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宁片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4 03:40:42

[关键词] 胆宁片;胃食管反流病

[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118-01

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人常有泛酸、烧心等反流症状和进食后上腹饱胀,治疗以制酸和促进胃动力为主。有时经过治疗不能完全缓解症状,我们试用胆宁片辅助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20例病人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诊断标准:内科学第六版),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和进食后上腹饱胀等,经莫沙必利5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治疗2周以上仍有症状不能缓解者。其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44±18.5)岁。

1.2 症状评估

均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2周以上,仍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症状存在。伴随症状:45例咽部异物感、36例便秘、75例严重的进食后上腹胀痛。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加服胆宁片,3次/d,每次2~5片(根据大便情况,大便正常者每次服药2~3片,便秘者每次服药5片,每日大便两次以上予减量)。1周后门诊复诊1次,调整药物剂量。患者服药前、4周后各测血、尿常规,血清GPT,胆红素, BUN及肌酐。并记录病人的伴随症状及副反应。

2 结果

120例中102例完成观察。其中,33例服药1周症状完全消失,56例症状减轻,有效率87.25%。服药4周后68例症状完全消失,25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有效率91.18%。其中服药4周后,45例咽部异物感,36例症状消失,5例症状好转,4例无效,有效率91.11%。36例便秘,36例症状全消失,有效率100%。75例进食后上腹胀痛,69例症状消失,5例无效,有效率91.11%。

不良反应:20例轻度腹泻,减量后症状消失。22例下腹部大便前轻度疼痛,服药1周后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结果:102例治疗4周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血清GPT、胆红素、BUN及肌酐均在正常范围。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的大部分病人经制酸和抗反流治疗后都能缓解症状,但有些病人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对正规治疗2周以上症状缓解不明显的病人,加用胆宁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胆宁片是由大黄、虎杖、青陈皮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功效为疏肝利胆,清热通下,同时这些药都具有理气作用,有明显的促进胃动力的作用。我们使用后感到,对于烧心咽部异物感,进食后上腹胀有明显的疗效,尤其伴有便秘的病人可以迅速改变大便的形状。临床应用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究其组成,其中大黄含蒽醌和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等成分,具有温和刺激结肠黏膜功效,虎杖具有表热解毒、通腑作用。这些药物结合便具有理气清热通便的作用。另外,其中理气的药物显然具有增加结肠动力学的作用,而增加结肠动力学有助于排便。因此,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加用具有理气功能的中药,可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经服用胆宁片4周对尿常规、血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的观察均无明显影响,因此,该药使用非常安全。

(收稿日期:2007-05-07)

上一篇: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延伸医疗情况分析 下一篇:中医要发展 创新技术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