自我病情变化,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树立治疗信心。

上一篇:浅谈手术病人使用留置针的体会 下一篇:心脏穿透伤2例救治的体会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