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文化”传递教育真谛

时间:2022-10-04 04:14:36

用“家文化”传递教育真谛

责任与爱是“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学校、家庭、社会都需增强责任与爱的意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传递教育真谛。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以“家文化”为工作指南,确立了办学目标—构建学生受益、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的师生快乐成长的幸福家园。因此,学校温暖如家。

在“家文化”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确定了文化育人的“一二三”目标:培植师生“一家人”的精神,培养其强烈的归属感(集体观);树立师生“两个尊重”的意识,即尊重生命、尊重规律,从而确立其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观);激发师生“三个热爱”的情感,即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集体,从而调动其生命的内动力,焕发其积极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激情和追求(价值观)。

当然,实施“家文化”,首先要把学校建设似家,让师生在校园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其次要让校园充满人文关怀,师生徜徉其中才能感受到精神的放松与安逸。

塑造“家”之形

校园环境建设充分考虑师生的身心需要 走进校园,目之所及的每一处设计都着眼于师生的情感体验,从色彩到格局、从内容到结构……都是为了带来家一般的感受。走廊的花香座椅可以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惬意的歇息;冷热水兼具的雅致的洗手间不仅带来温暖,还带来文明;古典雅致的茶吧让教师们怡情益智;每个楼层都设有的温馨舒适的接待室充分体现师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民主与尊重;设备齐全的文化餐厅让教师们茶余饭后的思想更加富有张力;灵活多变的淡绿色软木展板成为学生作品和思想交流的舞台,还有那以奶黄色为主色调的楼道文化木雕展板和墙壁设计,暖色调设计风格简约大方,让人精神镇静,身心愉悦。

校园活动设计充分关注师生的身心体验 教育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学校因学生而生动,因活动而鲜活。“家文化”不仅重视师生的身心需要,更加关注师生的身心体验,让师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所以,校园活动设计都尽可能让师生感受到人性之善、人文之美。新教师、新生的欢迎仪式,老教师退休前的全校全员欢送会,退休教师的“话重阳”座谈会,儿童节的教工亲子运动会,优秀学生励志行,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每个学期的清华北大优秀学子零距离学法指导,中考祝福包饺子,学生陶吧创作,每年春季盆栽种植体验,等等,这些常态化的活动已经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在活动中或交流,或互助,或鼓励,流淌真心真意,生成幸福快乐。

铸造“家”之魂

用责任与爱修师德炼师魂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源头活水,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师德建设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等,并不断完善,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环境,强化教师安贫乐道的从教信念和职业信仰。同时开展“读经诵典、润教人生”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个人修养,引导其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在“家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下,教师“建校如家、爱校如家”的情感不断凝聚,其责任心与爱心赢得了家长的高度信任和好评,学校每年的师德考评都位居全市首位。

用责任与爱建课程奠基础 完善师生教学相长的知识体系,按照已制订的“五个一”育人目标体系—健全完整的人格、身心健康的体魄、终身受益的知行习惯、适用于己的学习方法、品味高雅的艺术爱好,构建学校的必修课程和艺体选修课程,课程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师生在知识学习的互动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丰富“家”之味

视家长为家人充分尊重 尊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我们把家长视为家人,通过《家长学校章程》把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解、提出建议的基本权利,同时开通家校联系的多种渠道,如家长开放日、致家长一封信、家校联系卡、校讯通、家长会、家校联席会、问卷调查等,增进家校之间的合作与信任。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全部向家长公开,随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学校教育教学安排。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使家长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了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意识。

抓培训促家长素质提高 家长素质决定着家庭教育是否科学有效,我们在注重家校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也非常重视家长的培训,按照《家长学校章程》规定,学校积极推进家长培训工作。一方面,每个学期邀请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走进学校,为家长进行青少年成长相关问题的解答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家长开放日讨论会、家长会和电话等,直接对家长进行指导。心交心、面对面,广泛指导与个别答疑,家长教育孩子的热情被唤醒和激发,家校教育观念和方法趋于和谐统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民主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重实践善借助社会资源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如今学生的足迹已遍布本溪市及其周边城市的各个博物馆、科学宫、纪念馆等,三年的学习时间,每个学生至少有六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多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带领下第一次走出家庭、走出本溪,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坚定了理想和信念。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二十七中学,我们用“家文化”催生责任与爱,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学校,在校园里幸福快乐地生活。

上一篇: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的... 下一篇:逛一趟棉花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