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拓展让“1+1>2”

时间:2022-10-03 06:36:06

2”'> 阅读拓展让“1+1>2”

随着大家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文本解读以及教学手法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挑战与选择,课堂上随之出现了单篇课文带出课外一篇文章阅读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1篇”阅读拓展课。这样的拓展,既扩大了阅读的量,又提升了读的质,产生了1+1>2的阅读效果。以《顶碗少年》带《决不放弃》为例。

巧组合。“1+1篇”阅读拓展课,拓展的文章须与课本中的文章有一定的相关性。《顶碗少年》和《决不放弃》这两篇文章主人公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两篇文章从不同侧面讲述“拼搏的力量”,《顶碗少年》是失败面前的拼搏,《决不放弃》是病痛面前的拼搏。虽然两篇文章都以记事为主,但叙事的方法却有所不同。《顶碗少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而《决不放弃》却是以第三人称写的;《顶碗少年》侧重人物的动作、神情描写,而《决不放弃》却侧重人物语言、心理描写。在比较中阅读,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返三归一,让学生学会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助力学生思维发展。

巧取舍。依据学情,我们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阅读课文,评价顶碗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领会文章主题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用强有力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二是品析文章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三是比较阅读《决不放弃》,巩固方法,深化主题。以文带文的设计思路由此确定,从评人物、品表达两方面建构课堂。

巧推进。“1+1篇”拓展阅读课不能仅从字词、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要体现立体的板块教学,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给学生留出读的时间、悟的时间。这节课,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设计了“评人物”和“品表达”两个板块,从内容和表达两个维度去建构课堂。这样,就使课堂与作者的构思产生对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空间的拓展,智慧得到释放。

巧迁移。学完《顶碗少年》后,引出拓展文章《决不放弃》,引导学生从评价人物和品析表达两方面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进行汇报交流时,不再沿用学习《顶碗少年》时的交流方式,而是师生共同比较评说。师评说《顶碗少年》,生评说《决不放弃》,让两篇文章在师生对话中有效对接,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沟通中有更大的发展。

“1+1篇”阅读拓展课,让学生读得更多、更快、更深,他们在不同文章的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学会深入思考,为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系“北京市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小学语文工作室”研究成果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这堂课 下一篇:重新认识新汽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