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佳木斯市红色旅游及革命文物资源现状

时间:2022-10-04 12:50:43

浅析佳木斯市红色旅游及革命文物资源现状

[摘要]佳木斯市这座东北边城曾被老革命家称为“东北小延安”,在解放战争时期空前辉煌。这里是巩固的战略后方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佳木斯市保存了大量宝贵的革命文物资源,奠定了其发展红色旅游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佳木斯市;红色旅游;革命文物

[中图分类号]K87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44-03

红色旅游是依托革命文物发展起来的新兴时尚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而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旅游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的结果。目前,红色旅游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并取得较快发展。依托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可促进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佳木斯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经空前辉煌,这里是巩固的战略后方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经生活战斗于此的老革命家亲切地把佳木斯誉为“东北小延安”。

一、佳木斯市革命文物资源基本情况

为了掌握佳木斯市革命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佳木斯市文物管理部门分别于1998年、2007年至2009年开展了佳木斯城区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旧址、旧居、纪念性标志建筑”调查工作。

(一)合江省政府旧址

合江省政府旧址位于佳木斯市中心地段,东临新玛特商厦,南距保卫路50米,西邻中山街,北临时政府二办。旧址于1934年建成,整体平面呈“工”字型,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93平方米。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主体为日式小红砖,白灰沙浆砌筑,板夹泥内墙。主楼为三层,屋面为南北两坡,铁皮瓦铺面,屋脊兼有四角飞檐,攒尖顶阁楼,阁楼四角有挑外回廊。后楼南北两侧为两层,中间为三层,屋面为东西两坡,黑色方棱瓦铁皮屋面。具有鲜明的日伪时期的建筑特点。1945年11月21日,合江省政府接管此楼。此建筑由三个建筑体组成,分别是主楼、过廊、后楼。主楼原三层,后楼现为四层,主体内部及外墙都经过改造。1945年11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合江省政府成立。省会设在佳木斯,管辖依兰、抚远、勃利、同江、富锦、桦川、汤原、鹤立、萝北、绥滨、佛山、虎林、饶河、林口、鸡宁、东安、通河等十九县和佳木斯市。合江省的建立,使合江地区的革命形势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巩固的东北战略后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二)东北银行旧址

东北银行旧址位于佳木斯市前进区中山街131号,西邻中山街,北临保卫路。建筑面积434平方米。此楼始建于1938年,原为伪中央银行佳木斯支行。砖混结构,高举架,大厅外壁为水刷石,保护较好。东北银行总行于1945年11月15日在沈阳成立。因军攻占沈阳,东北银行总行迁到佳木斯市。随后,东北银行总行直属造币厂从沈阳迁到佳木斯,对外称东北军区后勤工业处。

东北银行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人民政权唯一的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人民政府发行地方币,清理非政府发行的各种杂币,开展信用活动,解决财政需要,对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东北大学旧址

东北大学旧址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德祥街南段路东,南邻佳木斯医学院教学楼,西邻德祥街,北为居民区,东临学生宿舍。原址为二层楼房,两坡屋面,房面为铁皮瓦,建筑面积为250平方米,砖瓦结构。1965年此楼归属佳木斯医学院后,改建为四层楼房,用于佳木斯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办公楼。

东北大学的前身是延安大学,是1946年2月20日中共东北局在本溪以延安大学为基础创办的。同年6月1日,学校迁至佳木斯。1948年3月,又迁到吉林。后改称为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在佳木斯的两年中,继承和发扬了延安大学的办学经验和革命传统,先后培养了三届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合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和哈尔滨市等地的学校、机关工作,有的还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战争。东北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四)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

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位于佳木斯市郊区猴石山主峰东北坡244高地北塔山山顶,四面环山。塔基为四方形,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塔身高23米,以大理石和花岗岩砌筑。塔四角竖立四支火炬,塔身南侧刻有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手书“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东侧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侧为塔词。该塔依山耸立,庄严肃穆。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四师曾在猴石山建立抗日活动基地。抗日第三、四、五、军曾在此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屡获战果。日本侵略军松井师团曾在此遭到沉重打击。在历次战斗中数十位抗联烈士的遗骨掩埋在山岗丛林间。

(五)佳木斯市烈士纪念塔

佳木斯烈士纪念塔位于佳木斯市市中心西林公园西园内,占地面积650平方米。该塔建于1949年7月1日。塔基为沥弥座式,砖混结构,坐北向南。塔身通高30米,主体结构由塔基、台座、塔身和塔刹等组成。塔身呈四棱椎状体,顶端为平台式。塔身下部有坦克、炮弹造型。塔身四壁有题刻,南壁刻有“烈士纪念塔”铭,塔铭之下为塔词。北壁亦阴刻铭文,为原松江省政府献词。东壁上部题刻“立大功于民,功同日月”;西壁上部题刻“为革命而战,虽死犹荣”。

佳木斯烈士纪念塔是原松江省政府为纪念在解放战争时期同残余部队作战而英勇牺牲的英烈而立。

二、“东北小延安”名称的由来

当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美、苏、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根据该协定,苏联在欧战结束后2~3月内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主张。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9月,苏军150余万人向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猛烈进攻。为了巩固和加强战略后方的工作,1945年11月17日,成立了以李范伍为书记的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合江省工委)。194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来到佳木斯,按照东北局的安排,6月20日,合江省工委改组为合江省委,同志担任合江省委书记、合江军区政委。李范伍为省委副书记。同时,党中央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向各解放区抽调两万干部、十万部队挺进东北。

就在我军进入东北尚未站稳脚跟之际,发动了用武力“接收”东北的军事进攻,加之苏联红军为了履行中苏条约之规定,“强迫”我军退出先机占领的沈阳、四平等大中城市。截止1946年6月,我军主力已退守至松花江北岸。那些陆续从延安迁出的文化团体也纷纷向北,云集到佳木斯。

佳木斯是当时合江省的省会。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我军在撤出沈阳、长春等大中城市之后,主要工作就是建立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四个根据地。而合江省是北满根据地的战略后方。这一地区,背靠苏联,进可攻,退可守;又盛产木材、煤炭和粮食,工业也有基础。当年抗联共有11个军,其中8个军在这里同日寇浴血奋战,这里是东北抗日的主战场之一,群众基础和党的工作都比较好。1946年8月20日,在合江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同志针对当时合江复杂的形势,提出了以发动群众实行为中心,完成追剿顽匪、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一个中心,三项任务”的工作方针。于是,打碎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把土地从剥削者手中夺回来的土地革命,在合江的黑土地上拉开了序幕,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为了纠正土地革命运动中出现的政策偏差,克服只凭朴素的阶级感情处理问题的工作作风,同志大会上讲、小会上说,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并夜以继日地赶写出《分地办法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农民》、《对土地问题的意见》、《在平分土地运动中保护城市工商业》等重要理论文章。

通过发动广大群众,合江省的武装斗争和生产建设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从而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得以贯彻执行。特别是我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日趋在实践中得以体现。此时延安众多的文化机构,诸如延安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红军药学校、总后汽车学校、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延安青年艺术学院、延安解放日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新华书店、延安电影团等文艺团体、院校和新闻单位从延安跋山涉水,途经沈阳、长春、哈尔滨,迁至佳木斯。与此同时,东北医科大学、东北航空学校、东北供给学校、东北邮电学校、外国语学校也都相继云集到佳木斯。正是由于从延安派出的一大批干部和各种文化团体、院校、新闻单位的汇集,为沉睡千年的黑土地注入了青春活力。一时间,延水河畔的歌声、宝塔山下的操练声、延安窑洞前的集合声在抗联将士用鲜血浸泡过的三江平原上传播开来,形成了佳木斯史册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哪里有延安人、延安作风和延安精神,哪里就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来自延安的革命文化团体陆续向这里聚集,佳木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全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艺术家、作曲家、画家、电影人、编辑、学者以及出版工作者。他们深入工厂、农村、部队,投入火热的斗争生活,扎根民众,繁荣创作。一时间,佳木斯在锣声、鼓声、歌声、大秧歌声中欢腾了,成为东北解放区赫赫有名的革命文化名城。著名的音乐家马可深入到佳木斯发电厂、铁路机务段等厂矿的工人中,体验生活,创作了《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著名歌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它仍然是电视台、电台和各种合唱节上久唱不衰的曲目。

仅1946年,佳木斯东北书店就印刷发行了数十种领袖著作和革命文学作品。的《论联合政府》、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范政的《夏红秋》、第一部反映东北运动的长篇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及修改后的歌剧剧本《白毛女》、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都是在佳木斯市东北书店发行的。不仅如此,《东北文艺》、《东北文化》、《人民戏剧》、《人民音乐》、《知识》、《文展》等刊物相继在佳木斯创刊出版。

194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来佳木斯检查指导工作,在听取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李范伍同志工作汇报后,看到从延安云集而来的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握着一双双温暖的手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时,情不自禁地称赞说:“佳木斯是‘东北的小延安!’”

三、佳木斯为全国解放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全国解放战争期间,合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军民剿灭了境内的2万土匪,开展了建党建政工作,进行了,保护和发展了民族工商业,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前线、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和推进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46年9月到1948年辽沈战役前,合江省共输送了6.2万人到主力兵团;为前线提供军粮3000多万斤,干菜95万斤。其中,1947年春节就献肉24万斤、肥猪1000头。还有大量的军衣、军鞋等,仅佳木斯市妇女三年中共制作军衣70万套。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运动的地区之一,在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同志和省委的领导下,合江运动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重大理论、政策问题,丰富了党的理论宝库,受到党中央和同志的充分肯定,为发展生产、稳固后方支援前线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指导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四、发展佳木斯红色旅游有利于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最关键的是提高全民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思想意识,使保护文物成为全民自觉的行动和日常行为。红色旅游不仅能带动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对提高干部、群众的文物、文化意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能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也能激发他们爱护革命文物、保护革命文物的极大热情和积极性。能促进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佳木斯革命历史和奋斗历程,重新认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培育市民保护革命文物的法制意识和行动意识。

红色旅游是一项重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是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红色旅游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去保护革命文化遗产。佳木斯市的现状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许多旧址、旧居等革命文物还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并且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资料散见于百姓手中,造成了文物资源的浪费和消失。如市内合江省政府旧址、东北影院等在管理和使用上存在问题;佳木斯解放战争时期的大量资料、照片等在散落个人手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批革命旧址、革命文物少人问津,有的甚至遭到人为破坏。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佳木斯市旅游规划时,将革命文物资源纳入至发展规划中,把革命遗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做强做大,打造“东北小延安”红色旅游品牌,使这批革命文物重新焕发青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论嵇康四言诗的艺术风格 下一篇:同病相怜的千古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