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促成长

时间:2022-10-04 12:02:24

以“思”促成长

摘 要: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以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及开发为目的,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深入思考、讨论和分析,以获得解决策略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宗旨、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它是指导性的、原则性的,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而且,也只有从实际出发进行选择,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1]。所以课程审议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我们作为奋斗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幼儿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课程开发及课程审议中,为的就是让课程更为合理,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 幼儿园课程审议

一、课程前审议――发现问题,主动思考

在课程实施之前我们会进行课程的前审议,课程前审议的过程就是预设课程实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预设课程实施中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1.“思”硬件是否达标

硬件设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在前审议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课程实施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是否达标。在进行我园园本课程《春舞泰幼》的前审议中,我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课程中需要孩子们观察的迎春花我们校园里并没有种植,而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海棠花却没有纳入课程,所以在前审议的过程中我们及时进行了发现和修改。

2.“思”目标是否合理

我们都知道,目标是衡量教学活动是否完成、孩子们是否掌握的标尺,所以在前审议的过程中目标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根据这一原则,首先要看的就是目标中是否涵盖了五大领域的内容,其次要看的是所制定的目标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否迎合孩子的发展。

3.“思”活动内容是否适宜

教学内容是否适宜也是课程前审议的重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及组织方式都需要我们在前审议的过程中进行预设。比如,中班社会活动《养蚕人家》,在此活动中需要孩子们认识蚕,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同时还要知道蚕宝宝吐的丝有什么用途,最后还要带孩子们去参观我园的特色专用室“养蚕人家”并体验养蚕的过程。一个社会活动有如此多而繁杂的环节,我们清楚地知道二十到二十五分钟的上课时间是远远满足不了这个教学活动的,那怎样修改才能相对比较适宜呢?经过仔细的思考过后,我们决定带着孩子到专用活动室进行此次活动,将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体验养蚕结合在一起,将参观专业室和了解蚕宝宝吐丝的用途结合在一起。

在经过前审议的修改过后,我想这个活动在组织起来会相对适宜许多。

二、课程中审议――分析问题,积极思索

课程中审议,顾名思义就是在课程实施到一半时进行的审议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是经验交流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1.通过多种方式检验课程是否合理

虞永平先生曾经说过:课程审议是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审议并作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所以说课程审议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参与的,在我们课程审议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同时为了检验我们的课程是否合理,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方式来进行操作。

(1)一课三研

我们本着以研促教的精神,在我园的园本课程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活动进行一课三研,首先由年轻老师根据前审议后保留的活动教案进行一研,在经过集体观摩和评价后,由二研的老师进行教案的修改和组织,在经过又一次的观摩和评价后,由三研的老师进行再一次的活动组织。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观摩、评价后保留最适宜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2)同课异构

与“课三研”相仿,选择一个教学活动,请老师们深入思考并进行集体备课,各自设计一个认为比较适宜的教学活动过程,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和活动组织来验证前审议中保留下来的教学活动是否适宜,如存在异议则从中选出最为适宜的教学活动。

(3)师徒结对

通过师徒结对来进行课程的检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来独自进行课程或教学活动的审议,所以需要师父的帮忙,在师父的帮助下,年轻老师们也步入了课程审议的行列,为如何进行课程或教学活动的审议积累了经验。

2.通过经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

陶行知先生反复倡导“通力合作”“同心协力”为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他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境界。我们都非常清楚,不是一套课程里的所有活动都能拿来反复观摩和评价分析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同伴间的经验支持和共同合作。

在课程中审议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可能同时组织一个教学活动,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组织过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告知同伴,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同伴进行分享。

3.通过积极思索初步解决问题

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找出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那么中审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需要老师们积极地思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其他教师更好地组织此活动打下基础。

三、课程后审议――形成策略,及时反思

课程后审议是统筹进行反思的过程,在后审议的过程中反思已经不仅仅是对于某一个活动或是某一个目标的反思,而是对整个课程的反思,其中包括前审议中制定的主题目标都是否达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都适合孩子的发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适宜、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具有序列性等等。

在进行课程后审议的过程中,除了反思上述的种种以外,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反思和经验,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解决的策略,在经过共同的讨论和商议后,将原有的课程进行整改,努力使课程在审议的过程中进一步合理、进一步完善。

幼儿园的课程审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及不断反思来逐步进行完善,相信在我们的会“思”会想中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适合孩子们的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三条丝路在兰州交会 下一篇:初探农村幼儿园与家长交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