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04 10:38:56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探讨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观察、记忆、想象等诸多能力都在迅速发展,能够对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百折不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积极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性格培养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初中生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一、初中生的特点

1.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是最难教育的时期

初中阶段是一个幼稚与成熟、独立与依赖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充满矛盾,心理变化很快,如果引导教育不当,就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使一些少年(初中学生)走上与家长和社会要求相悖的道路上去。许多外国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看作是危险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易产生心理疾病,也较易接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步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2.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求知欲与认知能力矛盾的时期

初中阶段学生对诸多事物都敏感好奇,急于想了解世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很快,对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总想亲自动手去探索它的结构和功能,为此常常会损坏东西。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使得他们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经常以个人一时兴趣为出发点,并且难以坚持长久。如果能好好引导,将会使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学习方法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初中阶段是学生精力旺盛的时期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迅速发展,机体代谢率比较高,表现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这种能量向什么方向释放,是做有用功: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是做无用功:顽皮淘气、草率行事起破坏作用。这种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会造成学生茫然无助,产生不安全方面的问题。

二、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互作用和最普遍的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抽象、归纳、分析、综合、和假说为其主要研究方法。物理学的研究规律一般为:首先,从实验或对已有的原理推演的过程中提出命题;第二,建立唯像的物理模型推测答案;第三,用推测的结论解释物理现象,做出科学的预言;第四,再应用实验检验预言的正确性;对前面推测出的理论做出修改。这是一个从问题到假说、再到实践、再到科学、再证伪、再提出新问题、再到新假说……循环往复的过程。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多以学生能接触到的周围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最简单的规律和最实用的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的科技前沿信息为补充,涉及到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各个部分的基础知识。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更侧重于了解物理现象,从物理现象入手去探究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按照“现象规律本质”的思路进行学习和探究。这种学科特点很适合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 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源动力的。教师应创设与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的物理情景,引导通过学生对物理情景的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总结出该物理情景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在初中物理引入密度概念时,可以用同学们都吃过的棉花糖和体育课推过的铅球为例,同学们很容易对密度的概念产生形象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怎么来定义密度这个物理量,这样学生自己就会给出它的定义,并能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设计、独立实施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自己的认知思路,认真思考,寻找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如我们在学习电路部分串、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关系时,利用星期六、星期日休息的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在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设计电路,设计实验数据填写表格,列出计划所应用的电路器材;第二,自己动手连线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实验数据;第三,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第四,对比不同组的实验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组的实验差异,分析各自的优劣。这一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有了很好的应用场所,极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主动探索问题答案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海量的信息以网络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等形式充斥着我们周围。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中学阶段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畅游在网络的海洋里寻求知识,但网络也包含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网络使用者呈现了低龄化趋势,正确引导中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求知、娱乐、交往也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一道重要的课题。主席曾经说过:“思想这块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非分辨能力较差,抵御诱惑的能力较差,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为学习服务,能有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信息资源,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如我们在讲到力学时,引导学生了解牛顿,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牛顿的相关资料,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点整理关于牛顿的生平或牛顿的名人轶事等小文章,同学们热情很高,写的文章五花八门,并从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名人的成就来自辛勤的学习和对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和追求。对同学们的思想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的便捷为自己的成长和成才服务。

4.鼓励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契机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展示青少年科技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其根本宗旨在于倡导和鼓励青少年在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所掌握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解决方案,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学习、生活、生产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从而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发展。同学们通过参赛的准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调查社会实际情况、走访专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书写报告和论文、参加答辩过程及现场观摩其他同学作品等形式,既能丰富想象和开放思想,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的最高目的。”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应当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出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加拿大企业参与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研究.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杜艾芳.德国职业教育公益性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知网,2012-12-25.

[3]许冰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国知网,2012-12-25.

[4]聂长明,文松年.“研究性学习”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09,(2):66-70

[5]丁保忠.开展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五性” 原则.校长论坛.

[6]崔允,王中男.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意义与性质、问题及澄清,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44-47.

[7]方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STSE教育的探讨.新课程研究,2010.91-92.

[8]曾智勇.怎样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7-108.

[9]吴运龙.关于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科教纵横,2009,(12):198.

[10]樊红.澳大利亚小学全球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10,(3):61-64.

[11]谌纪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的探讨.理论界,2010,(1):185-186.

[12]王较过,孟蓓.“明确学习”反思模式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启示.当代教师教育,2009,(12):70-75.

[13]刘永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教学与管理,2010,(1):34-35.

[14]苏洁梅,阮立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认识及相关问题厘清.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37-140.

[15]罗明空.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3):64-73.

上一篇:职前英语教师口语训练C―S―P―E模式研究 下一篇:任务型英语口语课堂的互动合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