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察,利于习作

时间:2022-10-03 11:00:55

【摘要】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离不开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只有源于细心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想象,才能让习作内容真实、理智而生动。

【关键词】观察;顺序;目的;重点;注重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32.33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可见,观察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一、观察要有顺序

小学生习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例如《紫藤萝花》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从整体到局部。先写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再写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最后写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特点?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再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上深下浅,好像紫色的沉淀”。再从描绘的神态看,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接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在笑”和“嚷嚷”……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如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如:《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记叙了战斗英雄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文章线索清楚,围绕“炸暗堡”这一事件,按照为什么要炸暗堡,怎样炸暗堡和结果如何的顺序展开记叙。全文紧紧围绕“炸暗堡”这一中心逐步展开。其中“如何炸暗堡”是事情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英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写得最详细。其次“冲向暗堡”是炸掉暗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写得较详细。

如观察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例如《燕子》中“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三个词准确描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笔者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了本课的一个写作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作者仅从羽毛、翅膀、尾巴这三个方面就勾勒出了一只只活泼机灵的燕子。二三月微风,千万条柔柳,阳光下斜身掠过,稻田中,湖面上,电线上,这一个个场景,构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从燕子的外形到燕子的生活习性,让我们领会到写动物的方法。我们引导学生在运用此种方法仿说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二、观察要有目的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表现出校园或公园里春天的景色。我们的校园里,有整齐的教学楼,宽阔的大操场,还有高大的杨树和美丽的大花坛。在这些景物里,最能反映春天特点的就是树和花坛。所以,可根据“表现春天”这个目的,选择树和花坛进行重点观察。同样,在公园里,有楼、台、亭、阁、廊、树、花、草、藤等各种景物,而其中的树、花、草到了春天,吐芽抽枝,返青披绿,生机勃勃,给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所以,我们会选择公园里的树、花、草来重点观察。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作者的观察目的就很明确,要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方面观察组织材料。正因为作者观察时抓住了重点,所以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三、观察要有重点

每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因此,在观察的时候就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就是抓住特点。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如《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我们在观察金蝉脱壳后的变化,可以重点抓住蝉的颜色与翅膀的变化。“翅膀由又小又嫩到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奇特动人。肚子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加深一次。”因此,只有引导学生细致地去发现,认真地去分辨,才能真正地抓住事物的独到之处。

四、观察要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学识更重要”。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什么是想象呢?将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就是想象。如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可以想到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和圆周率等等。同一道作文题,我们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只要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知识、丰富阅历,并善于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感悟和借鉴好的方式方法,加强实践历练,就一定能够自觉地在写作中运用想象与联想,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五、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同学们学会了观察,习作的源头活水自然就汩汩地流个不停,何愁习作能力不能提高呢?

上一篇:小议藏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拨云见月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