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之我见

时间:2022-10-03 10:36:50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之我见

摘要:作为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除了园林植物绿化景观的展现能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改善城市污染环境方面更是功不可没。如何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就成了当务之急的事情。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85-1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和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地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作为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除了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能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园林植物还具有调节小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毒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附粉尘,减少噪声污染等功能,园林植物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的基础,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改善城市污染环境方面功不可没。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园林植物的重要措施。本人结合多年的经验得出结论:只有针对性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强调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才能使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1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经费少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经费投入少,负责防治病虫害的绿化部门因为缺乏经费,不得不选择花费最低的化学防治措施。

1.2 治标不治本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常见的一些病虫害的治理上,忽视园林植物病虫的源头治理,随着城市园林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是越来越多。

1.3 缺乏植物保护的专职技术人员

抓不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因而无法从源头上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1.4 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单一

以喷施农药等化学防治技术为主,而喷施农药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危害到园林植物本身,所以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化学防治,通常会影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整体防治水平落后。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2.1 注意生态平衡

在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平衡中,由于人类和生物、植物生存的环境之间都有着较为复杂的联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发生改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导致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失衡。因此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时,首先不要违背了生态学的观点,要把有利于发生病虫害的条件消灭到萌芽之中,尽量避免用喷施农药的方法,大力提倡引进植物病虫害的天敌,运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则,使园林植物生态保持稳定。

2.2 全面治理

在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对策时,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如需注意维持生态平衡、控制经济支出、保证防治效果等方面,并以做好植物检疫为前提,保证植物养护,不滥用农药,争取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尽可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

3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3.1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强化组织领导,做到防治监测人员专业化,各类高效低毒的农药要储备充足,药械配备齐全,以备发生突发性病虫害时能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不可单一使用某种农药,应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避免病虫产生耐药性。

3.2 把好植物检疫关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国内国际园林部门间的苗木品种交换日益频繁,这就为人为传播园林植物疾病提供了机会,因此在引进苗木品种时,必须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要把进苗地区繁殖快、危害大、易传播的危险病虫种类,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发现有害生物就要立即进行除害处理,严禁将危险性害虫传入或传出,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3.3 大力推广诱杀技术

诱杀技术是一种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把害虫诱集杀死,比如灯光诱杀技术就是最常用的一种诱杀技术,此外还有色胶板诱杀技术、饵料诱杀技术等等。这些诱杀技术不仅容易操作,成本低廉,而且效果也很好,而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安全,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已把诱杀技术作为重要技术措施。

3.4 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近几年无毒无污染的生物性农药不断推陈出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有利。此外,人工合成昆虫内外激素的种类也较以前不断增多,也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一些生物防治方法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益兽、益鸟、益虫、益螨、有益的细菌、真菌、病毒、激素等来消灭害虫。生物防治有许多优点;保护环境,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害虫不易发生抗性,不会引起害虫再猖獗,对人、畜、植物安全。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做到经济有效,技术好,还可以节省劳力,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很有前途。

(3)正确选用无公害农药和施药技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选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如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及植物杀虫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农药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说,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更具有优势,它能够持久有效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只需喷两次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另外需要改进农药施用技术。以往的农药喷雾施药方法弊端很多,有人曾经测算过,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而能起到杀虫作用的农药仅有0.03%。可见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周围环境中,既造成了农药浪费,还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居住环境。因此改进农药的施用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李孟楼.资源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宋建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费显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水稻稻瘟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可持续农业中的植物病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