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玉米粗缩病近年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策略

时间:2022-04-11 05:30:05

商丘市睢阳区玉米粗缩病近年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策略

摘要:睢阳区是河南省夏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40000hm2。近几年睢阳区每年发生面积约1500hm2左右,占睢阳区种植面积的3-4%,病株率一般田块为10-2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睢阳区玉米的生产。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原因分析;综合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5.1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82-1

玉米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之一,更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粗缩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发生。近年在冀、鲁、陕、晋、辽、津等省市暴发,我区近几年每年发生面积约1500hm2左右,占我区种植面积的3-4%,病株率一般田块为10-2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0%以上,严重威胁着我区玉米生产的发展。

1 发病症状

该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苗期受害最重,3-5片叶即可显症。苗期感病,植株心叶出现扭曲,病叶浓绿,叶片短厚,硬而脆,密集丛生,叶背面叶脉上出现粗细不一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出现弱苗死苗,一般需重新播种;玉米3-5叶期感病,植株上部节间缩短,矮化粗壮,叶片丛生青绿,叶色浓绿,多数不能抽穗结实,造成玉米的严重减产;5-7叶期感病,病株矮化,叶片浓绿,虽能抽穗结实,但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籽粒少,几乎没有经济产量。

2 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分析

2.1 传播途径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所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病毒粒呈球形,直径大小约60-70nm,存在于感病植株叶片部分凸起的细胞中,主要靠灰飞虱(Delphacodes striatella)以持久方式传播,该病毒及其介体灰飞虱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灰飞虱不喜欢以玉米作为寄主,只是在田间没有合适的寄主时,才将玉米作为过渡寄主,小麦丛矮型病株,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初期侵染源。

2.2 发病原因分析

2.2.1 传毒介体灰飞虱发生重 由于近几年温室和塑料大棚大面积种植,加上冬季气温偏高,使灰飞虱的安全越冬,造成翌年灰飞虱发生严重。

2.2.4 土壤养分不均衡 施肥过程中,肥料的比例失调,锌、铁等微肥较缺乏,有机肥量减少,降低了植株抗病性。

2.2.2 播种的玉米生育期与灰飞虱重发期吻合 灰飞虱在当地上半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翅灰飞虱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正与春玉米易感病的苗期相吻合。

2.2.3 田间管理粗放 田间草荒严重,尤其沟渠边、路边、村庄周围寄主毒源较多。

3.发病条件

3.1 传染源

玉米粗缩病毒的寄主植物是多数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所以在生产中,管理粗放、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重。前茬小麦丛矮病发生重的地块发病重。

3.2 气象因素

近年来由于我区秋季气温偏高,传毒昆虫危害时间长,致使越冬毒源增加。冬季气温偏高,灰飞虱等传毒昆虫安全越冬,从而加重病害发生。

3.3 玉米的播期及田间杂草管理粗放、草荒重

玉米的播期不同,玉米粗缩病发病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贴茬播种杂草较多的玉米田、早播玉米田、农林交错和沟边、贴果园改种的玉米田块、道旁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比较重。玉米不同生育期感病程度差异较大,感病越早,病情越重。一般玉米在7叶以前染病症状最明显,对产量影响最大,减产50%以上[1]。

3.4 种植结构的变化

温室和塑料大棚数量的增加,为传毒介体灰飞虱、蓟马提供了越冬场所,为灰飞虱和蓟马长期存活提供了适宜的生活条件。

3.5 零星播种的春玉米及土豆和玉米的间作套种

一部分零星播种的春玉米及土豆和玉米的间作套种给病毒介体提供了寄主,为灰飞虱的存活和继续危害提供了有利条件。

4 综合防治策略

以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要采取“切断毒源,活虫控病,综合防治”的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压低虫源,使玉米对粗缩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从而避开其危害。

4.1农业防治

4.1.1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报 及时指导大田防治。

4.1.2 选用抗病品种 如:豫农704、西单7号、中单2号、中单7号、农单5号、郑单4号、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较耐病。

4.1.3 调整玉米播期 春玉米及土豆、西瓜和玉米套作集中种植,且提倡地膜早播,尽量于4月20前播种结束。夏玉米6月10日以后播种,避免灰飞虱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病生育期相吻合,蒜茬玉米正值发病高峰期,更应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4.1.4 加强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肥的用量,增施锌、钾等微肥,能有效地减轻该病的发生。

4.2 化学防治

(1)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或用甲拌磷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或者用3%呋喃丹颗粒剂随穴撒施,每亩用量1.5-2kg,对灰飞虱药效可持续30d以上。

(2)玉米苗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抗1号)300倍液20%病毒A500-700倍液,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也可在灰飞虱传毒前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喷洒2.5%扑虱蚜乳油1000倍液及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混合液,隔6-7d喷1次,连喷2-3次,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 孟凡亮.鲁南地区夏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19-21.

作者简介:王志红(1973-),男,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局植保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

上一篇:集安市稻水象甲防控工作情况浅析 下一篇:水稻稻瘟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