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时间:2022-10-03 07:58:06

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实践,分析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学生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taking part in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contest for Dali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ying out vocational skills contest and improving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技能大赛;高职;创新;实践

Key words: skills contes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novation;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39-02

1 职业技能大赛现状

近年来,教育部举办了具有多个专业与方向赛项的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各所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这一赛事体现了各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学生综合技能的大检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已连续两年选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学生参加网络信息安全赛项,并配备学院优秀的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网络信息安全赛项中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

2.1 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职业技能大赛中,以学生综合实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让职业教育中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引导、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并且可以检验改革的成效,而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则是以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为前提,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加以提炼并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项目,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这种教育教学的改革,可以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1]。

2.2 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学院会根据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充分吸收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和指导,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了校企之间的交流。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并以此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契机与突破口。

2.3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而且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师型”素养,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格局[2]。

2.4 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全国技能大赛所涉及的各专业范围,都融入了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教育观念,在技术、技能平台上是最先进的。对学生在知识理论够用的前提下,采用最新教法、学法、练法,由知识组合型学习逐步向专业、企业文化渗透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思考,主动掌握。

2.5 构建符合高职发展的实训基地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大赛场地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来办好职业技能大赛,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增加实验实训工位,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情境,作为比赛场地的实训基地要完善比赛功能,提高比赛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

2.6 技能大赛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一直是一个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教材往往滞后于专业发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职业教育教材的要求必须使用企业最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新技能、专用工具介绍等,依靠国家组织的技能大赛平台,调整专业培养方案,补充或新编专业教材,满足课程实施的教学需要[3]。

3 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

高职学生要成为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必须具备以下能力: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信息安全技能大赛为例,进行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

职业基本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计算机系统操作与解决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力;利用Office工具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报告的演示、表格的绘制与数据的处理的能力、利用VISO软件绘图的能力;查阅各种中英文技术文献、资料,并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书写的能力;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能力等。

职业核心能力:网络服务器搭建与管理能力;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网络安全应用与管理能力;网络安全能力;网站后台程序设计能力;网络数据库设计能力;网络应用与开发能力;网络设备选型能力;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能力;网络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管理能力;撰写网络技术相关文档的能力等。

综合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对以上三种能力的分析,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职业基本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仍然没有很好的途径针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而恰恰综合素质能力是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关键组成部分,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自身的赛事特点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综合素质能力中,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能力,可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得到提升。

4 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4.1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手校园选拔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都是需要经过校内选拨,省内初赛才能最后入围国家级大赛,学生在选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从各方面进行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对大赛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与复习,带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2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前集训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就是为了展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准备与参加大赛的过程中,完成大量的实践操作练习,能够把以往学到的理论知识完全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3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赛制安排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赛题中设置的各种难题,比赛环境是完全脱离指导教师的现场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独立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自己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4.4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题设置分析进行情境化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 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完全是以实际工作情境为背景,以每一个工作任务为单元,这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这种情境化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实际工作的状态中去。

4.5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增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实际工作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要面对最前沿的软硬件设备,参赛的前期准备阶段,要有设备厂商的工程师进校指导,学生跟随工程师学习新设备的使用与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同时,部分设备厂商在工程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到优秀人才,并承诺部分优秀学生毕业以后招聘到本企业,进一步增进了校企合作。

5 结束语

总之,实践证明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进作用。通过连续两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信息安全赛项的比赛,提高了本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整体素质,毕业生备受有关企事业单位青睐。高职院校应该正确地充分利用大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升高职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鹃丽,杨军.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探索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35):220-221.

[2]李文,高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48-49.

[3]夏凡,沈建华.论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9(35):222-224.

上一篇:“数字营销”微博圈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高等院校本科班级班长工作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