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5 01:44:08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B组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分析AB两组的效果。

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单磷酸阿糖腺苷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5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2-02

病毒性肝炎属于一种可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传染病,其流行领域普遍,并且发病率非常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治愈难度极大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其如果转化为慢性肝炎,一方面会时常出现迁延不愈的现象,另一方面还能够恶化为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现阶段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键内容主要在于抗HBV以及清除乙肝病毒。单磷酸阿糖腺苷是当前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较好的一种药物,其抗乙肝病毒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干扰素存在的区别不是很大。因为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疗程时间不长,副反应出现的机率也很低,治疗成本不高,普通患者都可以接受。我院近来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开展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对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前往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75岁;B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74岁;80例患者的血清ALT上升大于正常2―9倍,血清当中的HBsAg、HBeAg与HBVDNA阳性均高于6个月。AB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其差异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1.2 治疗方法。A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B组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具体如下:A组患者中体重在60kg以下的患者,选择剂量为400mg单磷酸阿糖腺苷加入到浓度为5%的450ml葡萄糖液进行静滴,每天静滴一次,坚持治疗一个月;体重在60kg以下的患者,选择剂量为300mg的单磷酸阿糖腺苷加入到浓度为5%的250ml葡萄糖液实行静滴,每天静滴一次,持续治疗15d,再选择剂量为200mg的单磷酸阿糖腺苷加入到浓度为5%的250ml葡萄糖液进行静滴,继续治疗15d。B组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早晚服用一次,每次剂量为5mg,连续治疗15d,接着更改为每天服用一次剂量为5mg的更昔洛韦,连续治疗15d。

1.3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发现肝功能恢复,检查发现尿CMV-DNA转阴;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肝功能出现好转,检查发现只有部分尿CMV-DNA转阴;无效:临床症状没有被控制,肝功能被破坏,检查发现尿CMV-DNA依旧属于阳性。

1.4 统计学原理。全部患者的资料均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主要使用(X±S)来显示,组间对比使用X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中,显效的患者有30例,有效的患者有9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7.5%;B组患者中,显效的患者有27例,有效的患者有3例,无效的患者有10例,总有效率为7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不良反应观察。A组患者中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只有2例,发生率为5%;B组中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有12例,发生率为30%,B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机率明显大于A组,其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世界各种传染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国内目前每年大概有40万人因肝炎和肝癌而去世,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性很高。病毒性肝炎在西医范畴上主要是由多种肝炎病毒造成的,主要特点为对肝脏造成损害,同时具有全身性特点的传染病[2]。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为主,同时伴随厌食、厌油、肝大以及肝功能不正常的症状,还有一些患者会产生黄疸症状。现阶段,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药物层出不穷,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其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属于临床疗效比较理想的一种药物。

病毒性肝炎的产生主要因为HBV在人类机体内长时间存在同时带来一连串的变换,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抗病毒治疗属于避免病毒性肝炎慢性化以及重型化的最合适方法。单磷酸阿糖腺苷属于一种广谱的DNA病毒抑制剂,其主要对DNA多聚酶形成抑制的作用从而阻碍DNA的合成,并且还能够通过延长DNA链的方法对病毒复制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单磷酸阿糖腺苷还可以形成阿糖次黄嘌呤,能够对抗病毒疗效起到维持的作用。同时,单磷酸阿糖腺苷应用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过中,副作用产生的机率较小,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注射位置疼痛的现象,目前医学临床上还没有出现骨髓抑制的状况,其治疗的时间较短,不管男女患者均可以使用,用药时顾忌事项很少,并且成本也不高,不会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因此患者对其接受度较高[3]。在本研究中,A组的总有效率为97.5%,B组的总有率为7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由此可以知道,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具有抗病毒以及抗病毒复制特点的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另外,本研究中,组患者中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只有2例,发生率为5%;B组中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有12例,发生率为30%,B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机率明显大于A组,其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由上可知,A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B组,因此说明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现象出现的机率,安全性较高;另一方面还因为其疗程时间不长,治疗成本不高,由此不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经济负担。所以,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是比较合适的方法,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建红,程相超.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10(13):112-113

[2] 程海生,苏守刚,孙晓艳,王洪娇.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2(19):78-79

[3] 刘建勇.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3(07):145-146

上一篇:关于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与其治疗分析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23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