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与对策

时间:2022-10-04 04:00:27

手术室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与对策

摘 要 目前在医疗活动中,手术室医护人员既是患者隐私权的实施者,也是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者,所以只有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保护好患者的隐私,从而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

关键词 手术室 患者 隐私权 保护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手术室是医院特殊的医疗场所,其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所担负的风险系数较高,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有较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患者的隐私,因此如何尊重和保护病人的隐私已成为手术室护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所谓患者的隐私权是指患者拥有保护自身的隐私部位、病史、身体缺陷、特殊经历等隐私不受任何形式的外来侵犯的权利。目前患者对于尊重自身的隐私和隐私权越来越重视,因此我科自2009年1月以来,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个人道德观和隐私观,对手术病人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措施保护其隐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有关医疗诉讼举证倒置规定的出台,患者在就医时享有的医疗权、自、知情同意权、保密权、隐私权、了解医疗费用权、病历复印权等基本的权力得到了落实,使患者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患者对治疗中相关的信息、隐私权的保密、复印病历相关资料以及手术费用清单等也得到了合理的满足。在发生护理纠纷的诸多因素中,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不到位和缺少护患沟通,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或演变为护理纠纷的重要因素[1],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手术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做到会熟练使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减少术中忙、乱、慌等现象,使其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丰富的综合素质,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和顾虑,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措施与对策

术前隐私保护:在目前的医疗服务领域中,患者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医护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2]。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和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手术室的工作制度,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术前要访视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告知对患者的特殊病情信息决不会宣扬与泄露和对术前准备需暴露隐私部位时,尽量缩短时间,并采取遮盖等措施,消除其心理负担。

术中隐私保护:护理人员由于熟知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有关隐私比较了解,因此在进行隐私部位医疗护理活动操作前,要告知病人哪些隐私需要公开,并做好解释。颈部手术将上衣反穿下拉至遮盖。腹部手术在被褥的遮盖下,为病人脱去衣裤,消毒时将上衣揭开,女性病人用纱布块遮盖,被褥轻拉于腿脚部。取截石位的手术,消毒前应摆,消毒后尽快覆盖消毒敷料,从时间和程度上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切实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部位,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手术中切下的任何组织,必须认真保管,防止遗失,因为病理切片的结果是手术患者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术后隐私保护:术毕将病人送回病房,在搬运过程中应做好遮盖和保护工作,护理人员要严守患者隐私秘密,保护病人的信息资料,尽量减少或避免患者隐私部位的暴露。术后回访病人关系到肿物性质,应与主管医师沟通,保持口径一致,实行保护性医疗,决不在公众场所讨论涉及患者隐私的有关疾病或治疗信息等问题,这也是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环节。

讨 论

隐私是一个人不允许他人随意侵犯的属于个人信息控制部分的领域,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生活、精神独自的享有[3]。对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在未取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决不得向其他人私自泄露。在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发现有的家庭观念比较传统,患者家属往往不愿意透露其病情,特别是诸如病理生理上的缺陷或者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等,因此会要求医护人员为患者的病情隐私保密,尽量不要泄漏;还有的患者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某疾病时,为了不让家属为其病情担心,而也会请求医护人员为其保密。但是有的医护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不尊重患者的人身权利和其他与健康相关权利,私自对外宣传或扩大患者的病情及隐私,从而造成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在我们治疗护理工作中,事实上存在着或多或少忽视或侵犯患者合法权利的行为[4],但这都是旧的制度延续造成的患者隐私泄露而引起的矛盾和医疗纠纷,如患者床头卡是医院挂在患者床头用以标明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护理级别等内容的证明,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入院制度内容之一,也是各级医院沿用多年的一种制度。但是床头卡的设置,却在无意中暴露了患者所不愿意外漏的信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尊重患者的隐私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关心和保护患者的道德义务,也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通过开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手术病人的隐私保护,增强了医护人员时刻保护病人的隐私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重视了护理风险的因素,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工作热情,使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维护了病人的尊严,融洽了护患关系,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杜绝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的发生,使护患关系得到了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谷红.加强手术室管理防止护理纠纷.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205.

2 王伟,李艳华.保护手术病人身体隐私的探讨.护理研究杂志,2004,18(6):544.

3 施卫星,杨延忠.护士应如何看待病人的隐私权[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321.

4 张艳春,王淑丽.护理人员对患者权力保护意识的调查.吉林医学,2008,29(22):2134

上一篇:医患沟通的技巧性 下一篇:在输液流程再造中引入沟通指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