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范文

时间:2023-02-25 20:47:08

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1篇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参加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参加初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学徒期满的在职职工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参加中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参加高级鉴定人员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可少于10年、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高级技能证书,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特长、能解决本工种关键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具有传授技艺能力和培养中级技能人员能力的人员;参加高级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任技师3年以上,具有高超精湛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能解决本工种专业高难度生产工艺问题,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及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而且具有培养高级工和组织带领技师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能力的人员。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如何报名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填写职业技能鉴定 申请表。报名时应出示本人身分证、培训毕(结)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工作单位劳资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等。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须出具本人的技术成果和工作业绩证明,并提交本人的技术总结和论文资料等。

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它是职业技能鉴定的基层组织,承担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具体工作任务包括:(1)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报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经鉴定指导中心核准后,签发准考证;(2)组织申报人员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3)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4)汇总鉴定成绩,并负责报送鉴定指导中心;(5)向鉴定指导中心提供鉴定报告,对考评小组的工作提出评价意见;(6)协助鉴定指导中心办理证书手续,并负责向鉴定合格者发放职业资格证书。(7)负责鉴定的咨询服务和信息统计等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步骤

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步骤分为四大步骤,分别是:鉴定前的组织准备、鉴定前的技术准备、鉴定实测、鉴定后的结果处理。

申报职业技能鉴定注意事项

申报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资格条件,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要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申报职业资格鉴定时要准备好照片、身份证以及证明自己资历的材料,参加正规培训的须有培训机构证明,工作年限须有本人所在单位证明,经鉴定机构审查符合要求的,由鉴定所(站)颁发准考证。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准考证,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违纪现象的处理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这次制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从卫生行业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技术等级标准,为建立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配套的卫生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加强劳动力科学管理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规范性原则。工种设置、名称、定义、适用范围、等级线、培训期限、技术等级标准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目录》中的规定和劳动部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的有关要求编制。它是衡量技术工人技术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尺度,是进行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开展卫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依据,为把卫生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纳入国家总体职业技能标准系统打下基础。

2.合理性原则。在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制定过程中,以全国卫生行业大多数单位的技术设备、劳动管理水平、技术工人分布状况为基础,突出卫生行业特点,使之符合卫生行业的客观实际,建立在多数技术工人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三、工种及技术等级标准目录

病案员(初、中、高)

医院收费员(初、中、高)

卫生检验员(初、中、高)

西药药剂员(初、中、高)

中药药剂员(初、中、高)

消毒员(初、中、高)

防疫员(初、中、高)

护理员(初、中、高)

妇幼保健员(初、中、高)

配膳员(初、中)

医用气体工(初、中、高)

口腔修复工(初、中、高)

医院污水处理工(初、中、高)

医学实验动物饲养工(初、中、高)

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

1. 鉴定公告

2. 鉴定申报

3. 资格审查

4. 鉴定收费

5.组织考核

6.成绩核定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技能培训 鉴定 关系

职业技能鉴定是对职业技能水平进行严格考评的活动,具体是指鉴定机构对从业者工作的岗位技术掌握以及理论知识的水平高低,按照相关标准,做出公正、客观的考核与评定的过程。而职业培训是实现职业技能操作能力的途径;是提升技能的一个渠道。根据“先培训后鉴定”的原则,职业技能培训是前道工序,而职业技能鉴定则是后道工序。如今的时代属于知识经济密集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瞬息万变,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把鉴定与培训工作有机统一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从业者职业技能水平。

一、职业技能鉴定是职业培训的载体

职业技能鉴定活动是依据技能人才的水平高低开展,而技能人才的培养基础是职业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又是以职业技能鉴定为载体制定内容。因此,培训是一种过程,而鉴定是一种手段,两者共同为员工操作技能提升以及企业发展而服务。职业技能鉴定是为了培训效果的落实而制定的一套考核标准体系,没有标准就没有培训的意义,自然也失去培训目标。长久以来,在一些人的错误观念中,认为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职业技能鉴定,纯粹的把鉴定工作当成检验培训工作好坏的工具使用,一味的以追求鉴定合格率作为目的。但实际上技能鉴定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依据,在鉴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绝对的判定培训工作的好坏,培训工作是为了提升操作者的技能水平,但是却又依靠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为载体。

二、职业技能鉴定可以推动职业培训的发展

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覆盖面宽广,涵盖涉及到了很多行业工种,从而为职业培训工作的全员性开展提供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一般都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将理论与实际操作二者结合,有效解决了培训中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际操作的问题,也遏制了只重实操而忽略理论学习的倾向,克服长期以来行业中一直存在的弊病。职业技能鉴定是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有制度作为保障。只有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者,才可获取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而职业资格证书又是以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为保证。若企业员工想要到相关岗位上工作,就必须持有相关岗位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资格证书又只有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才能获得。因此,在严格的制度保障下,培训工作的开展就具有了权威性、规范性,不能松懈。

另外,职业技能鉴定能够调动培训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职业技能鉴定存在一定的系统性、规范性,无论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还是技师、高级技师,各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在这些体系中,各工种等级都必须严格按标准要求有序进行、按工种内容进行考核,从而为员工的技能水平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在职业培训过程中还能激发员工的自身潜力的发挥,使员工培训结束经鉴定合格,取到证书重返岗位信心十足。

技能鉴定能够为培训工作提高效率。根据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职业培训中理论知识部分包括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培训,将会有大量的知识资源流通,从而促进资源共享,可利用资源的扩宽、扩大,无论是通用工种还是行业特有工种的书籍、文件、考试题库,包括电子资源都能够相互借鉴。如此一来,为培训工作提高了效率。

三、职业技能鉴定是职业培训的动力

职业技能鉴定是职业培训获取动力的源泉,培训机构依据鉴定标准,制定培训教学计划。依据鉴定标准开展培训工作,能够使企业对岗位人员的数量以及质量得到满足,提升培训信心,加大培训力度,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能持久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是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开展的考核与评定工作,通过培训的执行,使员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员工自身的综合能力,还为企业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中遇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李青松,李艳丽,王延会等.浅谈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相互统一[J].现代企业教育,2008,(16):9.

[2]钱永涛,李爱国.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26-27.DOI:10.3969/jssn.1007-0079.2011.12.015.

[3]郑萍.基于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的高职教育新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16-18.

[4]王群.以职业技能鉴定推动企业工人培训可持续发展[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4):67.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产业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完善,实践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对于每个技术人员不断深化自我素质,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技能型人才。[1]在技术先进领域下,不断的提高企业综合能力,使企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这些都需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来配合企业共同完成。职业技能鉴定是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一项标准的考核活动,本文为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展开研究,以及分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效果,并提出更好的发展方向。

二、分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开展工作的内容

第一,培训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够使学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培训中,教育管理组织需最大限度上解决学员的后顾之忧,在下发培训通知后,确保每一个受训鉴定的对象都能及时接到消息,于此同时,后勤服务还需为学员餐饮和住宿的合理化安排,做好工作服、学习资料等必需物品的配置工作。培训教师要做好详细培训内容的规划工作,结合培训的实际内容,做好教材、教案的收集工作,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前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使该工作环节得到重点保障,才能使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下去,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做铺垫。第二,培训的内容与设计。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围绕某一项职业技能进行展开的,根据参加培训的学员需严格遵守培训期间的各项制度。对于学员的出席情况做好监督工作,并针对学员内部考勤中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予以惩罚。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的构建中,需做好培训的内容与设计,保证学员在该培训期间得到更好的教学,遵循专业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培训内容的价值,同时对一些违法课堂相关纪律的学员进行特别处理,督促考核的顺利通过,提高通过率。[2]第三,培训的实施与授课。在培训阶阶段,应采取非上课方式主修,通过学员积极主动地学习来完成培训内容。教师要定时为学员解答学习难点与重点,尤其注意强调集中授课,针对实践的部分可进行分组,每个教师要带好负责的小组,然后安排不同的时间授课,轮换负责。针对学员独立完成动手实践的部分,教师不但要在一旁作指导和监督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然后实施定期的模拟测试方案,增强学员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员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从而实现培训的真正意义。同时,指导教师应结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辅导工作,使每个学员都能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第四,总结工作。为了检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效果,对培训后的工作进行总结,学员需对培训的结果进行真实地评价及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质量,在学员中开展的培训综合情况调查活动中,测评学习环境、课堂管理、教学质量、后勤服务等几项内容,并设立建议栏,让学员对培训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可尽情提出来。从而提高培训的整体水平,为下一次的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三、描述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效果及对其发展方向的探索

第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效果。不管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都能够增强参与人员的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其业务水平,丰富其理论知识,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3]首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能提升参与人员的素质,使大量人才被挖掘;其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可增强学员个体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效率;还有就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能使安全规范制造水平有所提高,增强企业的管理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最后进行有效的职业技鉴定培训能够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创新性,实现中国职业技能培训的规范发展。第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发展方向的探索。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应不断加强创新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模式,为技能型人才实现积极的意义。关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方向包括:一方面,由于目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缺乏规范性,导致不同培训者之间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开展工作。因此,为了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得到进一步发展,需从培训的设计内容提高其规范性。另一方面,因为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在内容上、形式上、效果上不相一致,缺乏整体性。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从整体性的问题进行考虑,通过有效的设计,使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实现一致化效果,改进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确保企业员工的高素质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先进性。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是对基层操作人员最为直接的一种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其能够提高参与人员的业务水平的职业素质能力,对中国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是确保中国人才质量保障的关键,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文凯,彭换新.高职院校拓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23):74-76.

[2]王轶闻.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5,35(14):169.

[3]张虹.基于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创新工作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15,30(6):75.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5篇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进行考试、考核,认定其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

第三条职业技能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省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州(地、市)、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各级的职责对职业技能鉴定进行管理。

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管理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第五条省、州(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工作和提供技术服务。

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具体实施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鉴定。

第六条经初级技能培训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者在同一职业(工种)岗位工作满六个月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初级职业资格鉴定。

经中级技能培训或者中等专业教育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者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满两年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中级职业资格鉴定。

经高级技能培训或者高等专业教育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者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两年以上的劳动者,可以申请高级职业资格鉴定。

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年以上或者获得部级、省级技能竞赛名次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技师职业资格鉴定。

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三年以上的劳动者,可以申请高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

有特殊贡献或者技术专长的劳动者,经单位推荐或者个人申请,可以提前或者越级申请职业资格鉴定。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国家对申报条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从事国家和省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和实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应当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其他劳动者可以自愿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用人单位招用需持证上岗工种的人员应当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取;对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本省需持证上岗的工种,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第八条从事国家和省规定应当持证上岗工种的在岗人员,在本条例施行前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应当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从事特殊工种的劳动者,除依照本条例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第九条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招聘职业技能人员的信息时,应当注明对应聘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

第十条需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应当向省、州(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申请,经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资料:

(一)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

(二)本人身份证件;

(三)本人资历和能力水平证明。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依照国家和省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收取费用。

第十一条职业技能鉴定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中提取。国家题库中没有的,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专家拟订。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申请对应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免予理论考试。

第十二条鉴定结果应当自鉴定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公布并通知申请鉴定人,申请鉴定人可以向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查询。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到查询之日起五日内给予答复。

申请鉴定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理论考试或者操作技能考核单项合格的成绩,有效期限为二年。未合格的项目,申请鉴定人可以在二年内申请补考。

第十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

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二)州(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初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授权的,可以核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用人单位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应当实行岗位与待遇相结合的制度。

第十四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以鉴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和技师、高级技师;乙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以鉴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

申报乙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

(二)具有与所鉴定职业相适应的场地、设备、检测仪器和设施;

(三)有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十名以上考评员;

(四)提交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可行性报告。

申报甲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其设备、设施和检测仪器在全省具有先进水平,并按照国家质量管理要求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评估体系;

(二)连续三年被评为乙类合格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三)有鉴定该工种三名以上的高级考评员。

第十五条开办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当向省、州(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初审合格后,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标牌。

第十六条从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考评人员分为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

考评员应当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资格;高级考评员应当具有高级技师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考评人员应当取得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考评员资格证。

考评员可以参加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可以参加初、中、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

第十七条考评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应当实行回避制度。考评人员在考评时应当佩带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

第十八条职业技能鉴定实行质量督导制度。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聘任质量督导员,对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质量监督检查和指导。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由本工种高级专业人员和有关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聘请的人员担任。

第十九条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统一管理,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行年检。

第二十条未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或者超出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范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由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宣布鉴定结果无效,退还申请鉴定人员交纳的费用,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其鉴定结果无效,由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由发证机关吊销其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使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国家和省规定应当持证上岗工种的,由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对用人单位按每使用一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伪造、变造、买卖职业资格证书的,由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规范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提高农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根据《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从事农机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对通过者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活动。

第三条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在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框架内进行。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全国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管理,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以下简称部农机指导站)负责业务指导;各省(区、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管理,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以下简称鉴定站)负责执行实施。

第四条农机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市场秩序,以及技术性强、服务质量要求高、关系广大消费者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领域),逐步提出职业技能资格要求。

第五条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保证鉴定质量,为农机从业人员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第六条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经费并逐步形成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强对鉴定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鉴定工作条件,推动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健康发展。

第七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农机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八条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管理。

(一)制定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政策、规划和规范;

(二)负责农机行业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培训教材以及鉴定试题库的编制开发工作;

(三)组织、指导农机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并对鉴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部农机指导站负责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业务指导。

(一)组织、指导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工作;

(二)负责鉴定站的建设规划与业务管理,提出鉴定站设立的具体条件,并负责资格初审,指导鉴定站开展工作;

(三)承担农机行业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培训教材以及鉴定试题库的编制开发工作,负责农机行业鉴定试题库的运行与维护;

(四)负责组织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五)负责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结果的初审、职业资格证书的办理和鉴定信息统计工作。

(六)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及有关问题的研究与咨询工作。

第十条省级农机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管理。

(一)制定本地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政策、规划和规范;

(二)负责本地区鉴定站、工作站、培训鉴定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三)负责本地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与质量督导员的管理;

(四)组织、指导本地区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并对鉴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鉴定执行机构

第十一条鉴定站是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执行国家和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政策、规定和办法;

(二)负责职业技能鉴定考务工作,并对鉴定结果负责;

(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鉴定情况统计数据和工作报告等材料。

第十二条鉴定站的设立应根据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原则上每省(区、市)至少应设立一个鉴定站。鉴定站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所鉴定职业(工种)及其等级相适应的,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考核场地、检测仪器等设备设施;

(二)具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

(三)具有熟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专(兼)职组织管理人员和考评人员;

(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第十三条申请设立鉴定站的单位,应提交书面申请、可行性分析报告,填写《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审批登记表》(见附件1),经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审核,报部农机指导站初审,经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同意,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部鉴定中心)汇总审核后,报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审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并核发《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授予全国统一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标牌。

第十四条鉴定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原则上由承建单位主管领导担任,由部农机指导站聘任,报部鉴定中心备案。站长的聘任由承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填报《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审批登记表》(见附件2),经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部农机指导站审定,确定聘任关系,并颁发站长聘书。当出现人事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换站长时,按上述程序办理鉴定站站长转聘手续。

(一)鉴定站应建立健全考务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与农业部有关规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鉴定站应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系统”,进行鉴定数据上报、信息统计及日常管理。

(三)鉴定站应配备专兼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严格执行所在地区有关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收费项目和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费用主要用于: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场地、试题试卷、考务、阅卷、考评、检测及鉴定原材料、能源、设备消耗等方面。

(四)鉴定站应受理一切符合申报条件、规定手续的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按照鉴定程序组织实施鉴定工作。

鉴定站有独立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利,有权拒绝任何组织或个人提出的影响鉴定结果的非正当要求。

(五)鉴定站开展鉴定所用试题必须从国家或行业题库中提取,并按有关要求做好试卷的申请、运送、保管和使用。未建立试题库的职业,试题由部农机指导站组织专家编制,经审核确认后使用。

(六)鉴定站应从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人员中聘用考评人员,并实行考评人员回避制度。

(七)鉴定站应于每年12月20日前将当年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报送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并抄报部农机指导站。

(八)鉴定站应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推行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第十五条鉴定站应接受部鉴定中心和部农机指导站的业务指导,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鉴定站实行定期评估制度。评估工作由部鉴定中心和部农机指导站共同组织实施。评估内容应包括鉴定站的能力建设、考务管理、考评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及违规事件处理等多个方面。评估方式采取自评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评估结果作为换发鉴定许可证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是经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鉴定站的分支机构。在归属鉴定站的组织管理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的设立由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兼顾本地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度、工作基础、工作方便性等因素,合理布局。

(二)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由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指定归属鉴定站。其设立由承建单位提出申请,经归属鉴定站审核,省级农机主管部门批准,报部农机指导站备案。其鉴定场地、设施设备及人员能力等应与其所开展培训鉴定职业(工种)和等级相适应,具体设立条件和程序由省级农机主管部门会同归属鉴定站作出规定。

(三)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应按照归属鉴定站的各项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并接受其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鉴定站应在各项管理制度中明确下设工作站、培训鉴定基地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

第四章考评人员

第十七条考评人员是指在规定的职业、等级和类别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对职业技能鉴定对象进行考核、评价的人员。考评人员分为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两个等级。考评员可以承担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可以承担各等级的考核、评价工作。

第十八条考评人员实行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制度。考评人员资格的获取应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填写《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审批登记表》(见附件3),经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参加部农机指导站组织的统一培训并考试合格,经部鉴定中心资格认证,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核发国家统一的考评员资格证(卡)。考评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办事公道,作风正派;

(二)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技术和方法,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

(三)具有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或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资格;高级考评员应具有一级职业资格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十九条考评人员的职责要求:

(一)考核鉴定前,考评人员应熟悉本次鉴定职业(工种)的项目、内容、要求及评定标准,查验考核场地、设备、仪器及考核所用材料。

(二)考评人员在执行鉴定考评时应佩戴证卡,严格遵守考评人员守则和考场规则,独立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及要求逐项测评打分,认真填写考评记录并签名。

考评人员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提出的非正当要求,对鉴定对象的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可给予劝告、警告、终止考核或宣布成绩无效等处理,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鉴定结束后,考评人员应及时反映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四)考评人员应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业务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鉴定工作水平。

第二十条考评人员的聘用管理:

(一)实行聘任制。由鉴定站与考评人员签订聘任合同(合同文本样式可参阅附件4),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每个聘期不超过三年。考评人员每次实施鉴定考评后,鉴定站可参考当地主管部门制定的补助标准给予津贴补助。

(二)实行“培考分开”。考评人员不得对本人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鉴定。

(三)实行回避制度。考评人员在遇到直系亲属被鉴定时,应主动提出回避。

(四)实行年度评估。鉴定站应对所聘用的考评人员建立年度考绩档案,每年的12月20日前对考评人员的工作业绩和称职情况进行年度评议(样式参见附件5),评议结果应作为考评员续聘和奖惩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考评人员资格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应申请换发考评员资格证(卡)或经过再培训重新取得考评员资格证(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直接换发证(卡):

(一)凡年度评估良好及以上,并每年参加考评工作三次及以上的;

(二)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深入研究并公开发表相关文章或论文的;

(三)参与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培训教材、鉴定试题编写工作的。

符合直接换证(卡)条件的考评人员,需填写《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资格有效期满换证(卡)审批表》(见附件6),附本人资格有效期内的考评工作总结、技术成果复印件和本人考评员原证(卡)、聘任合同等材料,经受聘鉴定站初审,省级农机主管部门、部农机指导站、部鉴定中心复审,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后,换发新的考评员证(卡)。

资格有效期满考评员换证(卡)工作每年6月份进行一次。

第五章鉴定程序

第二十二条鉴定站应于每次鉴定前对鉴定工作进行策划,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本次鉴定的职业名称、等级;预计鉴定的人数;考生来源;鉴定时间、地点;考场的准备;考务人员和考评人员的拟使用计划安排;报名及资格审查等。

第二十三条鉴定站应在每次实施鉴定前30日公告或通知。内容包括:

(一)鉴定职业(工种)的名称、等级;

(二)鉴定对象的申报条件;

(三)报名地点、时限,收费项目和标准;

(四)鉴定方法和参考教材;

(五)鉴定时间和地点。

第二十四条鉴定站自鉴定公告或通知之日起组织报名。申请人填写《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审批表》(见附件7),并附上身份证、学业证明、现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复印件、本人证件照片3张(小2寸,用于申报审批表、准考证、证书),到指定地点向鉴定站提出申请。

鉴定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申报条件,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将符合条件者的基本信息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系统”,并将《上报报名数据》报送部农机指导站,同时打印《职业技能鉴定报名花名册》和《准考证》(准考证应贴有本人小2寸证件照片并加盖鉴定站印章)。

第二十五条每次实施考核鉴定前,由鉴定站根据所鉴定的职业(工种)和鉴定对象数量组建若干个考评小组。考评小组成员由获得考评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在受聘鉴定站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考评小组至少由3人组成,设组长1名。组长由鉴定站从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从事三次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验的考评人员中指定。组长全面负责考评小组的工作,并具有最终裁决有争议技术问题的权力。

(二)同一考评小组从事同一职业(工种)考评工作不得连续超过三次。

(三)考评小组应接受鉴定站及质量督导员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六条鉴定站应于鉴定实施前一周,通过《试卷需求报告》向部农机指导站申请提取试卷,并按国家有关印刷、复制秘密载体的规定由专人印制或监印。

鉴定站要由专人接收和保管试卷,试卷运行的各个环节应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一旦发生失密,须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七条鉴定站应依据考生数量和鉴定任务要求,按时提供符合要求的鉴定场地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主要包括考场设置、考务人员安排、鉴定所需物品和后勤服务等内容。

鉴定站应提前向上级或当地农机主管部门申请派遣质量督导员,负责现场督考工作。

第二十八条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到指定的场所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项。理论考试采用单人单桌闭卷笔试方式;操作技能考试一般采用现场考核、典型作业项目或模拟操作考试,并辅之以口试答辩等形式。两项成绩均达到60分以上者,即通过鉴定。技师、高级技师还应通过专家组评审。

理论知识考试监考人员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并填写《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考场简况表》。理论知识考试阅卷采用流水作业形式。操作技能考试考评小组依据考评规范组织考评工作,考评人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填写《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考场简况表》。

第二十九条鉴定站应在每次鉴定结束10个工作日内,将《上报成绩数据》报送部农机指导站,同时将《鉴定组织实施情况报告单》(见附件8)和本批的《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名册》一式两份报部农机指导站审核。

第三十条部农机指导站在接到鉴定站呈报的鉴定结果和鉴定人员照片等鉴定合格资料后,负责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鉴定结果的初审、报部鉴定中心复核并按照统一要求编号和制作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在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的委托下进行。

鉴定站负责将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给被鉴定者本人。

第三十一条每次鉴定完毕,鉴定站须将以下资料归档:

(一)鉴定公告(通知);

(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审批表》;

(三)《职业技能鉴定报名花名册》;

(四)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试样卷以及标准答案、评分标准等;

(五)鉴定考生试卷;

(六)《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考场简况表》、《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考场简况表》;

(七)《鉴定组织实施情况报告单》;

(八)《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名册》。

归档资料中鉴定考生试卷要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至少保存5年。

第六章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二条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劳动者就业、从业、任职和劳务输出法律公证的有效证件,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和确定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

职业资格分为五个等级。即职业资格五级(初级)、职业资格四级(中级)、职业资格三级(高级)、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第三十三条农机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在校生可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业绩评定、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申请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对有重大发明、技术创新、获取专利以及攻克技术难关等的劳动者,经部鉴定中心组织专家评定,可获得或晋升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加部级和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分别取得前20名和前10名的人员,以及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经农业部人事劳动司认定后,且本职业设有高一级职业资格的,可相应晋升一个职业等级。

第三十四条经农业部核准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其他任何鉴定机构不得重复鉴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鉴定的单项合格成绩,两年内有效。

第三十五条职业资格证书只限本人使用。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追溯制度,逐步完善证书查询系统。严禁伪造、仿制和违规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对有上述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因遗失、残损以及对外劳务合作等原因需要补发、换发职业资格证书的,证书持有者可向原鉴定站提出申请,并填写《补(换)发农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申请表》(见附件9),按证书核发程序申请补发、换发证书。申请办理、补换发职业资格证书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证书工本费。

第三十七条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应鼓励农机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晋升职业资格等级。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优先安排就业、上岗,优先安排生产、经营承包、示范推广及政府补贴项目等。

第三十八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复核监督检查制度。对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的持证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和业绩考核,每三年由鉴定站复核一次。鉴定站不得额外收取费用。

第七章质量督导

第三十九条鉴定质量督导是指由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委派质量督导员,对鉴定站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法规、政策和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质量督导分为现场督考和不定期检查两种形式。

第四十条质量督导员应当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质量督导等内容的培训。质量督导员由各级农机主管部门推荐,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资格审核和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国家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资格。质量督导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廉洁奉公、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掌握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和技术方法;

(三)从事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技术工作两年以上或从事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三年以上且年度考评合格;

(四)服从安排,能按照派出机构要求完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任务。

质量督导员证(卡)有效期三年。期满后,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核发。

第四十一条质量督导员的工作职责:

(一)对鉴定站贯彻执行职业技能鉴定法规和政策的情况实施督导;

(二)对鉴定站的运行条件、鉴定范围、考务管理、考评人员资格、被鉴定人员资格审查和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等情况进行督导;

(三)受委托,对群众举报的职业技能鉴定违规违纪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向委托部门报告有关情况,提出建议。

第四十二条鉴定站实施鉴定时,应有上级或当地农机主管部门委派的质量督导员负责现场督考。质量督导员在现场督考过程中,应对考务管理程序、考评人员资格、申请鉴定人员资格等进行审查;对考评人员的违规行为应予以制止并提出处理建议;遇有严重影响鉴定质量的问题,应提请派出机构进行处理,或经派出机构授权直接进行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质量督导员在现场督考后,应填写《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现场督考报告》(见附件10),报质量督导员派出机构备案。

第四十三条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应组织质量督导员不定期对鉴定站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听取情况汇报,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并开展实地调查。

第四十四条质量督导员执行督导任务时,应佩戴胸卡,认真履行督导职责,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具有考评员资格的质量督导员,在执行督导任务时,不能兼任同场次考评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各鉴定站要支持、配合质量督导员开展工作,向督导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有关资料。在质量督导工作中,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质量督导员可提请派出机构按有关规定做出处理:

(一)拒绝向质量督导员提供有关情况和文件、资料的;

(二)阻挠有关人员向质量督导员反映情况的;

(三)对提出的督导意见,拒不采纳、不予改进的;

(四)弄虚作假、干扰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的;

(五)打击、报复质量督导员的;

(六)其他影响质量督导工作的行为。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五条农机行业依据《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评比表彰工作。

第四十六条建立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违规处罚制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站,由省级农机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或停止鉴定的处罚。情节严重的,报国家主管部门核准,取消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

(一)取得相应鉴定资质后,两年内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

(二)超越规定范围开展鉴定工作的;

(三)管理混乱,难以保证鉴定质量,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鉴定过程中有非法牟利、弄虚作假、、滥收费用、伪造证书等行为的;

(五)在工作中欺上瞒下,不向主管部门提供真实情况的。

第四十七条农机行业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工种)工作的,农机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

第四十八条对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考评人员、质量督导员和管理人员,应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推荐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个人的依据。对违反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工作守则、弄虚作假、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提请主管部门取消有关资格,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本细则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解释。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机工作;职业技能鉴定;农机管理

1.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适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术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可以参加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向有关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骨干。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农机从业人员取得了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在农机从业人员中,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农机工作,推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2.农机工作的发展急需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市拥有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数千台,而农机驾驶人的文化水平多数较低,因此缺乏高级农机技能型人才。而农机技能鉴定工作的滞后也是导致实用型人才的匮乏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现状,开展农机从业人员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农机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农机新型职业技能人才缺乏,农机从业人员不愿意接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这是农机从业人员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上岗,导致许多农机设施运行不良,甚至处于停车或死机状态的主要原因。

3.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的迫切需要

为了掌握目前农机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笔者先后有选择性地到农机合作社、农机修理点、农机户家中,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与广大农机手、修理工等交流座谈会,发放《农机从业人员调查问卷》,笔者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使笔者对农机从业人员的现状有了大致了解。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机从业人员无论是职业道德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农机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与其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有不适应之处。这直接影响到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绝大多数的人员都参加过培训,也有一部分人员接受过农机设备生产厂家的培训,但是, 由于培训的时间不长,其农机综合素质已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并且,多数人员不具有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劳动者改善素质结构和提高素质水平,进而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提高。

4.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推进农机工作社会化的迫切需要

我们提出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快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农机安全意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机安全效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农机工作推进农机社会化进程。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农机安全资源,必将对农机社会化进程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农机安全大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5.强化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职能的对策措施

5.1全面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认知程度

目前,在农机化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一线的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只知国家要求一些工种的从业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书,而对为什么要办证,资格证书的作用及鉴定的操作程序是什么却不是很清楚。因而,对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力,工作中理解和支持不到位。为此,应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切实组织系统内员工认真学习和讨论有关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政策、法规,让他们清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具体规定、要求和操作程序,明确该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工作中形成部门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配合的良好氛围。

5.2切实加强农机管理部门间的配合与协作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在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规定中,对一般工种从业人员的要求是“自愿申请参加鉴定”,让这些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和说服动员工作。因此,在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对培训鉴定工作的认知度的前提下,农机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相互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正常化、制度化过渡的必经之路。

5.3逐步建立实施资格证书制度的长效机制

众所周知,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作为法律依据,以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和规定作为法律法规的补充,对实行资格证书制度作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尽管国家已针对农机行业的14个特有技术工种推行资格证书制度,但不少地区真正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仅有五六个工种,大部分工种并没有办理职业资格证书。在农机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过程中,还缺乏深入的探究和随进的执法机制,工作手段也比较软弱。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关键应发挥行业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好外部检查督查的执法手段问题。对应由哪个部门来执法,执法措施和尺度,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同时,要形成区域间执法联动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农机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才能打破被动局面,农机技术工种从业者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5.4加大对培训鉴定基地的投入

基层农机学校是培训鉴定点的依托。随着培训鉴定工种和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操作条件远远跟不上培训鉴定的需求。少数学校因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欠缺,对理论知识特别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鉴定趋于草率,达不到要求,降低了培训鉴定的质量。因此,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及教学硬件的投入,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员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树好学校形象,增强学校发展后劲,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5.5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提高鉴定质量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8篇

摘 要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作为培训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其培训模式的规范与否往往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尚存的问题,展望了职业技能培训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教学 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开展有效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创新鉴定培训模式已经成为构建高效、专业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关键之举。结合实际,在教育层面和企业管理层面,应重点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展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主要做法概述

(一)培训准备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培训效果。鉴定培训组织方应重点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要做好通知工作,编制人员名单下发培训通知,根据参训回执,确定参训人数,进而安排食宿问题。在准备工作中要做好学习资料、工作服、工具等必要物品的配置工作。教学人员要结合培训实际做好教案、教材的收集和编制、印刷工作。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整个模式当中,前期准备是基础,因此该环节工作必须得到重点保障。

(二)培训内容设计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具有特殊性,其围绕某一项职业技能而展开,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周期和培训过程都有所不同。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做好培训内容的设计,遵循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培训内容能够体现培训的价值,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能够对参训人员有所帮助。

(三)培训的实施与授课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以学员自学为基本的形式,指导教师更多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通过实施定期模拟测试的方式,能够增强学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强化其参训的实效。结合日常教学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要做好集中指导和个别辅导,使全体参训人员能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培训的总结工作

组织一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活动后,组织方应做好培训后的总结工作,结合实际对得失进行分析,及时修正培训大纲,明确培训重点,进而有效提升培训的整体水平,为下一次培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效果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内部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考试鉴定工作,都能有效提高参训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实践能力,丰富其理论知识,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

首先来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使参训人员素质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大量优秀人才得到挖掘和培育。其次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学员个体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增强,进而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水平和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就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使企业能够提升整体的生产作业效能,提高安全规范制造水平,增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推动企业有序发展。最后是实施有效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能够实现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规范发展,完善和创新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系统。

三、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发展探索

未来的一段时间,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充实和创新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就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发展而言,以下三方面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一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规范性更强。目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尚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不同的培训主体或者机构之间在培训内容安排上有所差别,这些差别直接影响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开展。未来将从培训内容设计和培训考核等环节上提升规范性进而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实用性更加突出。如何实现培训效果的快速有效转换是当前各级培训机构和企业着重思考的问题。未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要重点突出其实用性,使培训成为常态,围绕职业技能鉴定这一主线,展开内容多样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则是要掌握实用技能,激发人力资源潜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三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整体性更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要逐渐形成形式上、内容上、效果上的相对一致,突出其整体性。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具有一定分散性,整体效果并不突出。为了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需要考虑整体性问题,通过科学有效设计,能够使各地方、企业举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实际效果一致化。

参考文献

[1] 熊怡.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设及国外经验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13(18).

[2] 马春婷.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3(09).

[3] 周自锷,仇军秀.谈谈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4] 洪列平,黄国汀.院校职业技能鉴定: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 创新发展

自1992年国家提出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以来,不论是社会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企业在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还是关系就业的社会职业能力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是丰富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就业水平的前提条件,更是改善民生、提高全民劳动素质的重要基础与保证。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社会人口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须规范与完善

国家提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职业技能鉴定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日趋被各级领导重视与关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特别是“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被社会接受,企业员工岗位学习技术,岗位培养人才的良好风气日渐盛行。

但就实践来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以来,不少行业(企业)的用工制度与国家要求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仍存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某些行业虽经常强调“变招工为招生”,但不少企业的用工仍然是社会上招工的形式,就业资格准入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和企业用工的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做到从技工院校或职业技术学校招用员工,甚至有的单位用工,根本没有经过必需的岗前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企业劳动用工的准入制度难以落实。这些现象不仅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重体力劳动行业存在,甚至在建筑、危险化学品生产等高危企业和电子、机械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企业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因此,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把职业技能鉴定放在就业之前,应当成为劳动用工的基本制度,劳动管理部门应当在从业人员上岗前就发挥劳动执法监察的作用,把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实施,依法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规范和完善,继而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广泛深入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应与时俱进

技能鉴定的工种、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新,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消失了,有的合并了,有的分离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职业标准,是当时先进生产力条件下的先进产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实际劳动岗位的实际情况,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推广应用,技能鉴定的工种、职业的技术内涵、知识要求、使用工具、操作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职业鉴定的标准仍然未作变化,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现象不仅局限了鉴定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实际用工有一定的影响。以机修钳工为例:钳工是一个技术综合性很强的工种,涉及机械、电器等多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钳工涉及的设备维护、机械维修领域已远远超过了当时对一般机修工的技术要求,但在现行的职业标准中,仍然是80年代的技术要求,甚至高级技师也没有计算机知识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机修钳工鉴定,国家推荐使用的培训教材(教程)的内容多是机械加工行业的设备,局限性较大;在鉴定考核中,实际操作的考试试卷也多是钻孔、锉配工件一类的试题,操作上虽有难度,考试者也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但与企业员工在岗位生产的技术实际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作为机加工行业的机修钳工,实际技术要求差距更是突出。

因此,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与条件考核的试题内容,都应当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成果的应用进行定期修改。变应当是绝对的,不变只是相对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求新,鉴定才能长期保持动力与活力,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三、职业技能鉴定的题库与考核方式应及时更新升级

职业技能鉴定已开展20余年,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日趋为社会重视。

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管理制度,证书的取得是十分严肃的事情,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的考核都有规范的程序。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鉴定的考试方法,考试技术,特别是实际操作考试的内容,仍有一些需要改进,题库内容需更新换代。例如汽车驾驶员考试,汽车目前的科技含量日益提升,电喷技术、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制造中广泛应用,而在汽车驾驶员的考试中还大量存在许多落后的,甚至是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在现有的考试试卷中,甚至还出现“解放”牌汽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技术知识。中级钳工的实际操作试题,基本就是锉配,电焊实际操作考核基本上是以手工氩弧焊为主,数控切割、焊接技术等新技术基本上没有。在考试形式上,传统的课堂考试,纸质试卷仍然是主要形式,现代信息化考试虽有部分题库,但题量欠缺,且使用不多。究其原因,题库、考核的软件技术需要提高升级。有的工种实操试题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工件制作,难以对某一个人做出公正的评价。这些现象,都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改革创新鉴定题库,改变鉴定考试技术势在必行。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技能鉴定应当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化考试,实际操作也应当大力提高计算机仿真模拟,依托高科技手段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

四、职业资格证书资格应与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资格一致

国家推行职业证书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生产、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从大的政策上讲,高技能的操作员工与专业管理的技术人员都是人才,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学历证书都应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但是社会实践中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地位。例如,同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鉴定考取的“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就不能享受在人事部门考取的“劳动经济师”或 “人力资源师”待遇,一个是职业资格等级证,一个是专业技术职务证。同时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部门,在鉴定考核中取得是“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和在职工学校评定的是培训讲师,二者待遇地位也不一致。工作性质一样,地位待遇不同,也影响了社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对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向更新更高领域的发展。

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但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效能的发挥。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未形成配套服务体系。由于我国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时间不长,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执行力方面严重不足,就“持证上岗”来说,不少企业、公司都没有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例如,家政服务行业,很多家政服务员没有相关的行业资格证书,一些家庭在聘请家政服务员时也没有查看家政服务员的培训证和上岗证,认为只要没有疾病、有经验、能够胜任家务劳动就行。正是由于行业准入制度没有真正形成,才导致行业资格证书失去了严肃性和权威性。

(2)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管不到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是由劳动保障相关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管,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致使其指导和监管工作有名无实。近年来,高职院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越来越多,鉴定的工种也逐年增加,劳动保障相关部门由于专职人员较少,且没有形成严谨的监管制度,使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没有系统性,学生通过率偏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下降。

(3)职业技能鉴定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但大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人手紧张,还存在“考培不分”的现象,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都是同一批老师,况且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大多是本校的学生,为了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考核程序一般较为松散、随意,不够严谨,这也导致了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偏高,在95%以上,甚至更高,致使职业技能鉴定有“走过场”之嫌,丧失了职业技能鉴定的严肃性。

(4)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升上来的,这些学校大多处于转型期或刚刚完成转型,底子薄、仪器设备落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滞后,仍然采用中专的培养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特别是扎根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发展举步维艰,资金紧张、生源下降等问题持续困扰着、阻挠着其发展,导致学生培训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素质差、操作水平低,与岗位需求脱节,就业不畅,必然会让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陷入恶性循环。

二、解决职业技能鉴定存在问题的对策

(1)统一思想。我国应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对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力度,逐步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真正在社会上形成“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再上岗”的统一认识。高职院校与企业联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规定,达成共识,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培训与考核,严把质量关;企业应严格审核职业资格证书,对录用人员提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同等条件对持证人员优先录用。

(2)政府应加强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监管。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导工作,彻底改变以往对技能鉴定工作管理松散的态度,多传达技能鉴定工作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多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促使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应建立技术系统,对职业技能鉴定进行信息化管理,采用网上报名、审核,网上监控考核、录像,并设立远程监控系统,供上级劳动保障部门随机监控考试秩序,强化考试、考核的严肃性、纪律性。

(3)推进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推进教学改革,改变以往理论教学所占比例过高的现象,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同时搞好能力培养,引入多元的评价主体,不仅要提高操作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岗位综合素质,以职业技能鉴定培养为契机,紧随市场发展,培养学生全面适应未来职业发展。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快,在校生人数不断创造新纪录,规模也越来越大,用于基础建设、后勤维护等费用逐渐增加,资金紧张,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实训设备老化、落后,虽然目前高职院校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但由于缺乏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当想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利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打造学校招生利器,争取扩大社会影响力;开办校企、合作企业,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性扶持,开源节流,增加高职院校财政收入,改善资金紧张状况,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建立实训基地中长期规划,保证实训基地能够保持与市场同步,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能够正常开展,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化需求。

(5)实行“考培分离”政策。对于设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高职院校,要实行“考培分离”,把培训与考核分开,实行回避制度,培训老师不参与考核,以保证考核的严肃性,同时,考试、考核要聘请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劳动保障部门等组成监督小组,完善巡视制度,对的考评员要进行严肃处理。

(6)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考评员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鉴定工作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考评员队伍加强管理。第一,加强考评员证书管理,所有考评员必须取得相应证书才能承担鉴定考核工作。高职院校应鼓励一线教师参加相应证书考试,提高教师考证的积极性,保证考评员人人有证。第二,提高考评员准入门槛。加强考评员业务素质的考察,要求考评员要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优先选用一线“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德。考评员要选用职业道德修养过硬、为人正直、爱岗敬业、不的教师,有良好、端正的态度。第四,定期培训。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应对考评员进行定期培训,对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传达,让考评员及时了解鉴定工作的动态、发展等。第五,严格回避制度。考评员多选自一线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考场中有考评员的学生,在考场安排上要实行回避制度,防止出现现象,提高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公平性。第六,制定年度考核政策。高职院校应制定详细的条款来规范考评员行为,对于违反学院鉴定工作规定的、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工作的考评员要进行淘汰,从而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总结及展望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总结、改进、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应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校、企、政”三方合作,高职院校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市场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市场动态,了解试题库的更新;地方政府应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形成“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再上岗”的社会意识氛围;企业作为职业技能鉴定落实的重要环节,应自觉遵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员招聘的重要考察项目,形成就业准入制度。

高职院校要不断对目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对存在的问题真正改正,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长效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高质素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敏.高职教育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与措施[J].职教广角,2012(9):118.

[2] 潘亚儿.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教文汇,2013(2):151-152.

[3] 王书金,朱柏义,臧洪久.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面临的问题及应对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69-70.

作者简介:李晓梅(1967―),女,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家政专业教学与培训。

上一篇:金属价格范文 下一篇:高技能人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