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的风险和成本分析

时间:2022-10-03 05:40:52

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的风险和成本分析

【摘 要】汽车制造业在对供应商数量进行决策时,就必须在其面临的风险和成本之间综合考虑并取得平衡。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需要识别供应链的总体成本和供应商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为获得最低的供应链运行成本,本文对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的风险和成本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风险和成本

一、前言

供应商处于供应链的源头,对于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汽车上零部件众多,每个汽车制造业都拥有数目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群。据统计,大约30%的质量问题和80%的产品交货期问题是由供应商引起的。优秀的供应商可以大大提高整车的性价比,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较差的供应商则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供应商选择首先是评选谁作为供应商的问题,其次是选择多少个供应商的问题。对于前者,目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专门面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评估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对于后者,即对供应商评估之后,同一零部件究竟要选择多少个供应商进行供货,却一直没有被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问题的提出

从供应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常用的供应商管理方法包括单供应商模式和多源供应模式。

采用多家供应商的有利之处在于:某个供应商供应中断时可以及时找到替代供应商,供应中断的风险小;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制造商有了更多选择,可以降低成本。其弊端在于:同等规模采购下,势必会降低与每个供应商的交易频率,不利于双方密切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管理协调多个供应商也需要额外的管理成本。

当然,也有部分汽车制造业采用的是单供应商模式。选择少数供应商的有利之处在于:在同等采购规模下,能够增加与每个供应商的交易频率,有利于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订单数增加可以使制造商加大技术投资,提高生产工艺,较大的产量也能够分摊固定成本进而降低单位成本。其弊端在于:过多的依赖少数供应商会降低制造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当供应商发生断货时很难找到替代供应,供货中断的风险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多个供应商可以有效抵御供货中断的风险,但是管理和协调供应商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汽车制造业在对供应商数量进行决策时,就必须在其面临的风险和成本之间综合考虑并取得平衡。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如何识别供应链的总体成本和供应商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为获得最低的供应链运行成本,本文将对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的风险和成本进行简要的分析。

三、汽车制造业供应商数量决策中的风险和成本

很多风险因素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了解、识别这些可能的风险因素,对参与供应链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把供应链风险分为共同风险和单独风险两类。共同风险是指波及整个供应链总体、各供应链成员都无法抵御与回避而导致供应链断裂的事件,单独风险是指那些由于某一个供应链成员由于自身原因而引起供应链断裂的事件。

(一)供应链中的共同风险

供应链共同风险主要有以下四种:

1.经济周期风险。市场经济的运行轨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加大。

2.政策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

3.法律风险。供应链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

4.意外灾祸风险。主要表现在地震、火灾、政治的动荡、意外的战争等等,都会引起非常规性的破坏,影响到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

(二)供应链中的单独风险

供应链单独风险有四种:

1.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那儿得到剩余的收益,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的危机。

2.物流运作风险。运输障碍使原材料和产品不能及时供应,造成上游企业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致使下游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不利影响。

3.信息传递风险。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

4.利润分配的风险。在供应链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企业利润的提高会导致其他企业利润的降低,某些企业获利水平过低将导致消极合作甚至退出供应链,使供应链崩溃。

对于一个多源供应结构的供应链而言,共同风险与单独风险是相互独立的,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单独风险也是相对独立的,只有发生共同风险或者所有供应商都发生了个别风险,供应链才会断裂,造成供应链运行失效。因此供应商数量越多,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越小。

(三)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中采购零部件而发生的费用,也就是在采购过程中的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环节所指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采购成本=材料成本+存储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其中,材料成本=单价×数量+运输费+相关手续费、税金等;存储成本=贷款利息+仓库保管费用+存货损坏费用+其他费用;采购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信息传递费用。

即,采购成本=单价×数量十运输费+相关手续费、税金+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信息传递费用+贷款利息+仓库保管费用+存货损坏费用+其他费用。

采购成本也可以简化为:采购成本=单价×数量+合作成本。

其中,合作成本=运输费+相关手续费、税金+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信息传递费用+贷款利息+仓库保管费用+存货损坏费用+其他费用,是由于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而产生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1937年,他在《企业的性质》这篇经典性的论文中,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运行市场机制的费用,并进一步指出交易费用包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的价格信息、为了达成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以及监督合约执行等活动花费的费用。供应链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为寻找交易价格而产生的谈判和签约费用;甄别供应产品质量的费用;供应商监督合约执行费用;供应链绩效评估费用等。

对于采购成本而言,有以下的规律:生产零部件的供应商越多,竞争越激烈,零部件的市场价格越稳定;制造商选择的供应商越多,讨价还价能力越强、采购价越低(供应商的利润率越低);供应商生产该零部件的成本随着制造商采购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生产规模效益);制造商与供应商加强合作可以降低供应商生产该种零部件的成本,且合作程度越高,降低的成本越多;制造商与某一供应商的合作成本随合作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参考文献:

[1]于洪霞.基于风险控制的供应商数量优化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

[2]王家斌,陶晓丽,尚红.成本视角下企业最优供应商数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49.

[3]黄辉,梁工谦,隋海燕.不同风险环境下的供应商数量决策模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8.

[4]蒋琦玮,秦进,史峰.考虑风险控制的最优供应商数量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2008,2.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YB2012-02)。

作者简介:雷达(1974-),男,河南罗山人,硕士,副教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财经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产业经济,教育研究。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对构建高职院校校内会计实训教学新模式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