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视节目编辑的探讨

时间:2022-10-03 02:20:16

有关电视节目编辑的探讨

摘要:作者针对电视节目编辑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电视节目编辑的作用,并对电视节目的编辑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通常来说,在电视领域中,编辑同时包含着两层意思,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创作环节,而且也可以表示一项工种名称。就以工种名称而言,一般来说,编辑也被称之为编导,编导在节目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创作的参与者,而且也是创作的领导者,对整个节目的构思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

众所周知,中国菜可以分为很多种菜系。各种菜系都有着自己特殊的风格。作为电视节目也是一样的,不同的电视节目,应该有自己特殊的风格。一个电视节目需要建立自己的风格,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观众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帮助观众在电视节目中更加容易接受你。

在进行选题策划时 ,需要进行积极地参与。后期编辑这个词,通常来说,是根据其工作的性质进行命名的,这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编辑工作者经常将自己定位于后期。具体来说,考虑到前方记者缺乏对节目自身风格的了解,所以说,在进行具体采访时,记者往往会在选题上面缺乏整体的把握,针对具体采访方式的运用上不能完全做到位。这就需要编辑进行及时的介入,与节目的前方记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对其采访计划做到尽可能的详细,只有这样节目才能更加的完整[2]。

在进行电视制作过程中,电视节目画面的编辑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如果想要得到一个完整的电视画面,为了实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就应该按照最理想的方式利用编辑这个手段将画面段落进行有效的组合。

在对画面进行选择时,首先需要考虑人们的思维规律和视觉习惯,画面的不同会对人们的收视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举例进行说明,通常来说使用“推镜头”时,很容易会吸引人们对推进方向的主意,在这个时候,假如将“推镜头”换成是“拉镜头”,这就与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相矛盾。同时,在进行画面的选择时,必须要吻合电视节目的类型[3]。

其次,有效确定画面的长度。节目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长度,此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收视的心理需要,在确定画面长度时,需要针对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布局的长度、表达的内容以及景别的长度。就内容的表达而言,在对画面长度进行确定时,需要充分考虑节目内容的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发现,在播出一个电视节目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们能否看的明白,如果太短的画面,就容易显得匆忙,如果太长的画面,通常来说就又容易显的啰嗦,不管长短如何,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有着影响,所以说,表达的内容对画面的长度的要求是十分关键的。就布局的长度而言,通常来说,应该充分考虑画面布局的特点来决定画面的长度。就画面布局而言,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主体、陪体的位置,主体与陪体的状态时静止的或者是运动的,画面上的布光特点等等。假如主体在画面的后面,镜头应该长一些比较好,反过来的话镜头应该短一些比较好;如果主体是静止的,镜头应该长一些比较好,同样,反过来的话镜头应该短一些比较好[4]。然后,需要判断景别的长度,不同的景别所包涵的内容的繁简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画面长短也不同。

最后,是画面的组接。在进行画面的组接时,应该严格遵循匹配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首先,来介绍下逻辑性原则,逻辑性原则是指应该符合艺术表现逻辑和观众的生活逻辑、心理逻辑来进行画面的组接。在进行画面组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合理准确的处理时空结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这里不仅要对内容的表达进行注意,而且还需要对情绪和情感的表达进行注意[5]。然后,来介绍下匹配性原则,匹配性原则需要上下相连的2个画面中,为了确保这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这就需要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一性。同时,在对画面进行匹配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方向的匹配、景别的匹配、色调的匹配。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对两个相邻景别的组接尽量不要忽大忽小,这样会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跳来跳去的感觉。当然,假如具有相同的画面主体,这就应该注意让相邻的景别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进行画面景别的变化时,应该尽可能地把握好“度”,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在进行方向的匹配时,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进行画面组接时,要保持与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的一致性,要调节好主体运动方向未变,但拍摄方向发生了变化。在进行色调的匹配时,其一是需要画面在组接中要注意色彩的真实性,不要偏色,对出现色彩的失真画面,要尽量进行修复和弥补;其二是要保持色调的接近性和统一性,一组色调反差太强的画面,通常会在视觉上让人产生生硬感和不连贯感,从而影响整体内容的表达。

在电视制做过程中,电视节目音乐的编辑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声音的编辑。就现代电视节目而言,声音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电视节目主体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为了可以确保将一系列不连贯的镜头产生形象流畅发展的效果,这就需要运用一条连贯的声带,在进行音乐的伴奏时,可以抓紧一个蒙太奇段落,使它看起来是一个联合的整体。就电视音乐的编辑而言,通常来说,按照实际内容的表达,这样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景别,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明暗对比通过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概况主题,表达作者对电视作品内容、人物、事件的主观态度和倾向的作用。提炼主题和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音乐,有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更多的时候是声画不分家,与画面组接的基本要求一样,不同的声音配合画面的替换,声音的交叉,既要求声音能够达到连贯、流畅,更要求声音与画面构成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相互吸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产生交相呼应,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

(2)音响的编辑。音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自然界万物运动、摩擦碰撞及人类的各种动作而产生的,是未经过加工的声音。音响的主要功能是写实,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也可以写意,音响在电视作品中能够烘托气氛、扩大视野、增强生活实感,赋予画面以一定的浓度和广度。在电视创作中,它不是简单地对画面形象的重复和解释,而是视听语言的整体结构元素。音响的最大作用是创作声音环境,提高画面的真实感。

3、结论

总之,电视节目的编辑是一门艺术,是信息的组织结构的艺术,节目良好效果的取得是由节目的各构成部分合乎逻辑的安排和由于包含了适度的感染力因素,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完整统一、真实自然、新颖独特、严谨缜密。电视作品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完整统一,电视作品的整体内容才可能得到充分、恰当而又充满内在联系的展示,作品的思想意义才能得到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达,观众的审美心理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

[2]贾秀清.“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1).

[3]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4]丁海宴.电视片编导的智能构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

[5]温化平.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

上一篇:浅析团队同质性与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下一篇:明代道教内丹三要件论探析