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101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4 06:27:24

【摘要】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2克(或遵医嘱)一日一次,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5ml一日二次(或遵医嘱),为治疗组(55例);另一组单用蓝芩口服液注射液5ml一日二次(或遵医嘱),为对照组(56例),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改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蓝芩口服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我院自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101例手足口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01例患者,男49例,女52例,平均年龄3.5岁,入院时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型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均有高热,皮疹,嘴唇、舌尖、咽喉疱疹;其中神经系统表现55例,呼吸系统表现49例,循环系统表现1例。

1.2方法20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为治疗组;另一组单用蓝芩口服液治疗,为对照组。

1.3疗效标准治愈:无发热,皮疹消退,嘴唇、舌尖、咽喉疱疹消失,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好转:发热减退,皮疹和疱疹消退或变成灰暗,症状减轻,无并发症;无效:高热不退,皮疹无改变或增多,症状加重,有并发症,需转至ICU治疗或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即(χ±s)表示.组间比较用U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用X2;以P

2结果

2.1两组退热时间、皮疹、口腔疱疹溃疡消退时间见表1。

3讨论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单磷酸阿糖腺苷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其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单磷酸阿糖腺苷进入细胞后,经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Ara-ADP)和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抗病毒活性主要由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所引起,Ara-ATP与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竞争地结合到病毒DNAP上,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同时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还能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活性,使Ara-A渗入到病毒的DNA中并连接在DNA链3′-OH位置的末端,抑制了病毒DNA的继续合成。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其它病毒性感染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此外在手足口病及儿童水痘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1]蓝芩口服液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聚山梨酯80。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疾病,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皮疹,减少平均住院天数有明显疗效,用药安全,因此,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可以推广[2]。

参考文献

[1]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华西药学杂志,中华实用医学等相关杂志的相关临床文献.

[2]李春春.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6(9):6.

上一篇:西妥昔单抗治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