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3 11:52:01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83-01

摘要: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是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要在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实施快乐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快乐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变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为快乐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快乐教学。1、巧妙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快乐。高中生物教材中导言通常概括性很强,教师要巧妙平设计每一节课的导言,从学生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快乐。如农村学生对田野生活有体验,而城市学生对现代化的生活有体验,针对不同的学生,寻找生活细节中的闪光点,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进入新课。2、寓快乐于学习中,讲课内容故事化、生活化。中学生普遍爱听故事,如果教师能结合生物教学,讲课内容故事化,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比如学习遗传规律的发现时讲孟德尔的故事; 学习遗传病, 讲身边一个软骨病家族,怎样传递患病基因的具体事例。

二、充分利用书本插图,提高课本的利用率

高中生物教材安排了大量插图,它们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相关生物学知识。不仅能提高教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我们如果能充分地用好这些插图,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是要教学生看图。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中,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多个核糖体所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多而复杂。因此为了使观察能够全面有序而且重点突出,在观察插图前教师应先把插图的名称、作用、性质和类型等基本情况的学生交待清楚,然后指导学生按正确的观察顺序,有次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其次,要教学生说图。说图要简单明了,让学生学会概括。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插图,要求学生对观察分析的结果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如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换示意图,可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插图的基础上,用语言回答出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次,要教学生析图。析图就是引导学生解剖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图中相关部分的关系,从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掌握生物体的结构、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知识,以达到真正的“识图”。为此,我们在教会学生分析生物体结构图、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总结图、遗传图解或系谱图、描绘生物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插图等。第四,要让学生画图。画图也是学好生物学的基本功,自己画图也有助于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生态系统的结构》这节课重点是要理解生态系统整体性,通过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可以通过某个生态系统一部分让学生建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示模型,再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这样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又重视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把握。

三、讲究科学提问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问是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开放性等。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调动起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对获取新知识充满渴望。因此教师要科学的进行提问,对课堂问题精心组织,讲究方法。首先,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提问失去价值。提问时要在知识的点上布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生物学思想、 价值观念、 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的方面设置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如在《细胞分化》 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可这样提问:问题1:多细胞生物体大多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一个成年人约有1014个细胞, 一个受精卵怎样产生如此之多的细胞呢?问题2:如果只通过细胞增殖, 会产生形态结构、 功能不同的组织细胞吗?其次,提问要有思考性。在课堂提问设计中,应根据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的提问,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讲 《植物水分代谢》时,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渗透作用概念后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渗透作用与扩散有什么区别?漏斗内液面会持续上升吗?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吗?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到一步步深入,问题也随之具有探究性,引起学生的思考。再次,课堂提问要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是激发一般的、 开放性的回应的问题, 也称间接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它要求被试创造一个反应而不是回忆或选择一个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封闭型问题所占的比例较大,为此,我们要常换思维,经常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综合、 应用等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明. 基于实际的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2]周光琪. 有效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3]谭树强.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的几点策略[J]. 科技信息,2011,(24).

上一篇:中学化学教材的创新性实验探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